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起石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图片-故事
【阳起石的功效与作用】
温肾壮阳。
【阳起石的药名】
阳起石
【阳起石的别名】
白石、羊起石、石生、阳石、起阳石
【阳起石的药性】
咸,温。归肾经。
【阳起石的应用】
肾阳亏虚,阳痿不举,宫冷不孕 本品温肾壮阳起痿,宜于肾阳亏虚,男子阳痿遗精,女子宫冷不孕,崩中漏下,以及腰膝冷痛等症。可单用 本品或入复方。如阳痿阴汗,本品煅后研末,空心盐汤送服(《普济方》);治下元虚冷,精滑不禁,便溏足冷,本品煅后,与钟乳石等分为细末,加酒煮附子末,面糊为丸,空腹米汤送下;治精清精冷无子,可与鹿茸、菟丝子、肉苁蓉等配伍,如阳起石丸(《妇科玉尺》);治子宫虚寒不孕,可与吴茱萸、干姜、熟地黄等配伍,如阳起石丸《和剂局方》。
【阳起石的用法用量】
煎服,3~6g,或入丸、散服。
【阳起石的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者忌用。不宜久服。
阳起石的故事
雅石界最近流行一种“竹叶石”,这种石头的表面,是由许多角闪石组成的不规则短柱状晶体,看起来好像竹节图案,因此被美其名为“竹叶石”。其实竹叶石就是“阳起石”,又名“光线石片岩”,俗称“壮阳石”。阳起石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当做入药的矿物。根据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阳起石是补肾壮阳之药,所以阳起石才被称为“中国的威而钢”,因媒体的报道而风靡日本、中国台湾等地区,人们争相大肆收购。
阳起石是火成岩也是变质岩,硬度大约有五度左右,外表具有玻璃丝状的光泽,呈半透明,因为它的成分以黑色片岩为主,岩内夹杂有蛇纹石、斑状蓝闪片岩、绢云母、绿帘石、拓榴子石等矿石,颜色千变万化、十分翠绿、鲜丽迷人,主要以淡绿色、灰绿色、黝绿色为主,其他还有淡蓝色、深蓝色等。
阳起石在台湾产于花莲县瑞穗至玉里之间的秀姑峦溪的支流,例如红叶溪、麻子漏溪、太平溪、富源溪等溪床中,都能发现阳起石的踪迹,近年来因采捡过度,产量已不多,精品更难寻找,除非大雨过后,在产地的溪河口才能找到。捡到阳起石,只要用清水清洗即可,千万不可用盐酸浸泡或上漆,否则容易溶化破坏自然形态美,只要配上精致的台座,时常以婴儿油擦拭保养,当做雅石欣赏,阳起石适合以纹样石、形象石、意象石的理念玩赏。
至于阳起石具有壮阳的药效,根据中国药书,清朝吴仪洛著作的《增注本草从新》记载:“阳起石碱温,补右肾命门、治阴萎精乏、子宫虚冷,腰膝冷痹,水肿症瘕,命门火衰者,可暂用之,出齐州阳起山,云母根也。虽大雪遍境,此山独无,以云头雨脚鹭鹚毛,色白湿润者良,火煅醋淬七次,研粉水飞,亦有用烧酒、樟脑升炼取粉者,桑螵蛸为使,恶泽泻菌桂,畏菟丝子,忌羊血。”由文中得知,阳起石确实有补肾壮阳和治疗肾阳不足的功效。根据民间传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秦始皇求长生不老丹药,当时的方士就知道阳起石有壮阳补阳之功效,是宫内皇亲国戚争宠的专利品;因为中国人含蓄不好意思直说,故将它的功能巧妙地放在名称上,顾名思义是让男人的那话儿坚硬如石,才命名为“阳起石”。其实阳起石名称来源,在文中记载很清楚,是因为当时发现出产在大陆齐州阳起山,才命名为“阳起石”,所以民间传说有误。
阳起石名列本经之上,是古老的药物,中医已经试验两千年了,它的确能让你找回青春的快乐!
相关偏方
阳痿。
元气虚寒,精滑不禁,大腑溏泄,手足厥冷。
相关食疗
强肾壮阳。适用于房劳过度、阳气亏虚、腰膝酸软冷痛、阳痿、早泄等症。
相关资讯
阳起石的功效与作用 温肾壮阳。用于下焦虚寒、腰膝酸软、遗精阳痿、宫冷不孕、崩漏...
【阳起石的功效与作用】 温肾壮阳。 【阳起石的药名】 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