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

姜

别名:姜母、干姜、生姜、鲜姜

性味:干姜:味,性

归经:归经。

古籍:姜古籍记载

姜的功效与作用

可散寒,温中,止呕,止咳,止泻,止血,解毒,温肺定喘,利水消肿,发汗解表;用于风寒呕吐,风寒咳嗽,胃寒呕吐,肌肤水肿,小便不利,咳嗽痰多,恶心呕吐等症。

生姜:味辛,性微温。入肺、胃、脾经。炮姜:味辛,性热。干姜:味辛,性热。入心、肺、脾、胃、肾经。叶:味辛,性温。生姜皮:味辛,性微温。入脾、肺经。

炭姜图片

姜

姜图片

姜

姜图片

姜

姜图片

姜

姜图片

姜主治

抗衰老,促消化 姜所含的姜辣素能有效应对氧自由基,起到抗衰老的作用;姜辣素能刺激舌头上的味觉神经,也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增强消化功能,可以增进食欲。 姜在炎热时节有兴奋、排汗降温、提神等作用,可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症状。 减轻晕车晕船 姜是减轻晕动症的理想天然药物,姜的挥发油能增强胃液的分泌和肠壁的蠕动,从而帮助消化;姜中的烯、酮类化合物有明显的止吐作用。晕车晕船的人在肚脐处放一片姜,可大大减轻头晕、恶心的症状。 抗衰老 人体在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生理功能时,会产生一种有害物质氧自由基,促使机体发生癌症和衰老。姜中的姜辣素进入体内后,能产生一种抗氧化成分,它有很强的对付氧自由基的本领,比维生素还要强得多。所以,吃姜能抗衰老。 解毒杀囷 姜还具有解毒杀菌的作用,因此在吃松花蛋或鱼、蟹等水产时,通常会放上一些姜末、姜汁。

姜成分

姜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调味品,它可将自身的辛辣味和特殊芳香渗入到菜肴中,使之鲜美可口,味道清香。姜也可作为蔬菜单独食用,而且还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功效,被中医誉为“呕家圣药”,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呕吐、喘咳、胀满等。

姜用法用量

日常用量:一般用量:3.5~18.5g,生姜皮3.5 ~18.5g,煨姜2~3片,生姜汁3~10滴,干姜3.5~15g。

姜的禁忌

肺热燥咳、胃热呕吐、阴虚内阴、痔疮等症者忌服。

高血压患者不宜多食。孕妇忌用。

姜选方

1、胃寒呕吐

症状:喜热恶寒,四肢不温,或觉咽酸,吐出之物或酸或冷。

组成:姜11.3克,制半夏5.6克

用法:水煎2次服用。

2、小孩流口水

组成:姜3.0克,甘草7.5克

用法:水1碗煎8分,少量多次频频服之。

3、打嗝不停

组成:姜捣烂取汁适量,蜂蜜30.0毫升

用法:姜汁和蜜调匀,分作2次,开水配服。

4、手脱皮症

组成:姜30.0克(切片),米酒70.0毫升

用法:将切片之姜以米酒浸泡1小时,每日涂擦患部2次。

5、虚寒症功能性子宫出血

组成:炮姜9.4克,乌梅炭11.3克,陈棕炭11.3克,艾叶11.3克

用法:四药共研细末,每日服3次,每次11.3克,开水送下。连服5日。

6、生天南星、生半夏中毒引起舌、喉麻痹红肿者

组成:姜捣汁适量

用法:少量含咽。亦可取一小块姜,嚼烂含咽吞。

7、腹痛

组成:姜11.3克

用法:捣烂,敷肚脐上,即止痛。

8、胃热呕吐、打嗝

组成:姜3片,鲜芦根30.0克,竹茹15.0克

用法:水煎2次,早晚各服2次。

9、夏季受凉、无汗、头身胀痛

组成:姜3片,藿香9.4克,香薷11.3克

用法:水2碗半煎9分,第二次煎,用水2碗煎8分,早晚各服1次。

10、肾虚腰痛

组成:姜7.5克,杜仲30.0克,猪腰子1对

用法:先将猪腰子清水洗净,再加入杜仲及姜片、清水适量,炖烂,分次食之。

11、神经性呕吐

组成:生姜、藿香、紫苏梗各14.0克,

用法: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1~2剂。

12、胆囊炎

组成:生姜、木通、龙胆草、黄芩、泽泻、半夏、木香、大黄、白芍、元胡各8.0克,茵陈、柴胡、扼子各15.0克

用法: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1剂。

13、头痛身疼、发热恶寒、鼻流清涕、舌淡红、舌笞薄白、脉浮紧

组成:生姜3片

用法:先用水煎,然后加红糖适量调匀,代茶多饮。

14、感冒、感冒风寒、头痛咳嗽、痰白难出、筋骨疼痛

组成:生姜10.0克,鲜芥菜500.0克

用法:芥菜洗净切段,生姜切片,同加清水4碗,煎到2碗,食盐少量调味,日内分2次饮,同食芥菜。

15、慢性结肠炎、腹泻

组成:干姜、诃子各5.0克,黄连2.0克,党参、铁苋菜各15.0克,附子、乌梅、当归、黄柏各8.0克

用法: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1剂。

16、肝昏迷

组成:干姜2.0克,黄芪、丹参、虎杖各15.0克,碧玉散30.0克,茯苓、皂角各12克,路路通、附子、地鳖虫各8.0克,合成牛黄2.0克,(冲服)

用法: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1剂。

17、遇冷腹泻、胃痛

组成:干姜30.0克,茶叶60.0克

用法:上药研和,每用2.0克;每天3次,开水冲泡,代茶慢饮。

姜日常食用方法

治风寒感冒——姜糖水

生姜捣烂,加入红糖,开水冲服。

温胃散寒——生姜大枣粥

鲜姜或干姜6?9克,大米或糯米100克,大枣4颗。将姜洗净切砗,与米、枣同煮成粥。阴虚者或孕妇慎食。

暖胃驱寒——姜丝炒肉

猪肉250克,姜120克,料酒、酱油、鸡精、盐、香油、葱各适量。猪肉洗净,切成细丝;姜洗净,切丝后用凉水泡片刻,沥干水分备用;锅内放油烧热,放入肉丝、葱末,翻炒至肉色发白,放入料酒、酱油,加盐、鸡精调味,再放入姜丝翻炒入味,淋香油出锅即可。

暖胃驱寒——姜仔鸭

鸭腿肉200克,子姜100克,青红椒各半个,洋葱半个,盐、味精、白糖、香油、料酒、酱油各适量。将青红椒、子姜、洋葱分别切成丁,鸭肉切丁加料酒、盐、酱油、水淀粉拌勻腌制备用。锅内放少许油,下入鸭丁煸炒出油,放入子姜煸出香味,依次放入青红椒、洋葱翻炒,加料酒、酱油、白糖、盐调味,加少许水翻炒均匀出锅即可。

姜药用部位

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的根茎。

姜选购保存

选购 姜要选择姜块完整,无损伤,无腐烂,表面没有泥土和皱缩的。 姜被硫磺熏烤过后,其外表微黄,显得非常白嫩,看上去很好看,而且皮已经脱落掉。千万不能买。 储存 用保鲜袋保存,把口绑好,放冰箱中冷藏,随用随取。

姜相关中药

姜黄 木姜子叶 天目木姜子 木姜子茎 豆豉姜 姜皮 姜三七 姜叶三七 木姜子 山姜花 干姜 老虎姜 高良姜 姜味草 大良姜 廉姜 土良姜 木姜花 生姜 片姜黄 姜半夏 炮姜 闭鞘姜 山姜 滇高良姜 滇姜三七 大高良姜 崖姜蕨 锈叶新木姜 簇叶新木姜 长柄山姜 华山姜 花叶山姜 密苞山姜 艳山姜 黄花大苞姜 舞花姜 姜花 珊瑚姜 清香木姜子 潺槁木姜子 毛叶木姜子 假柿木姜子 轮叶木姜子 峨眉姜花 川东姜 宽唇山姜 新木姜子 木姜叶柯 匙苞姜 南川山姜 四川山姜 柴黄姜 峨眉舞花姜 杨叶木姜子 节鞭山姜 光叶闭鞘姜 石莲姜槲蕨 龙眼姜 团聚姜 绿苞山姜 黄姜花 垂序姜花 红冠姜 红姜花 圆瓣姜花 红叶木姜子

姜中药配伍

五味子 干姜 干姜 黄连 高良姜 香附 附子 干姜

姜相关方剂

茺蔚老姜汤

活血调经,温经止痛。

姜活胜湿汤

祛风胜湿。

苓甘五味姜辛汤

温肺化饮。

生姜泻心汤

和胃消痞,散结除水。

甘草干姜汤

温中散寒,温肺益气。

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姜汤)

和解散结,温里祛寒。

更多姜方剂

姜相关偏方

干姜丸

冷痢,气痨等。

干姜饼

冷痢,泻不止,食物不消。

干姜散一

鼻出血。

干姜散二

呕血不止。

干姜散三

小儿水泻无度。

更多姜偏方验方

姜相关食疗

双仁姜汁

温肺润燥、止咳平喘祛痰。适于肺虚型哮喘病。

姜汁拐肉

生姜中氨基酸通过姜辣素和生姜挥发油的作用,可迅速把生姜氨基酸输送到大脑血管,从而使大...

鲜姜炖猪肚

温中健脾。适用于胃溃疡。

木瓜姜汤

温中和胃,健脾益气。适用于慢性胃炎属脾胃虚寒型、胃脘隐痛、食欲减退、喜暖喜按、饭后饱...

嫩姜爆鸭片

此菜鸭片鲜嫩,嫩姜清爽,具有抗衰延年的功效。尤其适宜于老年人常食,对减轻老年斑有辅助疗效。

更多姜食疗方

姜相关茶方

姜糖茶

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普洱姜汁茶

化痰止呕。

姜红茶

温胃散寒止痛。

厚朴花姜红茶

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芍药姜附茶

祛寒理气止痛。

更多姜茶 - 姜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