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恐痉厥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16

惊恐痉厥证,中医病证名。指多因小儿神气怯弱,元气未,暴受惊恐,伤及心神所致病证。主要临床表现为其痉厥多为一时性发作,面色乍青乍赤,山根色青,惊叫不安,频频惊惕,微热或不热,大便色青,睡眠不宁,梦中惊啼,手足搐搦,脉数。常见于小儿急惊风等疾病中。

病因

多因小儿神气怯弱,元气未,暴受惊恐,伤及心神所致。

临床表现

痉厥多为一时性发作,面色乍青乍赤,山根色青,惊叫不安,频频惊惕,微热或不热,大便色青,睡眠不宁,梦中惊啼,手足搐搦,脉数。

常用中药

远志牡蛎、白茯苓人参干姜、辰砂、肉苁蓉全蝎蜈蚣

针灸疗法

取穴印堂、内关、神门、阳陵泉、四神聪、百会,施捻转泻法,留针20分钟。

常见病

小儿急惊风

症见面色时青时赤,惊惕不安,甚则痉厥,偶有发热,大便色青,舌苔无异常变化,脉象多见数乱。治宜镇惊安神,方用抱龙丸、安神丸。

预防调护

1、高热患儿应及时服用羚羊角粉或紫雪散清热止痉,高热仍不退者可用50%酒精或温水擦浴降温,亦可用冰袋等降温,以防抽搐。

2、对于暑温、疫毒痢的患儿,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惊厥反复发作。

3、保持呼吸道通畅,痰涎壅盛者,随时吸痰,同时注意给氧。

4、抽搐发作时,切勿强制按压,以防骨折。应将患儿平放,头侧位,并用纱布包裹压舌板,放于上、下牙齿之间,以防咬伤舌体。

5、随时观察患儿面色、呼吸及脉搏变化,防止突变。

6、抽搐时要禁食,抽止后以流质素食为主,病情好转后,给予高营养,易消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