盆腔炎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病解:盆腔炎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周围组织的炎症,是由于流产、刮宫术、产褥热、不洁性交、日常私处不卫生等因素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其表现有高热、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盆腔充血则引起下腹坠胀、剧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及月经前后加剧。中医认为,妇科炎症主要是机体的功能或抗病能力下降所致。因此,无论是急性的炎症,还是慢性的炎症,都要强其本、治其标。强本,就是提高抗病能力,一般多从健脾化湿入手;治标,就是解除或控制一些急的症状。
用具:艾条,打火机
穴位定位:
【大肠俞】图5-31a
位于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神阙】图5-31b
位于任脉上,腹中部,脐中央。
【气海】图5-31c
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1.5寸。
【归来】位于下腹部,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中极】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4寸。
【三阴交】图5-31d
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4寸。
图5-31:
灸法:
灸法采用温和灸,艾灸时感觉到温热舒服,灸至皮肤出现红晕。每穴灸15〜20分钟。艾灸能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及炎症消散。
小贴士:
盆腔炎患者的注意事项有:
1、注意性生活卫生,要有固定的性伴侣,杜绝乱交。
2、做好经期、流产后、产褥期的卫生,患病期间,严禁盆浴和性生活。
3、刮宫术、阴道盆腔手术或阴道检查注意无菌操作(这是医务人员严格遵守的制度)。术后要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减少医源性感染机会。
4、注意外阴卫生,防止来自浴具的感染。
盆腔炎艾灸穴位
盆腔炎相关治疗图解
相关偏方
慢性盆腔炎。
清肝利湿。适用于慢性盆腔炎属肝经湿热下注,少腹疼痛,带下色黄,味臭难闻,大便干结,小便黄赤。
化瘀通络。适用于盆腔炎赤白带下或带血丝,小腹疼痛的拒按,舌质紫暗,脉弦涩。
行气燥湿,祛痰止带。适用于盆腔炎而致带下多者,目必渐昏。
疏肝健脾,补虚强胃。适用于盆腔炎肝郁不达,逆犯脾胃,白带过多,腹胀胁痛,痰饮呕吐等。
排脓消肿。适用于慢性盆腔炎白带多者。
温肾助阳,祛寒止痛。适用于慢性盆腔炎,症见白带腥臭,多悲不乐,少腹冷痛,畏寒肢冷。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适用于慢性盆腔炎,症见下腹疼痛坠胀,腰骶酸痛,带下量多,性交痛或...
清热解毒,利湿止痒。适用于慢性盆腔炎。
清热燥湿,解毒杀虫。适用于湿热下注而致慢性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