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会传染吗

2020-07-15

脂肪肝会传染吗:
  脂肪肝是肝脏过多脂肪堆积引起的肝脏慢性损伤,可以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肝不属于传染性疾病。日常生活中所见的慢性乙肝慢性丙肝是由于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这些是传染性肝脏疾病,而脂肪性肝病是脂肪堆积引起的,并没有病原体的介入,所以不属于传染性疾病。
  尽管脂肪肝不属于传染性疾病但是长期的脂肪堆积在肝脏以后,有一部分病人出现脂肪性肝炎,特别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简称NASH,如果早期不加以控制和治疗的话,时间长了也会和慢性乙肝丙肝一样,出现肝脏纤维化、肝硬化甚至是癌变。目前还没有治疗脂肪肝的特效药,脂肪肝的病人主要是靠调整生活方式来达到控制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脂肪肝会传染吗相关阅读


脂肪肝是什么

脂肪肝是什么:
  现在社会上脂肪肝的患者越来越常见,又越来越普遍。顾名思义,脂肪肝是由于大量的脂肪积聚在肝脏,从而造成了肝细胞损伤以及肝炎。
  脂肪肝是肝炎的一种,不过不是病毒性肝炎,没有传染性,但是脂肪肝可以造成肝细胞损伤、肝损伤以及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所以,一点都不要低估脂肪肝的作用。而且临床上往往有这样的现象,脂肪肝造成的肝功能损伤,尤其是转氨酶的升高,服用保肝药降酶并不容易下降,病情很顽固,有时比病毒性肝炎还难降,这是一个比较奇特的现象。
  所以,我们不能小看脂肪肝,但是也不能太过恐慌,因为脂肪肝大多跟生活习惯有关,属于生活习惯病的一种。很多年轻人甚至中学生都有出现脂肪肝的,这个往往跟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关。比如饮酒:饮酒是造成脂肪肝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酒精性肝病的早期就是脂肪肝,进一步发展会慢慢变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病。但是有的患者不喝酒也会有脂肪肝,可能是因为患者的饮食,比如患者嗜糖,所以吃的糖比较多,有的患者爱喝含糖的饮料或者含糖的果汁等,有的患者主食吃的比较多。总而言之,糖类摄取的比较多,很多糖不能尽快地转化成糖原,就会堆积到肝脏变成脂肪,这也是脂肪肝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脂肪肝实际上是我们的生活习惯造成的,脂肪肝患者要尽量在饮食上多注意、多锻炼身体、避免饮酒,这样脂肪肝的发病率就会下降。

谷丙转氨酶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谷丙转氨酶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导致血液当中谷丙转氨酶升高的原因很多,主要是要根据肝脏受损的病因来进行分析,比较常见的原因包括病毒性肝炎,甲、乙、丙、丁、戊这五种病毒都可以出现明显的转氨酶的异常。除了病毒之外,比较容易引起转氨酶异常的还有饮酒,无论是长期大量的饮酒,还是短时间一过性的过量饮酒,都可以引起肝脏的受损而引起转氨酶的异常。
  生活当中各种的毒素,包括使用的某些药物、保健品、来源不明的一些营养品,都可能导致药物性的肝损伤,目前临床上已经发现了至少有超过1100种的药物都可以引起明显的肝脏受损,表现为转氨酶的升高。还有像脂肪肝、某些自身免疫性的疾病、先天性的疾病、肝脏的外伤等等,都可能出现转氨酶的异常。单纯地靠转氨酶的异常是无法来判断导致肝脏受损的具体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询问病史,包括家族史等,这样才能够找到导致转氨酶异常的原因。

谷丙转氨酶偏高的危害是什么

谷丙转氨酶偏高的危害是什么:
  谷丙转氨酶偏高往往意味着肝脏受损、肝功能异常,它的危害要取决于导致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因为转氨酶的升高只是一个结果,并不是转氨酶升高本身对人体带来的具体危害。
  导致转氨酶异常升高的原因包括肝炎病毒、饮酒、药物、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及一些不明原因的肝脏疾病等,所以转氨酶异常对人体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要针对导致肝功能异常的病因来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引起转氨酶异常的疾病或者致病因素是可逆的、短期存在的,就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包括戒酒,停止使用一些伤肝的药物,以及通过休息、补充营养,肝脏功能是可以恢复正常的。
  但是如果致病因素持续存在没有去除,如肝炎病毒、饮酒、药物等,那么会引起持续的肝功能异常,甚至会进展成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因此转氨酶异常,它只是肝脏受损的一个标志,医生需要根据这样的一个异常结果进一步检查,来找出导致肝功能异常的最终的病因。

谷丙转氨酶偏高应该怎么办

谷丙转氨酶偏高应该怎么办:
  谷丙转氨酶偏高表示肝功能受损,正常情况下转氨酶是存在肝细胞内,只有肝细胞在受到外源性或内源性伤肝因素的时候,才会出现转氨酶的异常升高。此时不要急于使用保肝药物来降低转氨酶,而要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来确定导致转氨酶升高的具体原因,包括肝炎病毒的筛查,是否有饮酒、用药,或者是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急性或者慢性的伤肝因素导致的转氨酶异常。
  如果通过辅助检查发现了导致转氨酶异常的原因,就可以进行针对性的病因治疗,比如使用抗病毒药物、戒酒、减少药物性的肝损害,以及饮食调整、控制体重、减少脂肪性肝病,某些家族性的疾病也可以对症使用一些药物。转氨酶的异常千万不要自行地使用保肝药物,希望把转氨酶恢复正常,因为一旦伤肝的因素持续存在不能够消除,只是转氨酶的正常并不能代表着肝脏不受伤害,临床上经常会碰到定期体检转氨酶完全正常,但是也会进展成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的病例。

脂肪肝是怎么导致的

脂肪肝是怎么导致的:
  脂肪肝引起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体重的超重,就是通常所说的太胖,这个是代谢紊乱综合征的其中的一个表现,其中脂肪肝最大的危害也是在于此,那就是代谢紊乱综合征,它包括脂肪肝、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尿酸等等,它最大的危害就是心脑血管事件,就是心梗、脑梗,这一类的脂肪肝是危害最大。
  另外一类脂肪肝是因为饮酒引起的脂肪肝,它主要的变化就是因为长期饮酒,会出现单纯性的脂肪肝,然后逐渐会发展成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这一类的患者他最大的危险就是肝硬化、肝癌,这是两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超重和饮酒,其它原因比较少见一些,比如丙型病毒性肝炎,它会伴随有脂肪肝的发生,随着丙肝的治愈,脂肪肝也会减轻。脂肪肝通常也跟营养有关,其它就很少见。

脂肪肝的原因

脂肪肝的原因:
  脂肪的原因比较复杂,比如说导致肝脏的脂肪在肝细胞内蓄积的都可以导致脂肪肝。比如说饮酒,比如说肥胖,还有一些疾病可以导致肝脏代谢功能的障碍可以导致脂肪肝。
  常见的比如说2型糖尿病会有百分之四五十的病人会合并有脂肪肝,现在的脂肪肝的主要的原因就是肥胖,代谢综合征,饮酒,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其次,快速减肥、营养不良、药物刺激等也有可能会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脂肪肝的原因及治疗

脂肪肝的原因及治疗:
  脂肪肝的原因一般有肥胖,酒精,快速减肥,营养不良,糖尿病,药物等。对于治疗,去除病因才有利于治愈脂肪肝。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运动,促进体内脂肪消耗。补硒及药物治疗。到目前为止,尚无防治脂肪肝的特效药物。
  西药常选用保护肝细胞、降脂药物及抗氧化剂等,如维生素B、C、E,卵磷脂、熊去氧胆酸、水飞蓟素、肌苷、辅酶A、还原型谷胱甘肽、牛磺酸、肉毒碱乳清酸盐、以及某些降脂药物等。也可用丹参山楂、草决明、泽泻柴胡汤、五苓散等中药治疗。

肪肝的食疗方法

肪肝的食疗方法:
  主要是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做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禁酒戒烟,少吃过于油腻的食物,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尤其要避免动物性脂肪的摄入。要控制热量的摄入,多吃一些低热量的东西,包括一些粗纤维的食物,蔬菜水果等,当然水果不能含糖量太高的,另外要少吃脂肪,包括动物脂肪或者是植物脂肪,因为脂肪的热比比较高。
  最后,要减少饮食,无论什么种类的饮食都要进行控制,总的原则就要把脂肪热量的摄入要减下来。消耗要增加,达到一个能量的平衡,才能使脂肪肝逐渐的减轻。

脂肪肝会传染吗

脂肪肝会传染吗:
  脂肪肝是体内的脂肪代谢紊乱导致的疾病,它并不是由病毒感染等外界病原引起的疾病,所以它是不传染。但是脂肪肝可导致非常严重的损伤,但这个过程比较缓慢,从最开始正常的脂肪肝,发展成脂肪性肝炎后会出现肝功能的异常,然后再发展成脂肪性的肝纤维化,最后导致脂肪性的肝硬化。
  脂肪肝多数的情况是因为长期反复进食高脂饮食,或者患者吃很多的主食。还有一种非常隐蔽的情况就是甜饮料,大量的甜饮料容易超重,引起热量摄入过多。最后容易出现脂肪肝的是夜宵,晚上工作很晚,在加餐夜宵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脂肪肝。

脂肪肝不能吃什么

脂肪肝不能吃什么:
  严格意义上讲,脂肪肝没有绝对不能吃的食物,只是要控制比例和量。高脂饮食和长期大量的高热量的食物对脂肪肝是不利,但是并不是意味着脂肪肝患者不能吃肉,事实上,脂肪肝的患者需要吃优质蛋白,因为蛋白质饱腹感比较强,支撑时间也会比较久,就不会有很强的饥饿感。完全不吃肉势必会导致饥饿感非常强烈,就会吃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肝反而会加重。
  所以脂肪肝患者食物都是可以吃,但是不能饮酒,因为酒精会促进脂肪肝的发生和加重。

肝胆疼是什么症状

肝区痛是右侧季肋部的自发性疼痛。急性肝炎患者由于肝脏充血、肿胀、渗出和肝细胞坏死,把肝脏餐具的包膜极度撑开,撑紧的肝包膜刺激神经后产生肿痛、钝痛或针刺样痛疼,体检时患者常诉有触压或叩击痛。
  肝部疼痛的症状还是比较常见的,这种症状对于患者们的生活和健康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针对于肝部疼痛的问题,我们还是需要多去关注的,并且针对于肝部疼痛的主要症状,也需要多去掌握,那么到底肝胆疼是什么症状呢?

肝胆疼痛是怎么回事?
  第一:引起肝区胀痛的原因是比较多的,有的人如果出现了一个儿童疾病,再也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肝区的胀痛的现象,有的人还可能会引起右肋骨部位疼痛的症状,所以要引起重视。人的肝胆方面的系统是相连的,如果出现了肝区疼痛,而且伴有黄疸的情况下,可能是由于肝脏的病变引起的这个症状,或者平时应该适当的吃一些止痛药,然后多注意休息,注意身体方面的保健。
  第二:如果出现了肝脏部位的间歇性的疼痛,或者是阵发性的疼痛,可以通过用药的方法来进行调理,平时应该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要定期到医院复查,这样可以缓解病情,对患者的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第三:由于肝胆不好的问题出现,那么可能会导致患者的消化系统出现问题,比如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等等症状,同时还可能会出现食欲不好等等问题,影响患者营养吸收等等。
  注意事项
  对于脂肪肝长期没有得到治疗出现隐痛的问题是已经比较严重了。所以需要积极治疗,先去医院作个全面检查以确诊是什么问题引起,如果是因脂肪肝造成的肝功能障碍或病毒感染等问题需要赶紧治疗不要怠慢。

脂肪肝的自我调护

首先,找出病因,有的放矢采取措施。如长期大量饮酒者应戒酒;营养过剩、肥胖者应严格控制饮食,使体能恢复正常;有脂肪肝的糖尿病人应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患者应适当增加营养,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总之,去除病因才有利于控制,治愈脂肪肝。自我调整护理最关键的是饮食、运动。

饮食原则

调整饮食结构,提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少喝不喝酒,少吃辣椒;少用动物性脂肪,如少吃动物油、动物内脏肥肉;少食煎炸食品;不吃或少吃甜食(包括含糖饮料),控制糖、巧克力的摄入;控制碳水化合物即淀粉类的主食的摄取,主食种类要丰富,富含纤维素。

饮食分配上早餐应该占25%—30%,午餐占40%,晚餐占30%—35%。 人们常说“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这一养生经验是有道理的。早餐不但要注意数量,而且还要讲究质量。使体内的血糖迅速升高到正常或超过正常标准,从而使人精神振奋,能精力充沛地工作学习。

午餐应适当多吃一些,而且质量要高。使体内血糖继续维持在高水平,以保证下午的工作和学习。晚餐要吃得少,以清淡、容易消化为原则,临睡前少加餐,至少要在就寝两个小时前进餐。感觉上,每顿饭量吃到不饿就好,不要吃撑了。

严格来算轻体力劳动时每日热能的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30kcal,超重者则应控制在每公斤体重20-25kcal以减轻体重。

优质蛋白质:蛋白质占总热能的15-20%,最好1/3以上为优质蛋白,像有磷的淡水鱼、瘦肉(牛肉、柴鸡肉更好)、牛奶、鸡蛋清等。注意老年人不要摄入太多的豆制品,植物蛋白代谢废物较多,增加易肾脏负担。

高维生素:主要从新鲜绿色蔬菜、水果中获取,每天摄入种类要杂,建议量每日摄取蔬菜500g。

碳水化合物:(淀粉类食物)占50-60%量,不宜过分精细,应粗细杂粮搭配。

保证足够数量膳食纤维的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有粗麦粉、糙米、硬果、豆类、香菇,海带、木耳及鸭梨等。饮食要多样性,每样食物都有它寒热温凉的偏性,杂食可以制约单一食物的偏性,同时又做到营养互补。

脂肪肝不是病

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八十年代以后,一种新型人体检查设备――B型超声仪的出现了。在医院里,超声检查广泛应用,这时脂肪肝这个名词的普遍频繁出现了。人们对脂肪肝的关注开始了,可是,在关注过程中忽略了一些以前存在的基本问题,过多的夸大的对脂肪肝予以宣传,予以了报导和不适当的描述,逐渐引起了人们不必要的恐慌。这是问题的所在。因此可以说:都是B超惹的祸!

那么到底肝脏里面有没有脂肪呢?这一点医学早就证实:人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肝脏也是由一个一个肝细胞构建起来的,在每一个细胞里,都含有必不可少的构成细胞的基本成份或者是物质、材料,那就是蛋白质、脂肪、糖,所以每个肝细胞都会有脂肪存在,只是因人而宜,脂肪在肝细胞里的含量多少不同而已。脂肪肝(fatty liver)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而言。正常人每100克肝脏湿重约含4~5克脂质。目前医学上确定的标准是:肝细胞里含有的脂肪在5%以下,被列为正常;如果含量在30%以上,可以称为肝的脂肪变性,或者是脂肪堆积,才称为脂肪肝。那么脂肪肝的证实、明确,不是靠超声、CT、核磁,不是靠这些影像学的方法来判断肝细胞里有多少脂肪,仅靠影像学的所见诊断脂肪肝是不准确的。就拿超声检查来说,正常肝与脂肪肝的区别不是那么可靠的。

只有获得了肝细胞,用针穿一块、吸一块,把细胞取到后,在显微镜下真正的看到细胞里有多少脂肪,有多少个细胞有脂肪,才能做出脂肪肝的判断。

病理学上脂肪肝的表现为:大体看上去,脂肪肝的肝脏外观呈弥漫性肿大,边缘钝而厚,质如面团,压迫时可出现凹陷,表面色泽苍白或带灰黄色,切面呈黄红或淡黄色,有油腻感。。

肝组织切片示肝细胞肿大,胞质内含有数量不等及大小不一的脂滴或脂肪空泡。起初肝细胞内蓄积的脂质呈多个无膜包绕的微球状,直径小至1~3μm,位于肝细胞浆无结构区域,胞核居中。当脂滴数量变多、直径增大至5μm时,光镜下可见脂滴呈串珠状聚集在肝细胞窦面,进而细胞质内充满这些微小脂滴,此即小泡性脂肪变(microsteatosis)。随着肝内脂肪含量增加,微小脂滴大小可保持不变或迅速融合成单个或多个直径大于25μm的大脂滴,将细胞核和细胞器挤压至细胞边缘,此即大泡性脂肪变(macrosteatosis)。大泡性脂肪变在吸收消散时往往先变成多个小的脂滴。这些变化可以逐渐加重,也可以逐渐消退,主要取决于血脂含量的多少。

十多年前我就做过这么一个实验性的工作,那时,我跟超声科的主任设计了一个实验性的工作,就是在我每次做尸体解剖之前,给超声科打电话,他们就推一个轻便的B超机到解剖室来,然后先用B超看看我要解剖的这个尸体的肝脏有没有脂肪肝,他们做一个记录。然后我打开尸体的腹腔,把肝脏取出来,先用眼睛看看有没有脂肪肝,接下来再从肝脏上切几片组织做成切片,到显微镜下看看肝细胞里有没有脂肪,有多少脂肪。做了十多例以后,我们初步进行了一个比较,结果是:超声看到有脂肪肝的例子,而在我们打开腹腔不一定看到有脂肪肝,做成切片在显微镜下看肝细胞也不一定有脂肪肝;而超声认为没有脂肪肝的例子,我们有时反而看到肝细胞里面有较多的脂肪。所以这个工作做了十多例后,超声科的医生一看并不能够拿出他们在超声下诊断脂肪肝的可靠指征,下次我再打电话叫他们,他们就推脱说忙,来不了,实验也就中途而废了。这实际上也证明了超声检查在判断脂肪肝上是不那么可靠的。

这样一来,事实是:与生俱来的人类肝脏细胞里面有脂肪的,不是近20年才有的。只是由于B超的出现,大量B超检查过多地使用了脂肪肝的名称,诊断标准放的过宽了。仅靠B超诊断脂肪肝是不准确的。

那有脂肪肝和无脂肪肝到底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呢?这个问题医学上早在五十多年前,甚至更早已经有大量的事实证明了。

记得我在当医生的时候,还是七十年代末期,肝脏穿刺活检就普遍开展起来了。在大量的肝脏穿刺中就曾遇到过肝脏细胞显著脂肪变性的病例。当时刚刚做医生不久,看到肝脏里面有这么多的脂肪,就很担心及好奇:有这样多脂肪的肝脏,肝功能正常吗?肝脏能不出问题吗?病人能生活吗?以后发展会怎么样呢?尤其是对我认识的病人,我就仔细关注了这个问题,一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到现在快四十年了,当初肝脏里出现大量脂肪病人,到现在依然健康的生活着,没有发生对肝脏、对机体损害的证据。

同样的道理,在西方社会,营养过剩、肥胖早已很普遍,肝脏里脂肪增多的现象普遍存在着,可是几十年、上百年了,没有得到肝脏脂肪增多导致人体肝脏损害充分的证据。这么来分析,我想人们应该清楚,脂肪肝并不可怕,并不要总在担心你肝脏里的脂肪在损害着你的肝脏。

另外经过对脂肪肝病例的动态随诊发现,肝脏里脂肪的多少是可以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你身体里的脂肪多了,肝脏里的脂肪也就多;你身体里的脂肪少了,肝脏里的脂肪也会减少。肝脏是人体内脂质代谢最为活跃的器官,肝细胞在体内脂质的摄取、转运、代谢及排泄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出现脂肪肝后,并不是说它就不会逆转,不会恢复,只要你减少了脂肪的摄入,血脂降低,那么肝脏的脂肪也会减少,也会从含脂肪多的状态恢复到含脂肪少的状态。也就是说,即使出现了脂肪肝,也不必忧心重重,只要减少体内的脂肪,脂肪肝是可以从明显到不明显的。

这就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对脂肪肝应有的认识。

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脂肪肝癌变

如何控制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成隐源性肝硬化和肝癌呢?我们首先要知道有什么因素可能促进脂肪肝向肝硬化和肝癌发展。近年来,国外有许多医生对这个课题进行了研究。

有许多研究证实,肥胖、糖尿病、肝脏铁沉积是促进脂肪肝发展到肝硬化的重要相关因素,而肝硬化又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有80%的肝癌患者是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阿沙医生的调查结果证实,肥胖和饮酒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为肝癌明显相关。

希格尔(Siegel)医生的调查显示,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肥胖、高血脂、高血压)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成肝癌明显相关。这让我想起,我姑夫在肝癌发生的同时也发现患有糖尿病,而且得肝癌以前是比较肥胖的;我的邻居也肥胖,并患有高血压,只是不知道她是否患有糖尿病。

肥胖已经被确立是肝癌发生的一个明显危险因素。美国癌症学会有一项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显示,在体重指数>35的肥胖人群中,女性肝癌发生的相对危险度比正常体重女性高1.68倍,男性肝癌发生的相对危险度比正常体重男性高4.52倍。

在这项研究中,肥胖男性肝癌死亡的相对危险度是所有癌症中最高的。丹麦医生对4万多肥胖人群的研究发现,肥胖者肝癌的相对危险度是一般人群的1.9倍。韩国医生观察了在没有被诊断癌症的人群中体重指数与不同癌症的关系,在跟踪观察10年以后发现,体重指数>30的肥胖男性肝癌发生的相对危险度是体重指数正常者的1.53倍,甚至成为乙型肝炎以外最常见的肝癌危险因素。

糖尿病也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癌发生的一项危险因素。瑞典、丹麦和希腊的一项队列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肝癌发生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1.68~4倍,而且糖尿病的发生与肥胖和脂肪肝也有密切关系。

美国2004年一项研究研究对17万多糖尿病患者和65万多非糖尿病患者进行了长达10~15年的对比观察,发现糖尿病患者肝癌的发生率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倍,而且糖尿病也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酒精性肝病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丙型肝炎和所有晚期肝病患者中均可发现肝脏内铁沉积增加。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肝内铁沉积增加可能与肝癌的发生有关。索伦蒂诺(Sorrentino)医生对这一课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他对51例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相关的肝癌患者和102例没有肝癌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患者进行了年龄、性别和疾病配对比较,肝癌患者肝内铁沉积明显高于对照组。索伦蒂诺认为,肝内过多的铁沉积可能在肝损害中起重要作用,并很可能有一定的致癌性。

酒精、药物、毒素、肝炎病毒等因素原本就与肝癌的发生相关,如果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再碰到其中一种致肝癌因素,那无疑就是雪上加霜,使肝细胞更容易癌变。阿沙医生把51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为4组:从不饮酒组、社交饮酒组、大量饮酒组和以前大量饮酒组,发现随访20年后发现,从不饮酒组的肝癌累积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

认为无论何种情况饮酒都会明显地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癌发生的风险。奥哈塔(Ohata)发现,伴有脂肪肝的丙型肝炎比没有脂肪肝的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发生率增加2.81倍。

俗话说:“钱多了就是祸害。”对于我们的身体,营养太多也是祸害。脂肪肝、糖尿病、肥胖、高血脂、代谢综合征……,这些现代富贵病一起祸害我们的肝脏,如果再有外来的毒素、酒精和病毒,肝癌的发生率肯定会增加的。

哪几种人易患脂肪肝

1、肥胖者

由于肥胖者皮下脂肪组织脂肪分解可使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增多,大量的脂肪酸不断地被运往肝脏,易造成脂肪沉积在肝脏中。

 2、嗜酒者

酒精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可导致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因此,饮酒越多,肝内脂肪酸越容易堆积,越容易导致酒精性脂肪肝。

3、年长者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新陈代谢功能逐渐衰退,运动量也随之减少,脂肪沉着的几率也随之增加。

 4、喜荤者

常常聚会的人,食用过多的高脂肪食物,会使肝脏负担加重,肝脏对脂肪的摄取、合成增加,或转运、利用减少,就会导致肝内脂肪堆积。

5、少动者

长期不运动会导致体内过剩的养分转化为脂肪,这些脂肪沉积于皮下时,表现为肥胖,积存于肝脏时,则表现为脂肪肝。

6、饥饿者

经常饥饿的人,由于血糖降低,肝组织中的脂肪酸被调动进入血液,使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升高,可致肝脏脂肪堆积。

7、营养不良者

由于蛋白质缺乏,而导致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减少,这样造成肝脏转运甘油三酯发生障碍,使脂肪在肝内堆积。

8、有肝炎者

患肝炎后出现脂肪肝是由于摄食过多、运动减少,加上肝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极易造成脂肪在肝内存积。

脂肪肝 脂肪肝会传染吗 脂肪肝能传染吗

相关疾病

脂肪肝

相关艾灸

脂肪肝 脂肪肝

相关拔罐

脂肪肝

相关按摩

脂肪肝

相关资讯

脂肪肝可以传染吗

脂肪肝可以传染吗:   脂肪肝是一种体内的脂肪代谢紊乱导致的疾病,它并不是由病毒感染...

脂肪肝能传染吗

脂肪肝能传染吗:   脂肪肝是肝脏过多的脂肪堆积引起的肝脏慢性损伤,可以分为酒精性脂...

脂肪肝可以治愈吗

脂肪肝可以治愈吗:   脂肪肝分为以下五个阶段,首先是单纯性脂肪肝,其次是脂肪性肝炎...

脂肪肝能传染吗

脂肪肝能传染吗:   脂肪肝是肝脏过多的脂肪堆积引起的肝脏慢性损伤,可以分为酒精性脂...

治疗脂肪肝用什么药

治疗脂肪肝用什么药:   治疗脂肪肝用什么药,脂肪肝的治疗要个体化治疗,要结合实际情...

重度脂肪肝可以治好吗

重度脂肪肝可以治好吗:   脂肪肝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是...

脂肪肝的检查方法

脂肪肝的检查方法:   临床上,单纯性脂肪肝一般症状比较隐匿,常在体检中发现,如进展...

脂肪肝会不会传染

脂肪肝会不会传染:   近些年随着体检的大范围的普及脂肪肝在我们正常人群中检出的概率...

脂肪肝会不会传染

脂肪肝会不会传染:   近些年随着体检的大范围的普及脂肪肝在我们正常人群中检出的概率...

酒精性脂肪肝怎么办

酒精性脂肪肝怎么办:   酒精性脂肪肝是因为长期的大量饮酒导致肝脏脂肪过度沉积,从而...

脂肪肝能传染吗

脂肪肝能传染吗:   脂肪肝是肝脏过多的脂肪堆积引起的肝脏慢性损伤,可以分为酒精性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