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食疗方法

2020-07-14

当患有糖尿病在饮食治疗上应注意科学合理,不可过多或过少。也就是说患有糖尿病在治疗上不能太随意,也不能限制得太严。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合理饮食。患有糖尿病的食疗方法有玉米须煲瘦肉、家常炒洋葱、枸杞子炖兔肉、蚌肉苦瓜汤等饮食方法。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这种疾病很平时饮食有很大关系。当发现患有这种疾病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降血糖治疗,因为这种疾病属于一种饮食疾病,所以在患有这种疾病在治疗时一定要多注意饮食。那么,糖尿病患者的食疗方法有哪些?
  玉米须煲瘦肉
  当患有糖尿病时选择饮食疗法时,在治疗期间可以选择用玉米须煲瘦肉来进行食用。这种饮食适合普通糖尿病患者,对于肾阳不足的糖尿病病人尽量不要食用。
  家常炒洋葱
  洋葱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其具有温中、降气、消积等作用,可提高血液中胰岛素水平,从而降低血糖,同时还能有效的抑制高脂饮食而引起的血液胆固醇升高现象。因此在患有糖尿病期间没在平时饮食上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家常炒洋葱,这种食疗方法非常适合糖尿病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食用。
  枸杞子炖兔肉
  很多人都知道枸杞是一种滋补肝肾的中草药。而兔肉具有止渴、补气、健脾、滋阴壮阳等功效。因此在患有糖尿病时可以用枸杞子炖兔肉来进行食疗,从而调节糖尿病。这种饮食适用于肝肾不足的糖尿病患者。而对于肠道干燥和胃热不宜食用。
  蚌肉苦瓜汤
  大家都听说过良药苦口这句话,因此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想要食疗,可以选择苦瓜。苦瓜、蚌肉均有降血糖作用。苦瓜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热、止渴、除烦等功效;从苦瓜种可以提取到类似于胰岛素的物质,因此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除了苦瓜还有蚌肉,蚌肉味咸而性寒,具有清热滋阴、止渴、利尿等功效。如果把蚌肉和苦瓜一起食用,具有很好的清热养阴之功效。特别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糖尿病患者的食疗方法相关阅读


发现导致糖尿病的新基因

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是困扰人类的慢性疾病之一,以往人们把它称之为“富贵病”,原因是不能多吃,吃能吃“好的”(高热量食物在困难年代称为“好的”食品),吃得越多越瘦。糖尿病是一种糖代谢疾病,是人体内胰岛素不足所致,2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肥胖所致,人体胰岛素相对不足导致血糖升高。

血糖升高本身没有什么直接危害,但是长期的高血糖会导致人体血管硬化、血压升高、血脂升高、神经损伤从而带来一些列的糖尿病并发症。特别严重者可造成心脏病、脑出血、肢体坏死、失明、失聪等。

目前治疗糖尿病主要方法是降低血糖,一种就是增加胰岛素、一种就是降低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因此,需要患者首先要降低体重,减少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第二促进人体自身细胞分泌胰岛素,第三,注射胰岛素。可是这一切都只能减缓糖尿病的症状,根治糖尿病却没有办法。那么如何根治糖尿病?我们必须找到糖尿病发病的机理,今年发现就是发现导致糖尿病的新基因,如果成功了,我们就可以通过基因改变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这是对全球几亿糖尿病患者的福音。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但是疾病还是要预防为主,在没有科学改变之前,我们最有效的预防就是“少食多动”。

儿童糖尿病运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患儿在运动前必须做好胰岛素和饮食的调节,剧烈运动前需增加饮食量或随身准备充饥食品或糖果。必要时也可将胰岛素用量减少10%。

2、选用一些有趣的体育活动便于患儿长期坚持,如骑车、跑步、打羽毛球、打乒乓球、踢足球、跳皮筋、踢毽子、跳绳等,都是很好的体育锻炼方式。

3、由于运动时的肢体血流加速,胰岛素吸收增快,因而注射胰岛素的患儿可将注射部位改为腹部。

4、选择合适的服装和鞋袜,运动后注意清洁卫生。

5、如有可能父母可以与患儿一起参加运动,将增加儿童对运动的兴趣,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

6、儿童自制力比较差,有时玩上瘾了欲罢不能,以致忘记打针、吃饭,应注意避免。

7、在体育锻炼时,更应注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天气太热、运动时间过长时,还要防止脱水,运动时最好随身带上一点食物和水,以便在发生低血糖症或口渴时进食。

8、应避免攀高和潜水,因攀高和潜水时如发生低血糖,则有危险性。注射胰岛素的患儿在胰岛素作用高峰期更应避免上述运动,以免出现低血糖而发生不测。

9、已有视网膜并发症者,不宜剧烈运动。

10、如果患儿有感冒、发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糖>16.7mmol/L;尿中有酮体、足部或下肢感觉异常、身体突然发生剧烈疼痛、视物模糊时,应该卧床休息,避免运动。

由于儿童糖尿病血糖波动大,如血糖控制过分严格会引起低血糖,可能对患儿造成严重危害。因而儿童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标准要比成人宽松的多。研究认为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目标为维持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7.5% 以下且没有严重低血糖发生,短期血糖控制的目标为餐前血糖4—8 mmol/L,餐后血糖≤10 mmol/L较为合理。

如希望血糖得到良好控制,每日血糖监测最好在4次以上。对于持续存在低血糖昏迷及反复发生低血糖或高血糖的患儿可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从预防慢性并发症的角度,希望血糖及HbAlc控制得尽可能正常,但在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很难实现。

且儿童尤其6岁以下的小儿,由于反调节系统的不成熟及缺乏对低血糖的认知和反应能力,常会发生无意识低血糖,使他们发生低血糖及其后遗症的风险更高。

如目标HbAlc设定太低会增加低血糖危险,而设定太高会增加远期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如HbAlc持续>9.5% ,则发生酮症酸中毒及远期并发症的危险大大增加。

糖尿病夜不能寐该怎么办

“晚上老起夜,您说我这是怎么回事呢?”。在门诊及病房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老年患者提这样的问题。想想老年朋友们,本身精力不比年轻人,睡眠本是让其精力恢复。

可是,每隔1、2个小时就1次的小便,让他们焦虑不安,睡眠更是难以保证,则小便更加频繁。久而久之对原因疾病的控制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如何正确寻找引起夜尿增多的病因,以及如何正确应对,是多数老年朋友想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需明确什么是夜尿增多。夜尿增多是指夜间尿量或排尿次数的异常增多。一般来说健康人每24小时排尿约1.6升,正常人排尿次数昼夜比约为:青少年3~4:1,中老年1:1,70岁以上的老年人1:3。如果夜尿量大于一天总尿量的1/2或昼夜排尿次数比值减少都为夜尿多。

针对糖尿病患者,引起夜尿增多的原因主要有:

1、高血糖引起的高渗利尿;

2、肾小管损伤;

3、男性前列腺增生;

4、女性盆底肌松弛;

5、泌尿系感染;

6、神经源性膀胱。

以上几种原因,各有不同表现:如高血糖所致者,除夜尿增多,多数伴有口干、多饮症状加重,以及皮肤瘙痒、体重减轻等;肾小管损伤可伴有血压升高;前列腺增生除夜尿增多可有排尿困难、尿等待、尿淋漓等;盆底肌松弛所致者,多数女性有多育史,或重体力劳动史,夜尿增多同时可伴有子宫脱垂,咳嗽等使腹压增加的动作可引起溢尿;泌尿系感染可有尿频、尿急、尿痛,严重者可有畏寒、发热;神经源性膀胱则可有排尿不尽感等表现。

因此,糖尿病患者当出现夜尿增多时,首先需明确是否有血糖控制不佳。若排除,则需进一步明确有无以上几种可能,可做简单的自我询问,大致判断可能的原因,去医院专科就诊,明确病因,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小的细节的改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夜尿增多的问题。譬如:减少睡前喝茶、咖啡或饮水过多;需服用利尿剂的应在晨起时一次性服用,而不要在下午或晚上服用;治疗便秘的药物应在睡前服,使患者保持晨起有一次大便。

静脉输液应尽量避免下午或睡前进行;养成2次甚至多次排尿的习惯;增加盆底肌锻炼;注意个人卫生以减少感染的发生。此外,适当服用安定类药物或中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老起夜的习惯。

糖友要多练下肢和器械

器械锻炼俗称“举铁”。顾名思义,就是“把铁制品举起来”,杠铃、哑铃、棒铃、单双杠等都属于这一范畴。举铁是力量训练的基础,适合绝大多数人,不分性别、年龄。人体骨骼肌有个明显的“用进废退”现象,如果某块肌肉或肌肉群缺乏应用,就会逐渐萎缩退化,不仅力量下降,对葡萄糖的吸收与利用效率也会降低,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最终引起血糖上升,加大控糖难度。举铁是最有效、灵活的抗阻训练,可通过一定的压力负荷促使肌肉收缩,增加肌肉的力量与体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因此,举铁对糖友来说是一项很好的运动。糖友需注意,举铁最重要的是练下肢力量。因为下肢肌肉占人体全部肌肉的60%,下肢肌比上肢肌粗壮强大,才能维持人体直立姿势,适应负重和行走等功能。锻炼下肢力量,可显著增加骨骼肌对葡萄糖的摄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

特别是老年糖友,更应重视练习腿部力量。“人老腿先老”,当我们随年龄增长时,下肢肌肉也会逐渐萎缩,由此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如直立姿势改变、步态改变、行走迟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并且容易跌倒。加强腿部力量训练,可以显著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跌倒损伤风险,减少骨关节炎的发生。最后需要纠正一个错误观念。很多人认为老年人和女性只适合一些中低强度的有氧训练,如慢跑、快走、游泳等,这是不对的。

老年人和女性同样可以进行中高强度的举铁训练,尤其对老年人控制血糖非常重要。只要保持循序渐进的科学锻炼方式,老年人一样可以安全举铁。女性举铁,不仅不会使肌肉线条“男性化”,还能缓解日常工作疲劳,特别对于久坐办公室的女性,举铁可以减少长期伏案引起的颈椎、腰椎不适。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血糖

一些糖尿病人经常早上起来或者久坐起来的时候会感到头晕,特别是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情况更加明显。老年人出现头晕、眩晕,可千万别大意,特别是糖尿病患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1、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或过低均可出现头晕无力等症状,但低血糖的危害更明显。成人血糖低于2.8毫摩/升,称为低血糖。其危害程度取决于血糖值下降程度、速度及持续的时间。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高血糖的危害是长期、逐渐发生的,一般暂时不影响生命,而低血糖的危害是快速的,有时甚至是致命的。

2、血糖急剧升高

有些糖尿病患者由于感染、创伤、腹泻、呕吐、或吃了大量甜食、自动停药、减少药物剂量等一系列原因,均可导致血糖在短时间内突然升高,出现头晕的情况。一些升高速度过快的,甚至还有发生高血糖危象,也就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可能。所以要保持有规律的监测血糖的习惯,并向医生寻求建议和帮助。

3、合并高血压

高血压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头晕,而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疾病通常发展快,后果严重。因此,一旦发现头晕,在排除了上述两种可能性的情况下,就一定要检测自己的血压,看血压有无不正常情况。

4、脑血管病变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有无脑血管病变,如脑梗塞、冠心病、心律紊乱及脑动脉硬化等。这些疾病均可因患者脑部的血流量及血中氧气葡萄糖不足而出现头晕的症状。尤其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脑血管病变的发生。

5、合并高血脂

当血脂过高时,可导致患者脑的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不足及血液中氧的携带能力下降而出现头晕。糖尿病血脂过高,动脉管腔狭窄,脑供血不足也可引起头晕,因此一定要对症治疗

糖尿病 食疗方法 糖尿病饮食

相关疾病

糖尿病

相关艾灸

糖尿病 糖尿病 糖尿病

相关拔罐

糖尿病

相关按摩

糖尿病 糖尿病 糖尿病 糖尿病 糖尿病

相关刮痧

糖尿病

相关方剂

糖尿病常用方

益气养明,温阳补肾。

相关偏方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化湿,顺气和胃。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祛暑,化湿醒脾。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利湿,清暑止渴。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散风。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解暑,祛风润肠。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相关资讯

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发病原因

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发病原因: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指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所...

如何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如何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因为糖尿病造成的并发症,故而作...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危害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危害: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危害还是比较大的,往往会出现视网...

慢性支气管炎的食疗方法

慢性支气管炎的食疗方法:   慢性支气管炎的食疗可以作为慢性支气管炎的辅助治疗,常用...

糖尿病饮食禁忌

糖尿病饮食禁忌:   从严格上来讲没有严格的禁忌,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什么都可以吃,不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   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眼底视网膜血管性疾...

妊娠糖尿病能吃甜瓜吗

妊娠糖尿病能吃甜瓜吗:   很多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认为不能吃甜瓜,其实不是的,妊娠糖尿...

脂肪肝如何食疗

脂肪肝如何食疗:   脂肪肝是各种病因造成的肝脏内脂肪过多沉积。根据是否饮酒一般分为...

糖尿病能吃哪些水果

糖尿病能吃哪些水果:   糖尿病患者对于饮食的控制,包括水果等食物的摄取,其实没有绝...

糖尿病饮食禁忌

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就是控制饮食,主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控制总量,实际上就是在热量上进...

泌尿系统感染食疗方法

泌尿系统感染食疗方法:   如果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的情况,建议患者还是饮食上清淡饮...

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且...

轻度脂肪肝的食疗方法

轻度脂肪肝的食疗方法:   脂肪肝是各种病因造成的肝内脂肪过多沉积引起的。   正常...

糖尿病饮食注意事项

糖尿病饮食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饮食疗法的目的主要是维持正常的体重,减轻胰岛的负...

过敏性哮喘的食疗方法

过敏性哮喘的食疗方法:   平时注意多喝水,避免油腻食物过多的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