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败酱草的功效作用与附方
2019-08-15
【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祛瘀止痛。
用于治疗:阑尾炎、痢疾、肠炎、肝炎、眼结膜炎、产后瘀血腹痛、痈疽疔疮。
【败酱草的别名】
苦斋、苦猪菜、黄花败酱、白花败酱、苦菜。
【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多年生草本,高50?120厘米。根茎横卧或斜坐,有特殊的臭气,似腐败的酱味,故名。茎直立,具倒生的白色粗毛。叶对生,叶片卵形,不分裂或3裂,两面均有粗毛,基部下延到叶柄上,边缘有粗锯齿。聚伞花序顶生,排列成伞房状,花小,白色(黄花败酱色黄)果实倒卵形,背部有一圆形翅状小苞片。夏、秋采全草,鲜用或晒干。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生于山坡、田边及路旁。
【败酱草的性味】
辛、苦、微寒。
败酱草的附方
附方1:流行性腮腺炎。
方药:鲜黄花败酱叶30克,生石膏20克,鸭蛋1个。
用法:先将前2味药捣烂,加鸭蛋清调匀,敷于肿痛处。24小时后如未消肿,照方再敷1次。同时取败酱6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附方2:产后腹痛如锥刺。
方药:败酱50克。
用法:水煎,分2次,加红糖调服。
附方3:痈疽肿毒。
方药:鲜败酱10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3?5天。
附方4:肝炎转氨酶高及絮浊试验阳性。
方药:败酱全草(连根及果枝)50克,茵陈30克,女贞子3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5?7剂。
附方5:细菌性痢疾。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5天0
附方6:淋巴管炎。
方药:鲜败酱200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附方7:慢性或亚急性阑尾炎。
方药:败酱30克,苡米30克,红藤30克,制附子6克。
用法:水煎50分钟,分2次服。每日1剂。
相关偏方
苓薏败酱草
前列腺炎。
败酱草膏
解毒清热,除湿消肿。
相关食疗
苦瓜败酱草瘦肉汤
强身健体
败酱草炖猪大肠
清热熄风。适用于皮肤瘙痒症。
相关资讯
中药败酱草的功效作用与附方
【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祛瘀止痛。 用于治疗:阑尾炎...
中药北败酱草价格多少钱一斤/一克
北败酱草多少钱一斤 一斤的价格为27元。 北败酱草多少钱一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