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阴虚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16

肝郁阴虚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因肝气郁结,化火伤阴,肝阴亏虚,或肝阴虚,气血失调,肝气郁结,而致肝气郁结与肝阴不足并见的证候。常见于胁痛、郁证、内伤发热、经前乳胀、积聚等疾病中。

病因

本证原因有二,一是因阴虚致郁,素体阴虚,阴虚肝旺,气血失调,肝气不舒,出现精神抑郁,胸胁不舒,善太息等肝郁症状。二是因肝气郁结,气郁日久,郁热化火,耗伤阴血所致。

临床表现

胁肋胀痛,精神抑郁,或急躁易怒,心烦少寐,头晕眼花,两目干涩,或肢体麻木,舌干红,脉弦细数。

常用中药

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

常见病

1、胁痛

症见胁肋胀痛,疼痛发作与情志密切相关,每随情志变化而增减,伴见舌红少苔等肝阴虚之候,治宜滋阴解郁,方用一贯煎(《柳州医话》)加减;若虚热较甚,劳累后肝区隐痛绵绵,悠悠不休,或痛处有灼热感,伴腹胀脘痞,五心烦热,治宜疏肝解郁,方用四逆散(《伤寒论》)。

2、郁证

症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太息,胸闷,少腹或胁肋胀痛,脘痞嗳气,妇女月经不调,经前乳胀等肝郁证候为主,治宜疏肝理气解郁,方用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若以肝阴不足为主,证见胸胁隐痛,心烦少寐,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肢体麻木,精神抑郁,或急躁易怒,治宜养阴清热,疏肝解郁,方用滋水清肝饮(《医学己任篇》)加减。

3、内伤发热

以低热或午后潮热,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病程较长,热势不甚,阴伤比较明显者为特点,治宜滋阴疏肝,方用滋水清肝饮(《医学己任篇》)加减。

4、经前乳胀

以经前胸胁胀痛,乳头胀痛,头晕目眩,夜寐不安,心烦易怒,月经先期为特点,治宜疏肝益阴,方用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合逍遥散(《和剂局方》)加减。

5、积聚

以腹中气聚,攻窜作痛,时聚时散,脘腹之间不适,伴见头晕耳鸣,两目干涩,咽喉干燥,心烦多眠为特点,治宜滋阴疏肝降火,方用逍遥散(《和剂局方》)加首乌、杞子、玄参、天冬。

转归预后

本证除素体阴虚外,并非一开始就呈现阴虚之象。而是逐渐发展而来,精神抑郁,胸胁胀痛,急躁易怒,心烦少寐,渐致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肢体麻木。肝阴虚证进一步发展,肝气郁结,肝郁化火,更伤肝阴,日久则下汲肾阴,致水肾水不足,形成肝肾阴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