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食壅积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16
乳食壅积证,中医病证名。指多因由于小儿乳食不知自节,或喂养不当,乳食无度,或过食肥甘生冷和难以消化的食物,伤及脾胃,致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常,乳食停滞所致病证。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乳片或酸馊残渣,腹胀腹痛拒按,夜睡不安,啼哭,伴有低热,不思乳食,大便臭秽,舌苔厚腻,脉滑,指纹紫滞。常见于疳积等疾病中。
病因
多因由于小儿乳食不知自节,或喂养不当,乳食无度,或过食肥甘生冷和难以消化的食物,伤及脾胃,致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常,乳食停滞所致。
临床表现
呕吐乳片或酸馊残渣,腹胀腹痛拒按,夜睡不安,啼哭,伴有低热,不思乳食,大便臭秽,舌苔厚腻,脉滑,指纹紫滞。
常用中药
针灸疗法
针刺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等穴,用中等刺激,不留针,每天1次,或改艾灸,并加脾俞、肾俞、关元等穴,有调补脾胃之功。
常见病
疳积
症见烦躁不安,纳呆,腹胀,腹痛拒按,或呕吐食物残渣,或泻出腥臭粪便,小便混浊,或有低热,苔厚腻,指纹沉滞。治宜消食导滞,健脾和中,方用保和丸加减。
预防调护
1、婴儿应尽可能用母乳喂养,不要过早断乳。从3个月起应逐步添加食品。
2、注意饮食调护,要定时、定量、定质,不可养成其偏嗜挑食的习惯。
3、经常带小孩到户外活动,多晒阳光,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