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寒凝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09

气虚寒凝证,中医病证名。是指气虚血行不畅,寒邪侵袭,以神疲气短,手足不温,肢体麻木冷痛,或挛急不舒,或妇女经行腹痛,经色紫暗,舌淡苔白润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狐疝等疾病中。

病因

气虚血行不畅,复为寒邪侵袭所致。

临床表现

神疲气短,手足不温,肢体麻木冷痛或挛急不舒,女子则有经行腹痛、经色紫暗、舌淡苔白润。

常用中药

附子人参白术干姜(炮)、炙甘草等。

常见病

狐疝

证候以睾丸冷痛牵引少腹,其痛绵绵,得温则缓,按之痛减,面色淡白,畏寒肢冷,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或白滑,脉沉迟无力为主。治宜温阳益气、散寒止痛,方用暖肝煎当归枸杞肉桂沉香茯苓小茴香乌药)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