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痰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09

寒痰证,中医病证名,是由于素有痰浊又感外寒,或阳虚生寒,水湿不运,寒与痰相搏结所致。以痰白清稀,咳嗽喘促,形寒肢冷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常见于哮病、咳嗽、呕吐等疾病中。

病因

寒痰证是指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或脾肾阳虚引起的痰证,或湿痰潴留于肾经,上述原因均可导致寒痰证的形成。

病机

寒痰证多见于阳虚之人,阳虚寒盛,水湿阻滞,凝结成痰。老年人阳气不足,较易出现寒痰证。一年之中冬季阴寒盛,内外合邪故寒痰证易在冬季发作或加重。一日之中夜晚阴气盛,故寒痰证往往在夜晚加重。我国北方气温较低,阴寒偏盛,故北方寒痰证多于南方。

临床表现

痰白清稀,咳嗽喘促,形寒肢冷;胸部满门,口淡不渴,大便溏泄;舌脉:舌质淡,苔白润,脉沉滑。

常用中药

半夏胆南星芥子,苏子,白前,旋复花,干姜细辛麻黄等。

针灸疗法

主穴可选取脾腧、章门、中脘、阴陵泉、丰隆等。可用补法、平补平泻法。或加用灸法。

常见病

1、哮病

临床发作时以呼吸急促,喉间哮鸣为;不发时如常人特征。由寒痰伏肺所致的反复发作的痰气哮鸣病,治宜温化寒痰,利气平喘,方选小青龙汤(《伤寒论》)。

2、咳嗽

临床以咳嗽日久,时轻时重,后背冷感为特征。由于寒痰阻肺,肺失肃降所致,治宜温肺散寒,化痰止咳,方选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合二陈汤(《和剂局方》)化裁。

3、呕吐

临床以胃脘胀闷,喜温恶寒,呕吐痰涎为特点。是由于寒痰内停,胃失和降所致,治宜温化寒痰,和胃降逆,方选小半夏汤(《金匮要略》)合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伤寒论》)化裁。

预防调护

1、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平时应避免风寒湿冷,根据四时寒暑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注意保持生活环境适度的温度。

2、饮食有节,调理脾胃。

转归预后

寒痰证在病机演化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兼夹证候有脾阳虚证和肾阳虚证。脾阳虚证表现为食欲不振,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四肢不温,大便稀溏,舌质淡嫩,苔白滑,脉沉细无力。肾阳虚证表现为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头晕耳鸣,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