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郎中
小儿腹泻是以大便稀薄,便次增多,或如水样为其主症。小儿腹泻即现代医学所指的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腹泻疾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须积极治疗,加以控制,以免延误病情。腹泻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脾胃和大小肠。《景岳全书泄泻》言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益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至合污下降,而泄利作矣。”故本组病例推拿治疗宜补益脾胃,调理大肠。
婴儿具有脏腑娇嫩、气血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等特点,常见“阴之不足,阳之有余”;机体抵抗力差,引起泄泻的原因甚多,多因感受外邪,通于肠胃,或湿热,或寒湿均可致泻;或伤于饮食,脾不健运,胃不能消磨,从而混杂而下,并走于大肠;或因脾气不健,运化无能而致腹泻。
小儿腹泻的常见症状:
小儿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如水样,或夹有不消化的乳食。
小儿腹泻饮食:
应避免食用膳食纤维较多的食物,以防腹泻进一步恶化。
调整奶粉浓度。轻微腹泻,可以将牛奶冲淡一些。
建议选择瘦肉、去皮的鸡肉、鱼类、蛋、豆腐等较不油腻且又含蛋白质的食物。
山楂炭 12克,青皮 6克
消食止泻。婴儿伤乳属奶积停滞,腹泻伴有腹胀,不乳。上药消积导滞、除胀,效果显著。
寒水石 20克,诃子 50克,黑云香 50克,紫草 25克
温肾健脾止泄。主治小儿腹泻赤痢之症。
山药 10克,熟鸡蛋黄 1个
健脾利湿止泻。适用于小儿腹泻。
车前子 30克,大枣 8枚
健脾利湿止泻。适用于小儿腹泻。
牵牛子 7粒
消食止泻。主治小儿伤食型泄泻。
苍术 2份,黄芩1份
清热利湿止泻。主治湿热型泄泻(湿重于热型)。
车前子 3克,丁香 1克,肉桂 2克
散寒除湿止泻。适用于寒湿型腹泻。
吴茱萸 等量,丁香 等量
散寒除湿止泻。主治小儿虚寒型腹泻。
炒艾叶 100克,谷壳 150克,食盐 60克
散寒除湿止泻。主治小儿腹泻。
党参 10克,白术 10克,干姜 5克,炙甘草 3克
健脾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寒型腹泻,症见久泻不愈,或时泻时止,大便稀溏,面色萎黄,平素畏寒,神疲倦怠,舌...
苍术 4份,干姜 3份,丁香 2份,川椒 1份
健脾止泻。主治脾胃虚寒型腹泻。
白胡椒 9克,艾叶 15克,透骨草 9克
温阳健脾止泻。适用于小儿腹泻。
大枣 20枚,木香 6g,
健脾和胃、化湿止泻。适用于小儿腹泻。
绿茶 3g,干姜 3g(或生姜),葱 3g,
和中止呕、发表散寒、消食化积。适用于治疗风寒型小儿腹泻。
田鸡 5~8只,花生油 少许,食盐 少许,大米 50~100g,
补虚,利水,化毒。适用于小儿疳积黄瘦、热疮及湿热所致的水肿泄泻等症。
山楂 5枚,藕粉 适量,
消食化滞。
大米 适量,
消食涩肠。
补虚健胃生津。
栗子 7~10枚,白糖 适量,
养胃健脾、养肾气。适用于小儿体弱、消化不良、腹泻等。
白术 30g,槟榔 10g,猪肚 1个,生姜 3g,粳米 100g,盐 3g,味精 2g,
和中益气、健脾和胃。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倦怠、大便泄泻的辅助治疗。
粳米 30g,白糖 20g,食盐 0.5g,
厚肠去泻。适用于婴幼儿各型腹泻。
大蒜 2瓣,明矾 0.2g,
解毒固肠止泻。适用于婴儿腹泻。
鲜芡实 1000g,大米粉 250g,白糖 适量,
养脾、益肾、固涩。适用于小儿慢性脾虚腹泻、肾虚遗尿。
鸡肝 1枚,山药 20g,炒苡米 100g,桔梗 10g,米醋 适量,
养脾益胃、利湿止泻。适用于治疗脾虚型小儿腹泻。
白萝卜 250g,酸梅 2枚,
宽中、理气、化积。适用于消化不良的小儿腹泻。
栗子肉 15g,柿饼 半个,
补肾、益脾、养胃。适用于小儿腹泻。
芡实 500g,山药 500g,糯米粉 500g,白糖 500g,
养脾止泻。用于小儿脾虚久泻、消化不良、大便溏薄、体虚羸弱者。
山药 15~30g,莲肉 5~10g,麦芽 5~10g,大米 30~50g,白糖 适量,
健脾祛湿、温胃止泄。适用于小儿胃肠功能紊乱、泄泻症。
乌梅 10个,红糖 适量,
本汤适用于治疗小儿久泻久痢、气虚阴伤、烦渴口干。
广柑 1个(约800g),绿茶 5g,
有开胃止泻、止渴、泻热解暑作用。治疗饮食积滞、腹泻。
鲜车前叶 10~15g,糯米 50g,
泻热利尿。适用于小儿急性腹泄及小便不通等症。
云南绿茶 1g,
泻热、消食、止泻。适用于婴幼儿腹泻。
白胡椒 2g,葡萄糖粉 18g,
和中止泻。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车前子 50g,大米粉 100g,白砂糖 适量,
益脾利水止泻。适用于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大便水泻或大便溏薄。
白扁豆 5~10g,人参 2~5g,粳米 50g,
益脾止泄、益精补肺。适用于久泄不止、脾胃虚弱或小儿吐泻交作。
山药 10~15g,糯米 30~50g,砂糖 适量,胡椒末 少许,
益脾暖胃、温中止泻。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寒泄泻。
鸡蛋黄 3个,
解热毒、养阴血。适用于婴儿腹泻、消化不良、百日咳。
炒车前子 9g,炒米仁 9g,红茶 0.5~1g,白糖 少许(或葡萄糖),
益脾化湿、止泻。适用于小儿泄泻、水泻。
山药 3g,麦芽 3g,茯苓 3g,槟榔 3g,莲子肉 3g,山楂 4g,鸡内金 6g,
补脾行气、消食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食积内滞。脘腹胀痛、大便溏泻等。
白胡椒 1g,米汤 适量,白糖 少许,
涩肠去泄。主治婴儿腹泻。
胡萝卜 适量,糖 适量(根据小儿年龄取料),
健脾和胃,温中益气。可辅治小儿慢性腹泻。
栗子肉 15g,柿饼 半个,
益肾,健脾,养胃。适用于小儿腹泻。
芡实 500g,山药 500g,糯米粉 500g,白糖 500g,
补脾止泻。用于小儿脾虚久泻、消化不良、大便溏薄、体虚羸弱者。
鲜芡实 1000g,大米粉 250g,白糖 适量,
健脾,益肾,固涩。适用于小儿慢性脾虚腹泻、肾虚遗尿。
肉豆蔻 30g,面粉 100g,生姜 120g,红糖 100g,
温中,益脾,消食,止泻。适用于小儿脾虚腹泻或受凉后所致的水泻。
鲜马齿苋 250g(或干马齿苋125g),细盐 少许,面粉 适量,
预防菌痢。适用于菌痢流行季节和流行地区的儿童菌痢预防,也可用于治疗。
木香 6g,粳米 30~60g,大枣 20枚,白糖 适量,
益脾和胃,燥湿止泄。适用于小儿脾虚腹胀泄泻。
淮山药 500g,
益脾温肾。
炮姜 5g,大米 30g,
和中止吐泻。
炒糯米 30g,淮山药 15g,
固肠止泻。
莲子 5~20粒,芡实 5~20粒,糯米 200g,
安脾养胃。
鹌鹑蛋 2个,赤小豆 适量,
益脾止泻。
香椿鲜叶 90g,
行气涩肠。
猪骨 适量,
养胃止泻。
鲜马齿苋 50g,
清热化湿止泻。
鲜马齿苋 30g,大蒜 15g,
清利潮热,凉血止痢。
鹌鹑 1只,大米 适量,
益气养脾,调肺利水。适用于小儿指积、食欲不振。
牛百叶 150~200g,大米 40~50g,
养脾益气,助消化。适用于小儿病后虚弱、食欲不振、气血不足、体虚泄泻等。
白扁豆 5~10g,人参 2~5g,粳米 50g,
养脾止泄,益精补肺。适用于久泄不止、脾胃虚弱或小儿吐泻交作。
茯苓粉 30g,粳米 60g,大枣 10g,白糖 适量,
利水化湿,健脾补中。适用于小儿脾虚久泻。
白术 3g,党参 3g,粉葛 3g,云苓 3g,寸冬 9g,广木香 0.9g,炙甘草 1.5g,藿香 1.5g,大枣 1枚,生姜 1片,
养脾理中,止吐止泻。适用于小儿吐泻、日久不止、口渴、苔白满。以3岁以下为多见。
炒车前子 9g,炒米仁 9g,红茶 0.5~1g,白糖 少许(或葡萄糖),
养脾化湿,止泻。适用于小儿泄泻、水泻。
炒大麦芽 30g,茶叶 8g(炒焦),
消食止泻。适用于小儿伤食腹泻、粪便稀溏。
乌梅 2g,诃子 3g,
适用于小儿腹泻。
肉桂 3g,粳米 50g,红糖 适量,
止泻。适用于小儿腹泻。
金橘 30g,鸡内金 6g,白砂糖 适量,
消食化积。适用于小儿腹泻。
猪瘦肉 100g,白扁豆 50g,盐 适量,
适用于小儿腹泻。
鲳鱼 1条,豆腐 1块,粳米 50g,葱花 适量,姜片 适量,盐 适量,
适用于小儿腹泻。
石榴皮 10g,鸡蛋 1个,
适用于小儿腹泻。
胡萝卜 250g,盐 适量,红糖 适量,
消食导滞。适用于小儿腹泻。
小茴香 10g,粳米 50g,盐 适量,葱花 适量,姜末 适量,
温中和胃,消食止泻。适用于小儿腹泻。
小蒜 250g,
温中下气,消食化积,和胃止泻。适用于小儿腹泻。
苦瓜 100g,黄瓜 1条,粳米 80g,冰糖 适量,
清暑涤热,生津止渴,解毒止泻。适用于小儿腹泻。
白豆腐 2块,醋 30ml,菜油 适量,盐 适量,
开胃健脾,补气益精,收敛止泻。适用于小儿腹泻。
芡实粉 60g,粳米 100g,
益肾固涩,健脾止泻。适用于小儿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