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不正常才要去看心理医生吗

2020-07-14

不断地听到身边的朋友说“心理咨询是针对有问题的人,是治病,所以总是聚焦在问题和疾病上。”其实做心理咨询就像感冒了去看医生一样那么普通。人感冒了发烧、头痛、咽喉痛,“心理”同样也会“感冒”如烦躁、郁闷、发脾气等,人感冒了和“心理”感冒了一样也需要看医生,只不过一个是身体的医生,另一个是心理医生罢了。

心理咨询可以服务哪些人?

一、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这类咨询叫做发展心理咨询。

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认识和关注,而发展性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人们挖掘心理潜力,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当自我认识出现偏差或障碍时,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得以解决。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渐渐关注如何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比如提高学习和工作能力、保持最佳工作状态、维护安宁的生活环境、协调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的人际关系。心理咨询作为一种专业技能,可以帮助人们调整内心世界,提高生活质量。

是不是有了心理疾病才去看心理医生?——"实际上,在西方、南韩,恰恰是那种好的尤其是衣食无忧没有问题的人找心理医生,他从中得到的资源会让他变成更加积极。

例如带怀孕的老婆定期看心理医生使其更好地认识自我,同时警惕自己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心理异常表现,防患于未然,提高幸福感,有助对胎儿的影响,促进夫妻关系和谐,家庭生活更美满!

二.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水平低,产生心理障碍导致无法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并请求帮助的人;

三.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或者潜伏期的精神疾病患者。

第二三类的咨询叫做心理健康咨询。

哪些人必须看心理医生?

情绪低落或情绪不稳,时间超过三周未缓解;

长期躯体不适,经躯体检查未发现明显器质性改变;

人际关系出现严重问题;自觉工作压力过大;长期失眠;

遭遇重大生活挫折;长期家庭纠纷;

更加直观的参照以下情况:

1.我不知为何经常感到烦恼,看什么做什么都烦,没有心思去做事,甚至我想和别人吵(打)上一架心理才觉得舒服;

2.我经常不由自主地大发脾气,与其这样烦恼?还不如死了好;

3.我常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独处,不愿出门,或者总想痛哭一场;

4.总觉得有人得罪了我,我想狠狠地报复或我很喜欢虐待小动物来寻开心

5.我经常失眠,惧怕夜晚来临;

6.当让我拿主意时我的脑子里就一片空白或快考试了我脑子就一片空白的状态;

7.总觉得自己的手很脏,洗多少遍都觉得没有洗干净;

8.我入睡前或出门后一定要多次反复检查房门锁是否锁牢;

9.我换了几所学校总是与周围同学或者朋友关系和不来,处得很遭,我该怎么办?

10.有些很脏的东西对我毫无用处,可我还总是想抚摸或存集;

11.其实别人在谈论天气,我也觉得是在议论我,满脑子都是;

12.我越是努力想把一件事情做好结果反而越差,我到底错在哪里?

13.我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自己有罪;

14.见了陌生人就会脸红心跳加快,在人多的场合我紧张的说不出话来;

15.我平常聊天都很健谈,可在正式场合当众发言就紧张或口吃?;

16.我和爱人在一起经常找不到快感;

17.我总是在走路时控制不住地数脚下的地砖,并且已有一段时间;

18.我一紧张就要到厕所小便,不然就要尿裤子;

19.小时候有使我不安的事至今还在困扰着我,当遇到类似的事情我就不舒服;

20.其实我已经把事情做得很好了可是我还是不满意狠狠地自责;

21.我总觉得自己很优秀,可从来得不到赏识,因此常常怨恨他人;

22.我和异性在一起就紧张,怎么都感觉不自然?

23.我很正派,但我一见到异性就不自觉地往“敏感部位”看。

每一个正常人都应该每年花一点时间去看心理医生。看心理医生不仅仅是解决自己的心理疾患,而更应该是使自己的心态更加健康,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在西方发达国家,上到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均把看心理医生视为一种高贵的精神消费。

最后,祝大家接受生活中的不如意,不断进步,生活美满!



心理不正常才要去看心理医生吗相关阅读


好性格是心理疾病的克星

性格开朗、活泼乐观、心直口快、不违心说话办事的人,不易患精神病,也不容易患重病和慢性病,即使患了病痊愈得也快。性格有相对的稳定性,体现着人的一种倾向性的个性特征。由于各人成长环境以及基因、遗传因素的差异等等的影响,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性格。性格一旦形成,将左右人的思维、行为方式,也与人的健康关系密切。

有些人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生活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有别于正常人的性格特征,如性情急躁、缺乏耐性;妒贤嫉能、心胸狭隘;易激动、爱发怒、疑心重等,常罹患种种疾病,甚至身亡,此类事例,古今中外,并不鲜见。

不良性格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可以对人的大脑、内脏及其它部位产生危害。例如,忧郁时大脑过度抑制,造成免疫功能失调,从而引起营养性功能紊乱,使人体虚弱早衰;发怒时,胃的出口处肌肉骤然收缩,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甚至造成器质性损伤;愤怒和痛苦的情绪可使人的交感神经极度兴奋,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进而导致高血压和心脏病;性格内向、忧郁、消沉、多虑的人容易患溃疡病、神经官能症、哮喘病、癌症、便秘等病症;爱嫉妒的人容易患急性胃炎和出现头痛、食欲减退、失眠多梦等症状;喜怒无常、忧郁多虑的性格在精神病患者中所占比例最大,所以有人说这种性格易罹患精神病。

相反,性格开朗、活泼乐观、心直口快、不违心说话办事的人,不易患精神病,也不容易患重病和慢性病,即使患了病痊愈得也快。性格的不同也影响着疾病的变化,癌症不经治疗而自行消失者大都是性格乐观、无忧无虑的人。

高血压、冠心病会因患者性格急躁、容易激动而加剧,也能因心境平和、情绪稳定而好转。胃溃疡病会由于患者性格忧郁、焦虑而使疼痛加剧甚至有恶变的可能;而性格乐观开朗的人即使得了胃溃疡,经积极治疗康复也较快。性格脆弱者会因一次精神上的打击而发生精神病;而性格坚强、凡事处之泰然者则不易生病。

可见,性格与人的健康关系是密切的。作为不良性格者,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性格对自身的危害性,要有自知之明,重视良好性格的培养,这是自我保健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应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看问题、思考问题要从大处着眼,宽以待人,大度处事,不钻牛角尖。再次,注意在平时从事各种体育、交友、旅游、娱乐等活动,从而培养乐观的情绪和豁达的性格。

根据病情症状特征辨别心理疾病

躯体是物质的,从本质上说躯体疾病就生物疾病,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且还可以通过现代科学仪器,进行系统检查,对躯体的正常与否作出质化和量化的描述,从而提供正确诊断的依据。

而心理疾病因为它是精神心理的问题,是非物质的,因此它的表现就没有那么直接、那么具体了。给人的感觉是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当前也还没有一种有效的仪器对心理疾病进行测试。测谎器可以算是一种心理仪器,但也不适用于心理疾病的诊断。

对心理疾病我们只能靠临床中的经验,总结它的规律,辨别它的特征,进行诊断。所以说心理医学也可以说是一门经验科学。在临床中,我经常需要到临床各科进行会诊,每一次我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这位患者到底是躯体疾病,还是心理疾病?

这是首先必须确定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进一步研究他是何种疾病。最后确定诊断,确立治疗方向。所以,认识心理疾病的特征就显得特别重要,这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根据。

心理疾病都有共同的症状特征,这是我们辨别心理疾病的实质性依据,是诊断的首要条件。

一、症状散乱无系统性

依据统一机体的原理,任何刺激都可能触发身体各部分发生反应,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人们常说:“一处有病,全身不适”。这就使得症状表现具有多样性,而无系统性可言。如果患者的症状包含两个以上系统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心理疾病的可能。

 二、症状飘逸无规律性

刺激反应引起人的生物反应,包括特异性反应和非特异性反应。同时又可以引起心理反应。因此,心理疾病从总体来看,其症状可以在心理和躯体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甚至两者兼有。这就使病情和病状变得更加复杂,如云彩般飘浮不定,无明显的规律可言,令人难以捉摸。

三、症状起伏无时限性

一般而言躯体疾病多有一定的周期性,如感染―发病―治疗―康复。而心理疾病则多是由多个周期或多个时段组成,症状发作多与生活事件等心理刺激因素有关。症状起伏,发无定时,没有明显的时间限制。心理疾病可以即时发生,如反应性精神障碍、反应性抑郁障碍等。也可以中断一段时间后,再次发病。

四、症状变幻无预感性

心理疾病还具有症状变幻不定的特征,表现为断断续续,时好时坏,或此起彼伏。一会儿这里不舒服,一会儿那儿又痛。病情不仅与心情有密切关系,有时甚至与天气变化也有关。难于预测。

五、症状性质无固定性

非心理疾病的症状性质是比较稳定的。而且一般来就,那儿有问题,那儿就痛和不舒服的感觉。而心理疾病症状性质很不稳定,如腹部有一个包块,不久又消失了。本来确定为颈椎病,不久复查病灶好像又不见了。明明是“高血压”的,有时忘了服药,一测血压又不高。化验检查单,有时“阳性”,有时又“阴性”。临床中发现这类情况,应注意心理疾病的可能。

大龄青年有哪些心理特点

大龄青年是指超过适婚年龄(一般男35岁,女30岁)而仍未结婚的单身青年。单身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专注于事业而忽略了感情的,有害怕“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而不敢走进“围城”的,有遭受过爱情挫折而没有勇气再次面对的,有过于理想主义而始终未找着如意对象的……与那些正享受着甜蜜爱情、幸福婚姻的同龄人不同,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龄青年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特征:

(1)焦虑。当看着周围的朋友一个个结婚成家时,心里不免有些着急,加上亲朋好友的催促、旁人的随意猜测,使着急演变为焦虑,这种焦虑不一定表现为行动上的烦躁不安,而是用一种“隔离”反应来进行心理防卫:尽量回避与别人谈论恋爱、婚姻的话题,没办法一定要触及时,表面上虽是轻描淡写地带过,不作多言,心里却不痛快。同时,与那些成双成对的朋友慢慢疏远,性格外向的会去结交一些单身的新朋友,在同类人中获得一种认同和归属感,求得心灵的慰藉;性格内向的会朋友越来越少,生活在一个孤寂的世界里,在这种自我封闭的状态下逐渐发展下去,就会到讨厌看到卿卿我我的情侣、敌视那些婚姻幸福的人的地步,这是要竭力避免的。

(2)自惑。这种恋爱中的心理障碍在大龄青年中表现尤为明显。理想主义的壮志豪情使他(她)们早就在头脑中有了自己的“梦中情人”、“白马王子”;也可能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经历使他(她)们很难与眼前的现实调和起来。不是身高不够,便是学历太低,要么内涵还欠丰富,反正总有不如意之处。于是“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相当多的大龄青年自身条件都比较优越,觉得要自己降格以求,让心中的那份幻影从此破灭,总是心有不甘。犹豫摇摆是不会让人作出决定的,还是只有等下去,等那未知的将来。

(3)自信与自卑的冲突。由于自身的良好条件,心中那份自信仍固执地存在,一定要找一个胜人一筹的伴侣;但是经历了许多次的感情风波之后,在内心深处也难免会生出自卑感,怀疑自己某方面的能力,认为己不如人而轻视自己。这份自卑将会压抑自己与异性交往的欲望,不敢与对方交往。即使是鼓足勇气迈出了第一步,但在自卑意识的作用下,仍会有情绪不稳、局促不安等不正常表现,影响恋爱获得成功。一面是对自己看得太高而有一份孤傲的自信,一面是年龄偏大、受到挫折而产生情感上的自卑,这两种对立的心理就在大龄青年的内心剧烈地撞击,很可能产生独身意识。

(4)超脱。干脆把爱情抛在一边,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中去。通常这样的青年都非常自尊、自爱、自强,当看到事业与爱情难以统一时,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当爱的需要无法满足,就去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如何调试婚外恋带来的心理压力

“尊敬的老师:想了好久,终于决定把这内心深处最隐秘的东西向您倾诉,这种诉说将是唯一的一次,也是最后的一次吧……,”

这是”家园”版在讨论婚外恋给人们内心世界带来的无尽烦恼之后,收到众多读者来信中的一封,从中不难看出,举凡遭遇婚外恋者,无不有深陷泥沼的感觉,婚外恋或者使家人从此失去往日的快乐、和睦、或是自身欲罢不能、再无宁日。

婚外恋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现象,每年都有千万个家庭承受它所带来的打击和痛苦。虽然大多数受害人最终度过这一感情危机,但是有一些人的精神从此一蹶不振,甚至匆忙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当一方有婚外恋时,作为配偶的另一方有什么样的出路和选择?为了减少由此而引起的自杀行为,我们有必要了解引起婚外恋的心理、社会、经济因素,使得人们在面对家庭内突然的精神刺激事件时,能够找到出路并有效地走出去。

婚外恋 诱因何在

在所有的社会形态中,婚外恋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所有的意识形态中,这样的行为大多数是会受到谴责的。但随着社会的开放,道德观念对婚外恋的限制作用顶多不过使他们遮遮掩掩、不想光天化日罢了。那种依靠道德规范来禁绝婚外恋的想法已经过于幼稚了。不如找出原因以求对策。

以下几点原因供参考:

1, 不幸福的婚姻导致渴望寻找一个密切的异性伴侣;

2, 长期分居造成孤独寂寞;

3, 夫妻性要求不一,又没有其他发泄渠道;

4, 单身女性因没有家庭或社会的支持并缺乏文化、技术,因而以“性”来获取男人的经济和情感支持;

5, 一些男性认为发生性关系的对象越多,其能力越强;

6, 一些男性因怀疑自己的能力而借婚外性关系提高自信心;

7, 让人们的性行为符合道德规范的社会约束力削弱。

但是这些观念在不同的社会中对人们的性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经济改革对中国的社会环境有着戏剧性的影响。个体及企业承包之后,家庭有更多的自主权,但同时社会组织影响个人行为的权利被削弱了。市场经济使一些人先富起来,而这些物质上先富起来的人如果其精神追求不高(社会环境也没有提供足够的高雅娱乐场所),他们手中的闲钱势必会花在吃喝享乐上。

如何平复心灵的创伤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也有为数众多的女性,她们既要面对用情不专的丈夫,同时又承担着沉重的劳动和不公正的待遇,但她们并没有选择自杀,而是坚强的活着。为什么人们会走截然不同的路呢?

为解释这一现象,我们应该了解两个心理学的概念:“应付”和“适应”。

面对精神刺激时,人类有意识地使用了两种对付的方法:一是试图直接改变产生精神压力的环境(例如,有的妻子采取不断与丈夫争吵以试图改变他的行为方式);二是试图通过心理调节来减少精神刺激造成的情感不良感应(例如,向好朋友诉说心中的怨愤以减少强烈的不愉快情绪)。也就是说,面对刺激,人们会试图通过一种或几种“应付”手段来达到摆脱精神刺激的目的;如果精神刺激是长期存在的,人们又会试图去“适应”这个刺激。总之,为了摆脱精神的紧张状态,人们会建立一种心理适应机制,通过调整自身的价值系统而改变自己对挫折的认知和情绪反应,藉以减少精神痛苦,维护自尊心,求得内心的平衡。

假如某种精神刺激过于严重,过于漫长,令人不能适应,还有一个出路,即离开其生存环境------如果刺激与工作有关,另换工作环境;如果刺激与家庭有关,可以选择离家。只有在极端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自杀行为。

放弃更是一种获得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有可能遇到一些精神刺激。由于配偶的婚外情引起羞愧、自尊心受伤害,在这种情绪状态下,容易产生自杀行为。轻生是想引起对方的注意并使对方产生罪恶感,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称为“对帮助的呼喊”。但是,配偶的婚外恋情已使夫妻双方的关系充满“敌意”,二人相处随时随地都有“火山喷发”的可能;让自己的生活时刻处在警戒状态,对人的心理平衡、身体健康都会有极大的不良后果出现。此时从婚姻中走出,就不应当仅仅只看到损失大、失面子、没着落,而应该意识到是对生命的关注和照料,是对心灵的放生。放弃有时更是一种获得-----获得的是对自我的尊重,你会蓦然发现原来自己活着的意义不只在他,生活中原来还有那么多的美好可以领略。身为现代女性,是不应把守住感情死亡的婚姻当做“从一而终的美德”来理解的。

母子关系和内心安全感

精神分析学派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非常重视人的童年经历对人一生的影响。我们在治疗现实中成人的情感情绪,包括一些精神问题的时候往往会辐射到他的童年。6岁之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它就像是盖楼的时候打地基一样,6岁之前是地基。其实不光是6岁,还有很多其他的影响,在6岁之前有很多孩子重要的心理体验在潜意识里留下来。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过去一些哲人先知的经验说起来是古话,但是是符合心理学意义的。国际的一些心理学家已经研究到怀孕的时候对孩子的影响,用很多科学的方法探索孩子在子宫里的心理变化。孩子出生以后,马上给了妈妈,皮肤要接触,让孩子趴在妈妈的胸前,这是有安全感的,他从产道出来以后,跟空气有一个刺激,通过这个刺激以后,马上又回到妈妈的怀抱里,在子宫里听到的心跳声,这是他在子宫里听到的心跳声,这是他熟悉的。这一点,我们是非常科学的预测。如果孩子本身是健康的,当你需要用暖箱的话,那就再说了,但是我们发现这是非常重要的。

曾经有人还做过一个实验,孩子特别需要情感。比如双胞胎出生以后,其中一个孩子有生命危险,当时一个护士就把健康的孩子放在暖箱里,让他和姐妹拥抱在一起,结果这时候孩子慢慢的就好起来了,又健康的活下来了。这一点也被科学家非常重视,说明孩子出生的时候,一出生就要寻找他在子宫中非常熟悉的感觉,不要让孩子觉得有马上的分离感,这一点特别符合精神分析学派。

出生以后,在月子里要跟妈妈接触,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现在人们非常重视母亲在怀孕期间和出生以后的一段时间里面的情绪变化,如果孩子出生以后,出现产后抑郁,这个时候孩子和妈妈之间有一些隔阂,被妈妈拒绝了。所以,我们要治疗妈妈,把妈妈的产后抑郁治好了,就接受孩子了,有的时候有的人就不管了,她觉得太累了,情绪不好了,被长辈或被月嫂带走吧,带到另外一个房间,这一段分离对孩子也是有影响的。

这些所有情感的依恋,包括肌肤的接触,都非常重要。我们在治疗的时候,我们的治疗是长久的治疗,有的时候是以年来算的,这样长期的心理治疗当中,重新走过他心理成长历程的时候,他回忆到他的童年、早年的时候,都会有对他现在生活有影响的因素。有的人说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不是做过心理医生和来访者不会理解。

我们说的依恋关系主要指的是1-2岁,出生的时候一定要和孩子在一起,1-2岁不要和妈妈有太多的分离。有的母亲在孩子出生以后,国外有的是3岁之前不工作,这一点很科学,因为孩子感到很安全。有些朋友就谈到,他2、3岁的时候,妈妈就是在厨房做饭都没有关系,它觉得妈妈在,就会安全的去玩儿,心里暖洋洋的,特别的高兴,自己玩儿都没有关系,这就是心理的力量。但是有的孩子回忆,有的时候家长不在家,把他放在家里,非常非常的可怕,感觉孤独,感到世界都不要我了。大人觉得一会儿就回来,但是孩子是永久性的,他建立的记忆和理解就是他自己的,那个年龄段的理解就是“你不要我了,把我抛弃了!”这是建立母婴的关键期。

这是有问题的,这也是我们和国外的心理家讨论的问题,挪威的心理学家在孩子住院问题上起到了改变儿童医院制度。因为最开始发现一些孩子住院时离开母亲的一个因素,我们看过一个纪录片和资料,妈妈把孩子送到医院里,妈妈离开了,在离开的瞬间,孩子的眼神中有绝望、失望、恐惧,孩子要经历痛苦,还要经历陌生的护士和大夫,他不会像大人那样感谢大夫。挪威的心理学家儿童研究员发现了这个,让所有的儿童住院的孩子,必须要有母亲陪伴。

2-3岁的时候我们不建议全托。还有一点是送到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家,这一点本身脱离太早也不行。还有转送幼儿园,你是主体,客体是一个稳定的好幼儿园,所以与你的父母分离,你慢慢地也会习惯你和大家在一起的美好感觉。所以说,我觉得一件事情,不能完全说它的问题,有另外好的一面,但是我们今天讲的是有创伤性的尽量避免,最好在孩子小的时候不要送走。你可以去上班,但是你要给孩子稳定的感觉,让孩子会觉得“妈妈还会回来”,不要让孩子产生分离焦虑。如果环境不变,然后有别人进来,妈妈晚上还回来,这样对孩子就会好多了,分离焦虑就会减少,这是我们建议的方法。信任感是1岁就开始建立的。

怎么叫建立信任感?

这个时候分离了,孩子突然被送到爷爷家了,送去以后,爸妈就没有了,不见了,在孩子6-7个月的时候出差半个月,回来之后发现,孩子在那个时候形成一个被抛弃感,没有人要他了,这对孩子来说是生与死的恐惧,非常的可怕!他不再相信别人还爱他!

孩子长大会出什么?

会出现很大的人际关系问题,他不信任别人。当然,如果后来弥补,比如回到家以后,母亲或者亲人弥补,重新弥合关系,那就好了。大部分人是不出现问题,有1/3的人可能会出现心理障碍,留下来这种感觉会影响他的人际交往,包括普通的人际关系中的问题,也包括亲人之间的关系,他无法信任别人,甚至无法信任这个世界,老在怀疑的状态下,深深不安全感。

我们说人的心理发展由几部部分组成,一个是基因,是神经系统的特点,比如疾病类型;还有一点是你后天的环境,就是刚才我说的人际关系。这两点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有人生下来就是特皮实,但是现在形成的科学论断认为是在很多病人身上看到这个问题,它是重复的。如果你的生活中没有出现什么问题或者是正常的,那就不用管它了,如果你在某些方面确实造成了问题,甚至影响你的生活和工作的一些情况了,那么这就是心理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做一些治疗,治疗其实可以帮人把之前的阴影给抹掉。

1-2岁建立安全感,在安全关系的情况下,有的时候你也要抽身,关键是在不能伤孩子的情况下抽身。比如说你送到一个地方,很多人因为他自己不知道,妈妈老觉得送到幼儿园之后赶快跑、躲开了之后就没事了,孩子会觉得“呦,她怎么就没了?”你应该事先告诉孩子,“妈妈给你送到幼儿园,什么时候妈妈去接你”,你一定要告诉他,知道妈妈就是去上班了,上完班之后就会回来。他就想起来了。这个过程也是孩子建立一个互信的过程,所以我觉得我们不是要完全鼓励不溺爱孩子,但是该有的一定要有。

现在的观点是依恋是必须要建立的。孩子为什么缠你呢?你让他觉得你一离开就走了,所以他老想拽你。有的人说“这个人的的依赖性特别强是他妈给惯的”,一种是养成的依赖,一种是他缺,应该给他补。还有我们的家长不跟孩子聊天、不说、不表达,是让孩子痛苦的一种原因,其实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让孩子从过去童年的痛苦经历中走出来,才回味出来“过去妈妈是爱我的!”这时候已经换角度了,我们把其中的情节给处理了,慢慢的解决了问题,他才发现妈妈的爱,因为之前他找不到,妈妈不说只做,这也有好处,做本身也是行为的感染,同时也别忘了情感是怎么回事,你怎么感觉,孩子不知道。

现在问题区别不大,前期和母亲的依恋,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父亲也别躲开,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父亲了呢?差不多3岁左右的时候,我们叫三角关系的形成,在原来的心目中就是妈妈和孩子的关系。但是等到3岁左右的时候,心里面出现三个人了,妈妈、爸爸和孩子,爸爸在孩子的心目中越来越重要了,这个时候父亲的角色特别重要,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2-4岁的时候建立独立性、约束性、大小便管理,这是很重要的,这个时候出现一个规则,这是父亲的规则,父亲代表规则的一方。这个时候,妈妈的情感关系依然存在,妈妈一直在无条件的爱着孩子,妈妈不会因为你是听话或者没听话就爱你,永远是慈母,妈妈是无条件的爱,是因为你的存在的爱。

不是溺爱,是一个健康的,是稳定、健康、有价值的,没有条件的爱。如果孩子感受到这一点的话,自己会产生根本性的自信,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就说过这样的话,他说:“母亲跟孩子之间的爱是一生中是自信和成功的,不会因为挫折放弃奋斗”,他出生就是有意义的,不论因为好看还是难看,无论是聪明还是笨。但是现在父母和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你学习好,我才给你买礼物,这是不对的,无论他学习好还是不好,在过年的时候就应该穿新衣服。能够做到这一点,孩子就会感觉“我是一个可爱的人”、“我是一个被世界接纳的人,我的出生是有意义的。”,这是很多人长大以后建立自信,千辛万苦去克服困难的重要原因。

用父亲的形象制定规则。在孩子5-7岁的时候建立异性父母和他的关系,这个时候女孩最重要的是跟父亲建立关系,这是她生命中第一个异性,她要建立稳定、亲密、信任的关系,父亲要爱孩子,要对孩子宠爱,包括价值的肯定,还包括对她的欣赏,母亲这个时候要退掉。没有关系,别嫉妒,这是正常的。

儿子要跟母亲建立比较稳定的母子关系,这也很重要,他长大以后,他会建立正常的异性关系。

我们举一个国外酗酒的案例,父亲是酗酒的酒鬼,回家打孩子,打母亲,他从小看到,可是特别奇怪,他还是去找一个酗酒的男朋友,为什么呢?后来分析,她的潜意识里形成了这样一个东西,就好像生来就要帮助男人的,要丧失自己的需要帮助别人,这成为他的一种感觉,好像自己就应该这样。这怎么办呢?这说明你和父母的关系特别重要,这是反向形成,你越发脾气,我就找一个不发脾气的,因为我太痛苦了。

完美的父母是没有的,没有一个人是足够好的妈妈和爸爸,这是很多孩子理解不了的,小孩没有办法理解的,小孩在小的时候一定要追求完美的父母。孩子在小的时候,第一个要有一个好爸爸、好妈妈,小孩的思维比较简单,但是一旦有一次打他了,他突然就震惊了,坏妈妈、坏爸爸!但是这个孩子心目中是正常交流,给他吃饱了是好妈妈,没有给吃饱就是坏妈妈。但是这一点,是因为他的思维和感受力不是那么的完全,过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好妈妈身上也有坏的,坏爸爸身上也有好的地方,在他的心目中就整合了,就整合成了一个正常的爸爸妈妈,他们是爱我的!一定要给他这一点,你跟小孩说,“我们爱你,但是可爱的孩子也会犯错”,他就会知道了,“我是一个人,我是一个好孩子,但是我学习不好,或者我这次不太努力,我淘气了,这是我可以接受的,也会改正”,他就不会不自信了。

慢慢长大以后,青春期以后,他就会发现,“我的妈妈不是完美的,”对我打击很大,双向打击,打击完了之后再里体会“哦,原来不是那么坏啊!”,来回的折腾,慢慢的形成一个完整人,“爸爸妈妈是爱我的,但是他们确是有错,他们有些地方我也可以反对”,他爸爸妈妈承认错误了,他就想“爸妈也会犯错误,我也可以犯错误”,“爸妈呢,是一个好爸妈,但是他们不完美,我也可以不完美”,这个人就健康了。但是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形成在哪个阶段了呢?好妈妈就是好妈妈,坏妈妈就是坏妈妈。

那么他生气就了不得的生气,而且极端地愤怒或者极端的抑郁,还不是精神病的那种,还是在正常的范围内,文学作品中有这样的人,这样人很吸引人。他就是这样的感受,情感一愤怒起来就特别的愤怒,这和他的童年有关系,因为他的父母可能在交往当中都是制造了他引起了他的道路,或者他的情感反应特别大的时候没有人去帮助他,沉浸的时间太长。

这一点就是说,父母要注意,孩子可以愤怒,但是愤怒完了之后,要帮助他回到现实中,舒缓回来。我们父母老是认为给他吃好饭、穿好衣、上好学,认为这些才是重要的,但是情感的建立也是父母的工作之一。

从这一点来说的话,就是情感情绪的丰富。刚才孩子委屈的哭,妈妈扔在门口不管,当你不哭了我才管你。可是哭和不哭发生了什么?父母不管。有的孩子跟我讲,那个时候,一切都不要我,觉得身体像石头一样僵在那样,跟死了一样,这种治疗需要很长时间的治疗,可是那种感觉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

还有绝望,觉得自己特别的渺小,孩子在这个时候情感不能分化,觉得自己犯错误了,自己是一个坏人,自己渺小,很无力感,他完全软弱地像一滩泥一样,这就是极度自卑。

如果我们去改写剧本,当他哭的时候,妈妈就过来了,让孩子把这种感受告诉你,妈妈说“好,妈妈告诉你,你犯了错,但是你可以改错,你依然是好孩子!妈妈依然爱你,但是我们把错的改掉。”这样的话孩子的心理情商就是在分化了“怎么可以好的变坏”,妈妈再给他讲,“你就是一个好孩子,但是有一点点坏,拿一个苹果比喻,苹果有一点坏了,但是把坏的拿掉了,就可以吃了!”这是一个比喻,这么一点点可以让他觉得“我的心情是可以非常丰富的,我自己的感受也可以丰富”。当然这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父母要跟他交流情感,要感受,要去体验,甚至于父母要告诉孩子父母的感受。比如父母生气的时候,父母不舍得打孩子了,不理孩子了,其实你应该告诉孩子你是什么感受,“其实妈妈很累,妈妈累的时候可能就照顾不好你,不能给你买你要的东西,“对不起,但是妈妈真的很累,你能体会吗?”,让他别有感受。我们很多人不能感受别人的感受。怎么办呢?大了以后特别的麻烦,做心理学有很艰难的功课,有的人不能克服困难去做心理治疗,才形成这样的性格,可是这影响他和别人的交往。

有的人就跟我说,“我真的不了解别人的感受”,别人的感受是靠什么?别人的感受是靠他听别人说才能感受到的,但是他们错了。你看,你妈妈哭了,她哭了就会打动孩子了,这个不好意思,就会认错,过后去给你擦眼泪,你接受擦眼泪,这就是你们俩交流的结果。

有人问:3岁多的孩子很调皮,有的时候还很固执,不愿意做某件事情,或者你阻止他做什么事情,他就会手舞足蹈。很多家长都会问到,这时候管吧,害怕束缚他的个性,放纵他是不是就是一个让他茁壮成长?这种两难的选择中,怎么办?

撒泼打滚是建立行动,这种方法如果孩子得逞的话,他是想引起你的注意,这是在不注意他时候的方法。但是我们觉得这种方法一样不行,我见过一个人说过说他的婆婆,这么大岁数了,婆婆突然在他家里不高兴了,就是撒泼打滚,他都傻了,都不知道怎么对待,这样的行为是不是过分了?我们怎么办呢?如果你没有办法,可以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

打很久就打吧,关键是他以前打过不管用。行为可以减少,但是怎么样?这个事不能完了,完了家长就忘了,这叫忽视。等他冷静了之后,你再去问他怎么了,一点一点的跟他讲,逐渐的让孩子理解。

家长还有一点,要注意到不是说你认为他不该做,比如说到点该吃饭了,他玩儿的特别高兴,“该吃饭了,必须放下!”这样做家长有问题,你没有关注他在玩儿的过程中,他的小脑瓜的智力有什么感受,这个时候你是不是应该和孩子商量,提醒一下,“玩儿什么时候咱们可以结束啊?”有一个宽度、有一个空间很重要,这样可以协商,你用的方法不能简单、粗暴。我觉得像这种孩子,3岁的时候,有语言能力了,你就可以和他交流了,讲讲道理。在和他讲道理的时候,你要和他交流,不能“你必须这样!”应该“怎么了?你的意思是?”

还有一点就是你要尊重他,作为一个大人,你要尊重一个生命。我找了一首诗,这是美国的一个心理学家举的例子,我来念一下,有一个人跟他说,谈谈孩子吧,他说“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孩子,他们是对自身渴望的生命而已,他们通过你们而来,而并非源于你们”,实际上是通过你生养的过程,他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与你相伴”,咱们家长很少有与孩子相伴的。

“你只能给他们你的爱,但是给不了你的思想”,我觉得这一点,许多成年以后的家长逐渐的会恍然大悟。“因为他们拥有自己的思想,你只能圈囿他们的身体,而非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却跃居在明天的住所中”。美国的心理教师的书中是这样翻译的,“他们的灵魂停留在明日的庭院中”,不是你给的,“而那并不是你所能观察到的地方,甚至不在我的梦中”,你也梦不到他。“你可以尽力去模仿他,但是不能指望他们会像你一样的相像”,外形或者气质的像,灵魂和思想必须像,“由于生活不会回头也不会在昨日逗留,你是弓,而我们的孩子是从上面射发出来的箭,射手是看到无尽路上的把标,是神力把它拉满,让箭驰骋得很远”。这个我也被震撼了,你是弓,还是箭,射手是一种神力,“你应该在射手的掌中感到欢心,因为他爱飞去的箭,也喜爱弓在掌中的欢呼”,大自然的力量既喜欢箭,又喜欢弓,所以,“弓”和“箭”的关系是家长和孩子的关系。这一首诗送给家长朋友们,让大家去慢慢体会。

我觉得还是有的,6岁之前,依恋关系形成好了以后的孩子是健康的。比如2岁之前没有那么的伤害,没有分离焦虑,孩子没有痛苦,这个时候他有一定的独立能力,这个时候你再分离。孩子看你走了,他已经相信你爱他了,这个爱在孩子心目中,不管你走多远,他也认为你是爱他的。

我在《艺术人生》节目中,大山在节目中有一段跟我的对话,他说他在中国,他的妻子带着孩子在加拿大,他离开的时候把讲故事录下来,在北京录完了寄过去,妈妈在孩子睡觉的时候就把录音带放给他听,孩子是听着爸爸讲故事睡着的,所以爸爸就没有离开。我们有很多动脑筋的家长,有一个人跟我讲,我的母亲是一个社会工作者,她从小就教育我们从小要听别人说话。这个时候,他就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曾经还讲了一个故事,他会做面包,每次飞机飞到家乡的时候正好是半夜,我一回去,半夜到家里两三点钟就发面,等到七点的时候,面包就可以做了,早晨起来孩子起床,孩子一下床闻到面包味就知道爸爸回来了。我就问他,当孩子从楼下走出来的时候,你什么感受?他说,我看到孩子的时候,眼泪就一下流下来了,我和孩子的那种情感是那种爱啊!我也在想,我的儿子对父亲很崇拜,把父亲当作是最完美的过程,他长大以后也会把我看成一个完美的父亲,现在这种美好的感觉,我特别的珍惜。我觉得他那种感受,能够体会和孩子之间感情的交流,你想想眼神,一定能够停留住,孩子从楼下跑下来,喊着“爸爸”,扑到他怀里,那个瞬间的美好感觉也可以黏合他们分离的距离感。

所以,有时候有些人跟我讲,“我要出国,怎么办?”我建议他孩子6岁之前不要出国,他听了我的话,我说这不是我的建议,是心理学理论的建议。再一个,如果即使出去了,现在信息交流很方便,可以经常交流,打电话,孩子的姥姥特别的好,拿着妈妈的照片让孩子看着,“这是妈妈在跟你说话”,小孩一点一点的会变成什么呢?小孩就自己爬到书架上拿照片,“这是妈妈!”这叫过渡客体,妈妈这个客体离开了,但是那个过渡课题存在,黏合了他们,这也可以减少分离给孩子带来的焦虑痛苦。

因为孩子会说话了。我们发现为什么有很多人语言很难表达,很缠绕,或者有很纠结,因为他的情感无法表达清楚,也没有人听他表达过,因为表达是靠交流出来的。比如这个眼泪代表什么?你问了之后,他会去找,可能是愤怒,那愤怒什么?一定要有人帮他找愤怒的来源。而小的时候,没有人帮他找这个来源,他的委屈、愤怒、痛苦,各种痛苦连在一起了,就纠结了,这种纠结让人特别难受,冲突才难受呢!如果他能够分清楚了,反而会好受。大脑皮层里面的精神细胞本身也不那么紊乱,所有情绪、心理的改变都有心理学的基础,中医讲心身合一。

所以,当人的心情好的时候,人是身轻气爽的;当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全身紧张,全身凝结在一起,有沉重感,头脑发胀。而当心情好的时候,马上眼睛发亮,通身是非常舒畅的。

一个女孩子来到访谈,她说丈夫在外面工作,天天晚上给他打电话,一天晚上电话打过去,丈夫没有接到,她就特别焦虑、特别不安了。她知道这种心态是病态的,后来我问她的童年,她说七、八岁的时候妈妈到外地住院,孩子就被送到别人家,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创伤,妈妈一下子走了,孩子就找不到妈妈了。后来我给她做了一次分析,你打电话给丈夫,他接不到是什么感觉?她特别的聪明,一下子就知道了这就是小时候的感受,小的时候妈妈走了,他认为妈妈再也没有了,可是后来妈妈又回来了。可是他最痛苦的事不是妈妈回来能弥补的,离开妈妈的一瞬间就没有妈妈的感觉了。

她的理解的这个。她的治疗,她的领悟力也特别的强,那天电话又打过去了,男方也没有接到电话,她马上就说“现在不紧张了”,我问她什么感受?她说可能是工作忙,或者在电梯里没有信号。而她原来则不会像这样想,这样的经历是和现实中的一种特定的和她有关系的一种状态,把重新的感受都勾起来,很多人勾起来的是过去的痛苦的状态,而不是现在的事实。

这种感觉是你控制不了的,比如焦虑、浑身发冷,甚至有绝望的感觉,觉得自己活不了了。这种感觉其实是你身体上曾有的记忆的反映,或者是你特别小时候的记忆的反映,我们的大脑有回忆,我们的身体同样有回忆。当你在一个痛苦的感受,很小的时候全部都在记忆力。当现实中有一些事情发生的时候,类似的情景发生了,你的反映就会出来。这是我们心理学家有的时候发现的问题。

我不能说一下子就能改变,这是心理学的问题,它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是一个科学的东西,做治疗和在手术室一样会犯,其实心理学和躯体一样,很多东西需要在专门的治疗手段过程中才行。

心理 心理医生

相关资讯

心理不正常才要去看心理医生吗

不断地听到身边的朋友说“心理咨询是针对有问题的人,是治病,所以总是聚焦在问题和疾病上...

心理不正常才要去看心理医生吗

不断地听到身边的朋友说“心理咨询是针对有问题的人,是治病,所以总是聚焦在问题和疾病上...

心理医生给自己的“三剂药”

有人说“眼泪吞进肚里并不会自生自灭,积累久了它就会在心里泛滥成灾。”从心理学的角度来...

如何预防身体变形障碍

对于躯体的某个部分的极端不满就是躯体变形障碍(BDD),史称畸形恐怖。 躯体变形障碍...

心理医生给自己的“三剂药”

有人说“眼泪吞进肚里并不会自生自灭,积累久了它就会在心里泛滥成灾。”从心理学的角度来...

心理医生给自己的“三剂药”

有人说“眼泪吞进肚里并不会自生自灭,积累久了它就会在心里泛滥成灾。”从心理学的角度来...

什么是心理治疗

什么是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一种以助人之病为目的,由专业人员有计划实施的人际互动...

如何检查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

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的主要特征是一种或多种躯体不适,持续6个月或更长时间,有显着的社会...

思维中断的鉴别诊断

思维中断患者无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突然出现中断。表现为患者说话时突...

小儿遗尿怎么心理治疗

小儿遗尿怎么心理治疗:   小儿遗尿,往往孩子会有心理方面的因素,有羞愧、有自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