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调和脾胃祛寒邪
小儿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及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疾病。患儿大多数年龄在2岁以下,6〜11个月的婴儿尤为高发,主要发生在每年的夏季和秋季。腹泻主要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中医认为,小儿腹泻主要是由外感风寒、内伤乳食、脏腑失调所致。在相关穴位施灸可祛除寒邪、改善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重点艾灸穴位:
【具体艾灸疗法】
方法一:艾炷隔姜灸
1、取大肠俞、中脘、天枢、足三里、上巨虚等穴位,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先灸上部穴位再灸下部穴位的顺序施灸。先把新鲜的老姜切成厚约0.3厘米的薄片,用针在上面扎数个小孔,然后让患儿取合适体位,把姜片放置在要灸的穴位上。
2、把中艾炷放置在姜片的中央,点燃施灸。灸治过程中,要把姜片略略抬起旋即放下,反复操作,以缓解患儿灼痛感。每穴灸3〜5壮,每日1次。此灸法适用于风寒腹泻,其症状为便稀泡沬多,兼恶寒发热。注意,给小儿施灸要掌握好温度,以免灼伤皮肤。
方法二:艾条回旋灸
取大肠俞、中脘、天枢、足三里、上巨虚、脾俞、胃俞、三阴交等穴位,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先灸上部穴位再灸下部穴位的顺序施灸。让患儿取合适的体位,施灸者点燃艾条的一端,火头对准要灸的穴位,距离皮肤3〜5厘米高度施灸。施灸者手持艾条左右往返移动或旋转移动,移动范围在3厘米以内。每穴灸5分钟,每曰1次。施灸者要把食指和中指放在穴位周围感受温度,以免灼伤患儿娇嫩肌肤。此灸法适用于脾虚腹泻,其症状为腹泻久延,时泄时止,腹胀便溏或完谷不化,面色萎黄,形瘦神疲,四肢不温。
方法三:艾炷隔姜灸
1、取大肠俞、中脘、天枢、足三里、上巨虚、背俞、命门、关元、气海等穴位,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先灸上部穴位再灸下部穴位的顺序施灸。先将新鲜的老姜切成厚约0.3厘米的薄片,用针在姜片上扎数个小孔,然后让患儿取合适的体位,把姜片放置在要灸的穴位上。
2、把中艾炷放置在姜片的中央,点燃施灸。灸治过程中,要把姜片略略抬起旋即放下,反复操作,以缓解患儿的疼痛感。每穴灸3〜5壮,每日1次。此灸法适用于肾阳虚腹泻,其症状为久泄不止或五更泄泻,便溏或完谷不化,面色虚浮,胃寒肢冷,面色苍白。
【专家叮嘱】
家长应对患儿细心护理,一旦发生腹泻要及时治疗,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各种感染。防止患儿腹部受凉,适当增添衣服。让患儿进行适当的活动,增强抵抗力。调 整患儿的饮食,减少肠胃负担。不要随便给患儿用药,以免加重病情。
小儿腹泻艾灸穴位
小儿腹泻相关治疗图解
相关方剂
健脾和胃,生津止泻。
相关偏方
消食止泻。婴儿伤乳属奶积停滞,腹泻伴有腹胀,不乳。上药消积导滞、除胀,效果显著。
温肾健脾止泄。主治小儿腹泻赤痢之症。
健脾利湿止泻。适用于小儿腹泻。
健脾利湿止泻。适用于小儿腹泻。
消食止泻。主治小儿伤食型泄泻。
清热利湿止泻。主治湿热型泄泻(湿重于热型)。
散寒除湿止泻。适用于寒湿型腹泻。
散寒除湿止泻。主治小儿虚寒型腹泻。
散寒除湿止泻。主治小儿腹泻。
健脾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寒型腹泻,症见久泻不愈,或时泻时止,大便稀溏,面色萎黄,平素畏...
相关资讯
腹泻是孩子的常见病之一。引起孩子腹泻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来说,孩子腹泻多是由受寒、饮食...
小儿腹泻,又称小儿泄泻,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以两岁以下的婴幼儿最为多见。腹泻发...
小儿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
小儿腹泻适宜吃什么食物 婴幼儿消化不良者,如喂母乳,宜延长喂奶间隔时间;喂奶前...
小儿腹泻宜 荔枝:营养丰富;大米:平补,易消化;青菜:富含蛋白质、维生素。 ...
有效止渴-神阙穴、下脘穴、天枢穴 小儿腹泻穴位一: 神阙穴 ...
儿科用药>小儿腹泻贴XiaoErFuXieTie 小儿腹泻贴说明书 【药品名称】...
儿科用药>小儿腹泻散(康芝)XiaoErFuXieSan 小儿腹泻散(康芝)说明书...
儿科用药>小儿腹泻宁泡腾颗粒(济川)XiaoErFuXieNingPaoTengKe...
儿科用药>小儿腹泻宁袋泡剂XiaoErFuXieNingDaiPaoJi 小儿腹泻...
儿科用药>小儿腹泻宁合剂(普正)XiaoErFuXieNingGeJi 小儿腹泻宁...
儿科用药>小儿腹泻散(鑫齐)XiaoErFuXieSan 小儿腹泻散(鑫齐)说明书...
儿科用药>小儿腹泻宁糖浆(孔府)XiaoErFuXieNingTangJiang ...
小儿腹泻的治疗: 小儿腹泻正确治疗很关键。腹泻的治疗原则是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
小儿腹泻是指婴儿腹泻,多发生在两岁以下的孩子,尤其是冬春季或季节交替的时候,腹泻的次...
小儿腹泻首先要观察腹泻的情况,腹泻的次数、大便的性状以及孩子的进量和出量都需要密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