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体质
中医所说的“痰”,不是单指呼吸道里排出的痰,而是指人体内水液代谢不畅所产生的废物,它随着气血的运行散播到全身各处,淤积在不同的部位会引发不同的疾病。
痰湿停留在肝脏可能导致脂肪肝。
痰湿停留在肺,可能导致气管炎或支气管炎、肺气肿。
痰湿混杂在血液中可能导致高血脂。
痰湿向下可能导致水肿。
痰湿泛溢在肌肤上,表现为肥胖,集中在腹部内脏多表现为中心性肥胖。
形成
人体的水液代谢与肺、脾、肾等脏器关系密切,这三个脏器的功能发生障碍或配合失调都会影响水液的通畅运行,导致痰湿。脾居其中,主运化,是最为关键的水利枢纽。如果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减弱,会导致水湿淤积或进出不畅,泛滥成灾,使人体出现痰湿症状。
痰湿体质的症状
身体肥胖,腹部尤为严重;行为怠惰,反应能力差;常胸闷、头晕、嗜睡;小便浑浊、气泡,皮肤油腻粗糙。
痰湿体质的主要特征
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痰湿体质的形态特征
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痰湿体质的表现
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痰湿体质的心理性格特征
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痰湿体质原因
伤肾、伤肺导致痰湿
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会损害肾、肺、脾的功能,导致痰湿体质。遗传或饮食口味过重(如甜食、咸食)会损害肾脏功能,影响水液运行,形成痰湿。空气污染、长期伏案工作,会使肺饱受压迫,功能减退,引起水液运转不利,也会导致痰湿。
伤脾促生痰湿
脾主运化水液,脾胃的功能减退会促生痰湿。嗜食肥甘油腻的食物,暴饮暴食、贪图凉食,以来减肥药,都会伤害脾胃功能,加重痰湿。肝气郁结会影响到脾胃的功能,也会促进痰湿。
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经常发火生气,会伤害到肝,肝气得不到疏泄,会影响到脾,所以长期情绪抑郁的人,脾胃功能也不好,易形成痰湿。
痰湿体质易患疾病
痰湿体质者易患单纯性肥胖,并发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等代谢综合征,易患慢性胃炎、结肠炎、梅尼埃病、颈椎病、体位性低血压和顽固性痤疮。痰湿体质的女性易月经延后,甚至闭经,男性易不育。
痰湿体质发病倾向
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
痰湿体质如何调理
健脾祛湿
脾为“后天之本”“仓禀之官”。脾的功能如果收到伤害,运化水液的能力就会减弱,脾被水湿所困,导致运化失常,加重痰湿。因此保护脾胃,健脾祛湿是痰湿体质调养的关键。
温补脾胃是解除湿困的最好途径,应当多吃温补健脾的食物,少吃酸味、性寒的食物,不贪凉,少吃冷冻食品。注意保暖,不要受凉,少吹空调。
痰湿体质环境气候适应能力
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痰湿体质适宜吃的食物
小麦、粳米、小米、玉米、燕麦、荞麦、薏米、山药、韭菜、南瓜、冬瓜、丝瓜、黄瓜、苦瓜、芹菜、荠菜、白萝卜、胡萝卜、西红柿、莲藕、豇豆、茼蒿、竹笋、茄子、洋葱、辣椒、葱、姜、蒜、梨、香蕉、苹果、樱桃、羊肉、牛肉、鸡肉、鲢鱼、鲫鱼、鲈鱼、带鱼、泥鳅、黄鳝、河虾、海蜇、黄豆、蚕豆、扁豆、红豆、豆腐、豆浆、茯苓、白术、牛奶、鸭蛋、鹌鹑蛋、杏仁、板栗、黑木耳、香菇等。
痰湿体质相关治疗图解
痰湿体质偏方
健脾渗湿,温阳利水,舒经通络。主治三叉神经痛。
健脾化痰,除浊解腻。适用于痰湿头痛。
祛风化痰止痛。适用于头痛,症见肢体酸痛、眉眶疼痛、困倦乏力、头痛加剧、咳嗽痰白、胸闷气促。
清热化痰止痛。适用于偏头痛。
化痰运脾,降逆止痛。适用于痰浊型头痛,症见头痛如裹、眩晕烦乱、胸脘满闷、呕恶痰涎等。
化痰运脾,降逆止痛。适用于痰浊型头痛,症见头痛如坐舟车、眩晕烦乱、胸脘满闷、呕恶痰涎等。
化痰运脾,降逆止痛。适用于痰浊上蒙而致三叉神经痛,伴头重如裹、眩晕烦乱、胸脘满闷、呕恶痰涎等。
化痰运脾,降逆止痛。适用于痰浊上蒙而致三叉神经痛等。
补肝益肾。治疗以眩晕为主症的高血压、低血压、脑动脉硬化、梅尼埃病等,可收奇效。
清热利湿定眩。适用于水湿内停而致高血压引起的头晕眼花、眩晕恶心等病症。
痰湿体质食疗
补脾止泻,利水渗湿。本品可缓解腹泻、不思饮食、多汗尿少等症状。
解暑消食,排毒养颜。乌梅还有抗过敏的作用,对皮肤过敏引起的一些小痘小斑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清热解毒,健脾利湿,和中止呕。本品可缓解伤暑身热烦渴、食少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清热除烦,养阴利尿。本品可缓解中暑身热、□渴心烦、小便黄赤等症状。
清热,养胃,利尿。用于治疗暑热烦闷、消渴等症。
消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消肿。用于治疗暑热口渴、中暑神昏、小便短赤、肾炎水肿、糖尿病等。
健牌益气、清热利湿、养心安神。
健脾利水、滋补肝肾、明目。
滋阴补血、利水祛湿。
健脾化湿、和中止呕。
痰湿体质茶方
降脂减肥,理气宽中,提神醒脑,化痰化瘀,适用于痰湿型肥胖、头晕、犯困等症。
凉血止血,去湿化痰。
滋补肝肾,抗动脉硬化。
清肝降脂,利水通便。
清热解暑,健脾降脂。
降脂减肥,理气宽中,提神醒脑,化痰化瘀,适用于痰湿型肥胖、头晕、犯困等症。
凉血止血,去湿化痰。
滋补肝肾,抗动脉硬化。
清肝降脂,利水通便。
清热解暑,健脾降脂。
痰湿体质资讯
痰湿体质是身体内的水太多了,流动不畅,瘀滞在体内。痰湿容易导致各种疾病,包括糖尿病、...
由于痰湿凝聚在体内运行不畅,此类体质的人群体型多肥胖,尤以腹部脂肪囤积较多,面部皮肤...
痰湿瘀滞证,中医病证名。是指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气不足,运化无常,湿浊内停,郁久化...
痰湿蕴肺证,中医病证名。是指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为精微上输以养肺,反而聚为痰浊,上贮...
痰湿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因脾虚失运,津液输布失常,水湿内停所致湿浊内停,日久成痰,痰...
痰湿中阻证,中医病证名。是指痰湿内蕴,阻滞胃肠,以口腻纳呆,恶心欲呕,脘腹痞胀,胃肠...
痰湿阻滞证,中医病证名。是指痰湿阻滞,以咯吐多量粘稠痰,痰滑易咯,肢体困重,胸脱痞闷...
阴虚痰湿证,中医病证名。是指阴液亏虚,痰湿内阻,以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胸闷、痰多质黏...
脾虚痰湿证,中医病证名。是指脾气虚弱,痰湿内蕴,以食少,腹胀,便溏,体胖困重,疲乏嗜...
肉轮痰湿证,中医病证名。指痰湿阻于胞睑脉络,出现胞睑有肿块,或觉重垂不适等临床表现的...
水轮痰湿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因脾虚不能输布水湿,水湿内聚,上凌目窍,病及水轮的证候。...
痰湿凝阻咽喉证,中医病证名。指痰浊湿邪内蕴,凝滞咽喉,以咽部肿胀,异物感,声音不扬或...
痰湿泛耳证,中医病证名。是指痰湿内停,上泛耳窍,以耳内胀闷,或眩晕耳鸣,头重恶心,或...
痰湿阻络证,中医病证名。是指痰浊湿邪阻痹经络,以肢体或关节等处顽麻、肿胀,或皮肤肿硬...
痰湿流注证,中医病证名。是指痰浊湿邪流窜于经脉、筋骨等处,以肢体深处触及柔韧肿块、隐...
痰湿在人体的邪气中,中医讲痰湿属于一种阴性重浊的一个邪气,属性是比较黏质,不容易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