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水停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09
气虚水停证,中医病证名。是指正气亏虚,水液停聚,以气短,神疲乏力,肢体浮肿,小便短少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湿脚气、视盘水肿、癃闭等病症。
病因
正气亏虚,水液停聚而致成。
临床表现
气短、神疲乏力、肢体浮肿、小便短少。
常用中药
常见病
1、湿脚气
以下肢或全身浮肿,甚至有腹水、胸水,腹胀,心悸气喘,疲乏无力,肢体麻木、沉重,腰膝酸软,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滑,脉弱。治宜补益脾肾、利水消肿,用五阴煎加减。
2、视盘水肿
以视盘水肿,全身食少纳呆,乏力面白,便溏,舌淡苔白,脉沉滑。治宜益气利水,用五苓散加减。
3、癃闭
以形寒肢冷,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小腹坠胀,小便欲解不能,量少而不爽利,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治宜益气升清、行气利水,用春泽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