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瘀阻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06

湿热瘀阻证,中医病证名。是指湿热蕴结,血行瘀滞,以身热口渴,头身肢体沉重刺痛,胁下痞块,小便不利,便溏不爽,舌质紫红,苔黄而腻,脉滑数或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痛经、癥瘕等疾病中。

病因

由湿热蕴结,血行瘀滞所致。

临床表现

身热口渴,头身肢体沉重刺痛,胁下痞块,小便不利,便溏不爽,舌质紫红,苔黄而腻,脉滑数或涩。

常用中药

羌活甘草茵陈防风苍术当归身、知母猪苓泽泻升麻白术黄芩葛根人参苦参

常见病

1、痛经

临床见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或胀痛不适,有灼热感,或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痛,经前加剧,月经量多或经期长,色暗红,质稠或有血块;平素带下量多,色黄稠臭秽,或伴低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治宜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方用清热调血汤加车前子败酱草、薏苡仁。

2、癥瘕

临床见下腹积块,小腹或胀或痛,带下量多色黄,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经色暗,有血块,质黏稠,经行小腹疼痛;身热口渴,心烦不宁,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暗红,边见瘀点或瘀斑,苔黄腻,脉弦滑数。治宜清利湿热,化瘀消癥。方用大黄牡丹汤。

预防调护

注重经期、产后卫生,以减少痛经发生。患者经期保暖,避免受寒;保持精神愉快,气机畅达,则经血流畅;注意调摄,慎勿为外邪所伤;不可过用寒凉或滋腻的药物,忌服食生冷之品,均有利于减缓疼痛,促进疾病早期向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