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火上浮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05
虚火上浮证,中医病证名。是素体气阴两虚,或久病体虚,虚火上炎而出现的证候。常见于鹅口疮,口疮。
病因
素体虚弱,气阴两虚,或病后体虚未复,久病久泻,津液大伤,阴液耗损,久而肾阴内亏,水不制火,虚火循经上炎。
常见证型
1、鹅口疮
临床表现:口腔内白屑散在,周围红晕不著,形体瘦弱,颧红,手足心热,口干不渴,舌红,苔少,脉细或指纹紫。
辨证要点:此为鹅口疮虚证,以白屑散在,红晕不著,舌红苔少,时时起发,绵绵不休为特征。偏于肾阴虚者,面白颧红,手足心热;偏于脾阴虚者,神疲困乏,食欲不振,或大便秘结。
治法:滋阴降火。
方剂:知柏地黄丸加减。
常用中药:地黄、丹皮、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附子、桂枝。
2、口疮
临床表现:口腔溃疡或糜烂,周围色不红或微红,疼痛不甚,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神疲颧红,口干不渴,舌红,苔少或花剥,脉细数,指纹淡紫。
辨证要点:本证以久病肾阴亏虚,口舌溃疡稀疏色淡,反复发作,神疲颧红,舌红苔少为特征。兼心阴虚者,溃疡以舌尖多见,心烦难眠;兼脾阴虚者,溃疡以口唇、齿龈多见,食少纳呆。
治法:滋阴降火,引火归原。
方剂:六味地黄丸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