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汗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自汗,症状名。是指不因劳累、炎热、衣着过暖、服用发汗药等因素而时时汗出,动辄益甚的汗出异常症状。营卫不和、表虚不固、正气外越等为自汗的常见原因。引起自汗的常见疾病有虚劳类、脱病类疾病,中暑、瘿气等。临床若对以自汗为主症的病种尚不能确定时,可暂以自汗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及对症处理。
病因
1、体虚卫表不固,素体虚弱、久病体虚之人,正气不足,稍事劳累,则阳气浮动,而见自汗;咳喘日久,肺气不足,肌表疏松,卫表不固,腠理开泄可致自汗。
2、外邪侵袭,表虚之人微受风邪,以致营卫不和,卫外失司,可致自汗。或感受风热暑热之邪,邪客于肺,肺热内炽,蒸发津液外泄。湿热内蕴,蒸发津液外泄,亦可出现自汗。
3、思虑太过,损伤心脾,烦劳过度,神气亏虚,或小儿先天不足、后天失于调养,均可致精血耗损,气阴两虚,阴津内扰,腠理不固,亦可出现自汗。
病机
自汗之病多主虚,有气虚、阳虚之别。主要病机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
针灸疗法
体针取夹脊穴(颈3~5)、间使、三阴交为主穴,配阴郄、复溜、太冲、内关等穴,交替使用。
其它疗法
1、对精神紧张伴失眠等症者,可给镇静剂,如安定等。心率加快者,可给心得安等。
2、单方及成药
(2)黄芪、浮小麦各15g,大枣5枚,水煎服。
(3)天王补心丹,每次1丸,每日2次。
3、常用止自汗中药
黄芪、牡蛎、浮小麦、麻黄根、五味子、五倍子等,可在辨病辨证基础上选用。
常见证型
1、肺卫不固证
证候: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益气固表。
常用方剂:玉屏风散。
加减:汗出多,加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煅牡蛎;气虚甚,加党参、黄精、炙草;舌红、脉细数,加麦冬、五味子。
2、营卫不和证
证候:汗出恶风,肢体酸痛,头痛,时寒时热,或半身、局部出汗,苔薄白,脉浮缓。
治法:调和营卫。
常用方剂:桂枝汤。
加减:汗出多,酌加牡蛎、龙骨;心烦、失眠、情绪易激动,加枣仁、百合、生地、知母等。
3、风湿犯表证
证候:汗出,恶风发热,身重酸楚,小便不利,苔薄腻,脉浮缓。
治法:祛湿解表。
常用方剂:防己黄芪汤。
加减:恶心欲呕,加藿香、佩兰、苏叶;身重体痛,加羌活、防风、白芷。
4、暑伤津气证
证候:发热,口渴引饮,神志躁扰不宁,身灼热,尿短黄,息粗气喘,面赤,舌红,苔黄,脉细数无力。
治法:清暑益气生津。
常见方剂:王氏清暑益气汤。
加减:发热甚,加金银花、生石膏;口渴甚,加生地、天花粉;汗出过多,加五味子、煅牡蛎。
5、湿热蕴蒸证
证候:头部蒸蒸汗出,口腻作渴,身热不扬,身体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
常用方剂:三仁汤。
加减:腹胀、便溏不爽,加苍术、大腹皮;身痛困重,加防己、大豆黄卷。
6、阳脱证
证候: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淋滴,气息微弱,精神恍惚,舌淡,脉微或浮数无根。
治法:回阳固脱。
常见方剂:参附龙牡汤。
加减:口渴舌燥,加麦冬、五味子。
常见病
1、经常自汗,体质虚弱者,多为久病体虚,或为虚劳类疾病。
2、根据病史、伴随症等
(1)怕热、食欲亢进、消瘦、心悸、颈部肿块、眼突而多汗(常以掌跖部为甚)者,多为瘿气。
(2)病前1~4周有咽痛史,症见发热恶寒或持续低热、关节酸痛而多汗者,应考虑痹病等疾病。
(3)饥饿时,或胃切除患者于餐后突然多汗,伴心悸、面色白者,多为饥厥。
(4)起病急骤,伴高热者,多属温热性外感病。温热病后期热退之后,因体虚未复,亦常自汗表现。
(5)妇女产后,自汗或盗汗不止者,称为产后汗症。
(6)婴幼儿多汗,并有烦躁、易哭、夜惊、枕部秃发、肌肉松软等症者,多为佝偻病,宜做钙磷乘积、碱性磷酸酶等血生化检查及X线骨质摄片检查,以确定诊断。
(7)病情沉重,或心胸、腹部等处剧痛,而见面白、肢冷、汗出者,常见于厥脱病类疾以及厥心痛、石淋等病。
(8)夏季或在高温下作业,出现汗多、发热、口渴、疲乏等症者,可能是伤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