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乌蔹莓的功效作用与附方
【乌蔹莓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散瘀、解毒消肿。
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痈疖初起、流行性腮腺炎、蛇头疔,穿掌疽、咽喉肿痛、烫伤溃烂、化脓性淋巴结炎、风湿性关节炎、指头炎、肺结核咯血。
【乌蔹莓的别名】
猪婆藤、大叶五爪龙、过江龙、五叶藤。
【乌蔹莓的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多年生攀援藤本,长达3米左右。地下茎蔓延。茎有纵棱,有2分叉的卷须,被微柔毛。叶互生,膜质,五出掌状复叶,小叶倒卵状矩圆形,先端短尖或钝,基部近圆形,边缘有粗锯齿,叶柄长。夏开绿色小花,聚伞花序。浆果球形,成熟后黑色。夏秋采全草,鲜用或切段晒干。
分布于山东、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生于低山灌木丛中。
【乌蔹莓的性味】
酸、苦,寒。
乌蔹莓的附方
附方1:跌打损伤。
方药:鲜乌蔹莓茎叶适量,黄酒10?20毫升。
用法:先将鲜药洗净,捣烂,榨取汁30?50毫升,加入黄酒,煮开,顿服,暖睡取汗,同时取鲜茎叶适量,加酒糟少许,捣烂外敷伤处。
附方2:痈疖初起。
方药:鲜乌蔹莓30克,生姜20克。
用法:共捣烂,加入黄酒20毫升,绞汁内服,余渣外敷患处。
附方3:流行性腮腺炎。
方药:鲜乌蔹莓适量。
用法:将鲜茎叶洗净,捣烂,外敷患处。一日换1次。
附方4:蛇头疔,穿掌疽。
方药:鲜乌蔹莓30克,雄黄5克,食盐2克,大米饭1小团。
用法:共捣烂,外敷患处。
附方5:扭挫伤。
方药:鲜乌蔹莓30克,鲜酢浆草30克,鲜香附子15克。
用法:共洗净,捣烂,加热外敷伤处。每天换药1次。
附方6:咽喉肿痛。
用法:水煎服。
附方7:烫伤溃烂。
方药:乌蔹莓适量。
用法:将乌蔹莓晒干,研极细末,植物油适量,调涂伤处。
附方8:毒蛇咬伤封喉症(喉咙肿痛,吞咽、呼吸困难等症)
方药:鲜乌蔹莓叶60克,百两金50克。
用法:取鲜品捣汁,频频呷服。或水煎去渣,频频服之。
附方9:指头炎。
方药:鲜乌蔹莓、鲜紫花地丁各等量。
用法:共洗净,捣烂,外敷患处。
附方10:肺结核咯血。
方药:乌蔹莓根12克,白芨6克,侧柏炭10克。
用法:水煎服。
附方11:化脓性淋巴结炎。
方药:鲜乌蔹莓适量。
用法: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附方12:天疱疮。
方药:鲜乌蔹莓适量,芭蕉水适量。
用法:将乌蔹莓捣烂,取芭蕉水(从芭蕉茎下部用小竹管刺入,芭蕉水即从竹管流出)调匀,涂敷患处。
附方13:风湿性关节炎。
方药:乌蔹莓30克,八角枫6克,五加皮15克,鸡血藤30克。
用法:水煎服。
相关资讯
【乌蔹莓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散瘀、解毒消肿。 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痈疖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