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热挟湿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16

血热挟湿证,中医病证名。指热邪深入血分兼挟湿浊,表现为原血分有热,又为湿浊之邪所阻的证候。多因外感邪气,情志郁结,伤及脾胃,喜酒辛辣,饮食偏嗜所致。临床表现为发热,头身困重,口干不欲饮,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腹胀不思饮食,或衄血尿血,皮下发斑,舌质红绛,苔黄腻,脉滑数等。常见于黄疸、血淋、便血、吐血、痢疾等疾病中。

病因

多因外感邪气,情志郁结,伤及脾胃,喜酒辛辣,饮食偏嗜所致。

临床表现

发热,头身困重,口干不欲饮,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腹胀不思饮食,或衄血尿血,皮下发斑,舌质红绛,苔黄腻,脉滑数等。

常用中药

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

常见病

1、黄疸

症见黄疸色明,身目浅黄,壮热烦渴,呕吐频作,腹满拒按,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或衄血、吐血、便血、尿血,皮下发斑,尿少便结,舌红绛,苔黄褐腻,脉滑数或洪大。治宜凉血化湿,方用千金犀角散(《千金要方》)和犀角地黄汤(《千金要方》)。

2、血淋

症见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有血块者,疼痛必剧,或见心烦,苔黄,脉滑数。治宜凉血止血,清热通淋,方用小蓟饮子(《济生方》)。

3、便血

症见大便下血,血色紫黑不鲜,腹痛,头身困重,口干不欲饮,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腹胀不思饮食,胸膈胀闷,舌苔黄腻,脉濡数。治宜凉血止血,清热化湿,方用泻心汤(《金匮要略》)合赤小豆当归散(《金匮要略》)。

4、吐血

症见脘腹烦闷,胀痛不舒,恶心呕吐,吐血色红量多,不思饮食,头身困重,烦躁不安,口苦,小便色红,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治宜凉血止血,利湿化滞,方用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合回生丸(《妇人良方》)。

5、痢疾

症见发热,痢下赤血,或腹胀如鼓,恶心呕吐,头身困重,口干不欲饮,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纳少,舌绛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凉血,化湿解毒开窍,方用白头翁汤(《伤寒论》合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转归预后

本证中,热为阳邪,湿为阴邪,两者相合变化多端,一者,湿性粘腻,其病迁延,日久不愈。二者,两者相合,易困脾土,脾不能运化水湿,湿邪得助,邪势更强,脾土更虚,耗伐正气,正气愈虚。三者火热之邪,炼液为痰,阻碍气机,上蒙清窍,或可化风,故本病多有心烦躁狂,神昏谵语。四者,热灼伤阴,日久伤阳,久病难愈,每致阴阳俱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