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甘的中药材

白茅花

止血,定痛。

白茅针

解毒,凉血止血,除热止渴。

粉葛

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

阿胶

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

辫子草根

清热利湿,消炎止血,利湿通络。

鳖肉

滋阴凉血。

斑鸠木

润肺止咳,祛风止痒。

斑鸠占

清湿热,解毒。

斑茅

通窍利水,破血通经。

银柴胡

清虚热,除疳热。用于明虚发热,骨蒸劳热,小儿疳热。 用法用量:3~10g。 —&mdash...

大唇马先蒿

清热;解毒;利湿。

金礞石

坠痰下气,平肝镇惊。用于顽痰胶结,咳逆喘急,癫痫发狂,烦躁胸闷,惊风抽搐。 用法用量:多入丸散服,3~6g;...

生菜

通经脉,开胸膈。

寄生

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   寄生图片

知母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6~12g。...

钟乳石

温肺,助阳,平喘,制酸,通乳。用于寒痰咳喘,阳虚冷喘,腰膝冷痛,胃痛泛酸,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3~9g,先...

黑种草子

补肾健脑,通经,通乳,利尿。用于耳鸣健忘,经闭乳少,热淋,石淋。 用法用量:2~6g。 —...

竹茹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不宁,心烦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竹苑

可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治烦热呕吐、呃逆,痰热咳喘,崩漏,惊痫等症。

紫石英

温肾暖宫,镇心安神,温肺平喘。用于肾阳亏虚,宫冷不孕,惊悸不安,失眠多梦,虚寒咳喘。 用法用量:9~15g,...

炮仗花

叶:清利咽喉。花:清肺止嗽。

腹蛇

祛风,攻毒。

高粱米

益中,利气,止泄。

藤金合欢

解毒消肿。

粽粑叶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

空心菜

清热、通便。

草菇

清热、养阴、生津。

苋菜

促进生长发育 苋菜含钙、铁丰富,且不含草酸,营养素更易被人体吸收,有益于牙齿、骨骼的生长,能促进生长发育,对...

菜花

助消化、增食欲。

橘子

开胃、理气、化痰、止咳。   澳柑图片

白腹锦鸡

止血;解毒。

人工牛黄

清热解毒,化痰定惊。用于痰热,神昏不语,小儿急惊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用法用量:一次0.15~...

黄鱼

健脾、益气、开胃。

稗米

主治益气宜脾。

白鬼笔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巫山淫羊藿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肾阳虚衰,阳瘘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绝经期眩晕。 用法用量:3~9...

白桂

祛风散寒;活血祛瘀。

白木耳

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白叶藤

清热解毒;止血;散瘀止痛。

白九股牛

补中益气;托毒消肿。

瓶尔小草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白接骨

止血,去瘀,清热解毒。

白扁豆皮

性味功能,主治用法和白扁豆基本相同,能健脾利水,但无壅滞之弊。

白带草

清热利湿;安神;止血。

擘蓝

健脾利湿;解毒。

巴茅根

清热活血。

翠蓝草

止咳化痰,平喘。

爆仗竹

续筋接骨;活血被动瘀。

斑鸠菊

清热解毒;生肌敛疮。

斑鸠占叶

清湿热,解毒,续筋接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