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 菊花


单用功效作用
桑叶。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头状花序。味辛、甘、苦,性微寒。入肝、肺经。本品质轻气凉,为疏风清热之要药,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温病初起之头痛、发热等症,又能清肝泻火、平降肝阳,用于治疗肝阳上扰、头痛头晕、肝火上攻、目赤肿痛等症,还能清热解毒,用于治疗疮疡肿毒诸症。现代研究表明,本品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脏收缩力的功效,故可用于治疗冠心病。
桑叶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用法用量:5~1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清热、...
菊花
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5~1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
配伍功能
桑叶质轻气寒,轻清发散,能升能降,为疏散风热、宣肺泄热、润肺止咳之要药;菊花质轻气凉,轻清走上,善疏风清热、清肝明目。桑叶长于散风,菊花长于清热。桑叶清疏之力较强,菊花清疏之力略弱。故二药协同为用,疏风清热、解毒退热、清肝明目、润肺止咳效力增强。
主治
①风热感冒,风温初起,身热不甚,有汗表不解,咳嗽,口微渴者;②肝阳上扰,或风热为患,所引起的头晕、头痛、目赤肿痛等症;③更年期综合征,症见头晕、燥热、汗出等。
常用量
桑叶6〜10克;菊花6〜10克。
相关经验
桑叶、菊花伍用,为辛凉解表之剂。出自清·吴鞠通《病条辨》桑菊饮。用于治疗风温咳嗽。笔者体会,桑叶长于散风,菊花长于清热,二药参合,散风清热、解表退热之力加强。故凡四时感冒,证属风热者,或风温初起,有汗表不解等症,用之均有良效O桑叶、菊花为对,水煎外洗,善治急性结膜炎。
相关方剂
清热,利湿,解毒。
疏风清热,宜肺止咳。
清热凉血祛风。
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滋阴润肺,镇咳止血。
相关偏方
小儿急惊风。
斑秃。
高血压病。
疏风清热。适用于细菌性结膜炎。
相关茶方
清热生津、疏散风邪。
疏散风热、宣肺止咳。
清热解毒明目。
疏风清热解毒。
清肺热,润肺燥,宣肺止咳,适用于风热、燥热导致的咳嗷、咳喘。
相关食疗
适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咳嗽吐血。
清热散风,解表,化痰。适用于流行性感冒、咳黄痰、咳嗽等症。
杏仁中富含蛋白质胡萝素、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营养成分。
本品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的作用,尤其适合于风热肝旺所致的偏头痛,可缓解头痛而胀、口渴、便秘症状。
清热解表,宣肺止嗽。适用于外感风热、肺热咳嗽、恶心痰多、口渴咽干、大便干结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