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药的功效与作用-禁忌-食用方法-怎么吃-副作用
乌药治疗下腹胀痛效果尤佳,是樟科植物乌药的根;主产于浙江、湖南、安徽、广东、广西。此外,湖北、江西、陕西、四川、云南等地亦产。
乌药又称为台乌、香桂樟、白叶柴;其性温,味辛。
乌药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
乌药有顺气、开郁、散寒、止痛的功效;主治寒疝、脚气、胸腹胀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小便不利等症。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一:镇痛、理气
乌药刚而不燥,镇痛的效果较强,还可以通理上下诸气;常用于由气滞、气逆引起的腹部痛证,治疗下腹胀痛效果最佳;搭配治气滞引起的痛经,如为月经后期的疼痛,配沉香、延胡索、当归、肉桂,如为经前腹痛则常配木香、砂仁、香附。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二:兴奋作用
乌药的挥发油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内服时,有兴奋大脑皮质的作用,同时兴奋心肌,加速血液循环;局部外用可缓和肌肉痉挛性疼痛。
乌药的用量与贮存
内服,煎汤,4~9克;磨汁或入丸、散;置阴凉干燥处保存,防蛀。
乌药
乌药的食用禁忌
气虚、内热者忌服。
乌药的食用方法一:乌药香附茶
原料
香附、乌药、延胡各9克,肉桂3克。
做法
将上述所有药材装入棉布袋,捞出棉布袋后即可饮用。
功效
有温经理痛的功效,适用于年轻女性月经前或行经时腹部疼痛。
乌药的选购秘诀
以色淡、无黑斑、平整不卷、不破碎者为佳。浙江天台所产者品质最佳。
乌药的主要成分
根含多种倍半萜类成分香樟烯、香樟内酯、羟基香樟内酯、乌药醇、乌药醚、异乌药醚、乌药酮。
乌药
乌药的性状特征
乌药呈纺锤形,两头稍尖,中部膨大,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须根残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横切面类圆形,浅棕色而微红,外层皮部棕色,甚薄;气微香,味微辛。
相关对药
相关方剂
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行气调经止痛。
相关偏方
适用于小儿腹痛啼哭不宁。
小肠疝气,小腹痛引起睾丸。
妇女产后营血虚弱,小腹绞痛,喜得热按者,以及中焦虚寒,营血不足等证候。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适用于肾结石。
顺通气机,宣散风痰。适用于肺气肿。
相关食疗
温经理气,止痛。适用于青年女性月经提前或经行时少腹部隐痛、时有胀闷感、或时感少腹冷、得热则舒等症。
温脾散寒、益气补虚。
相关茶方
活血化瘀止痛。
相关资讯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 理气止痛、湿中散寒。 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气血凝滞...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乌药的别名】 ...
乌药治疗下腹胀痛效果尤佳,是樟科植物乌药的根;主产于浙江、湖南、安徽、广东、广西。此...
《中药大辞典》:乌药子 拼音Wū Yào...
《中药大辞典》:乌药叶 拼音Wū Yào...
拼音Wū Yào...
《中药大辞典》:衡州乌药 拼音Hénɡ Zhōu Wū...
乌药多少钱一斤 一斤的价格为56元。 乌药多少钱一克 一克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