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病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06

太阴病证,中医病证名。指脾阳虚弱,寒湿内生,以腹满而痛、不欲食、腹泻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太阴病为三因病之轻浅阶段,其病变特点为虚寒证。

病因

太阴病证可由寒湿之邪直接侵犯脾胃而成,亦可因三阳病治疗失当,损伤脾阳所致。太阴病为三阴病之轻浅阶段,属于里虚寒证。

临床表现

腹满而吐,食不下,口不渴,自利,时腹自痛,四肢欠温,脉沉缓而弱。

症情分析

脾阳虚衰,寒湿内生,气虚湿阻,中焦气机不利,则腹满;阳虚寒凝,腹中挛急,则时腹自痛;阳虚寒湿内盛,水液不化则口淡不渴;寒湿下趋,并走于下,故而自利;脾病及胃,脾虚失运,胃失和降,则食纳减少,或见呕吐;脾主四肢,中阳内虚,不能温煦四末,则四肢欠温;脾虚气弱,脉气亦鼓动无力,故脉沉缓而弱。

常用中药

甘草人参白术干姜

针灸疗法

1、针刺

取穴脾俞、胃俞、关元、中脘、足三里等,针用补法,每日1-2次。

2、艾灸

主灸脾俞、胃俞、关元、中脘、足三里,并可配合天枢、章门、阴陵泉。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

3、推拿

于中脘开始,缓慢向下移至气海、关元、然后至腹,轻软渠相地按摩,每日2-3次,每次20-25分钟。

常见病

1、温病后期

湿热之邪已去,阳气大泄,而致脾肾阳虚,病人泄泻、腹痛、消瘦、眩晕,四肢无力,甚或水肿,舌苔薄白,脉缓,多由失治、误下而来,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湿邪内生所致,治宜健脾和中,理气化湿,方如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

2、痢疾

可见于虚寒痢疾,久痢不愈而致脾胃虚寒,寒湿留滞中而成虚寒痢。症见下痢稀薄、带有白冻、腹部隐痛、口淡不渴、食少纳呆、神疲倦怠、形寒肢冷、四肢困重、舌淡、苔薄白,脉沉缓或沉细。治当温中补虚,健脾利湿,方用真人养脏汤(《和剂局方》)加味。

3、泄泻

由饮食失节、劳倦内伤,久病失养,脾肾之阳气不足所致。除太阴下利证一般症状外,其泄泻特点为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及泻,且伴有腰酸腿软,脉沉细等症状,治疗需用温肾健脾,固涩止泻之法,可用四神丸(《证治准绳》)加味。

预防调护

1、本证为慢性疾病,方药可制作丸药,亦可煎汤服。病情缓而需久服者,则用丸:病势较急或服丸剂效差者,则用汤剂。服药后腹中由冷而转为热感者,说明有效,可续服;苦腹中未热,说明其效不显或无效,多届病重药轻,当增加丸药的服用量,或改用汤剂。为增强药物疗效,服药后少时可喝热粥并温覆其身以助药力,而温养中气。

2、注意观察腹痛部位、性质及发作时间等;下利者,应观察大便颜色、质量、有无脓血等,并作详细记录。

3、病情急性发作或严重慢性病例者应卧床休息,轻症者亦应适当休息,不要过度疲劳。

4、注意保暖,及时增添衣被,避免外感寒邪而加重病情。

转归预后

本证为临床常见的慢性证候。多由中阳不足,脾失健运,升降失常,寒湿内阻发展而成。证属本虚邪陷之候。本虚以脾虚为主,邪陷则为寒湿直犯太阴。其病位虽以脾胃为主,然往往波及多个脏腑如心、肾等,使病情复杂而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