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肾虚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16
肝郁肾虚证,中医病证名。是指肝气郁滞,肾气亏虚,以胁胀作痛,情绪抑郁,耳鸣,腰膝酸软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气瘿、经行乳房胀痛、经断复来等疾病中。
病因
肝气郁滞,肾气亏虚所致。
临床表现
胁胀作痛,情绪抑郁,耳鸣,腰膝酸软。
常用中药
熟地黄、山茱萸、茯苓、归身、山药、丹皮、泽泻、柴胡、白芍、山栀、酸枣仁。
常见病
1、气瘿
临床表现为颈部肿块皮宽质软伴神情呆滞,倦怠畏寒行动迟缓肢冷,性欲下降;舌质淡,脉沉细。治宜疏肝补肾。方用四海舒郁丸合右归饮。
2、经行乳房胀痛
临床表现为经前或行经期乳房胀痛,经后消失,触之无块,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补肾疏肝。方用麦味地黄丸加柴胡、香附、郁金等。
3、经断复来
临床表现为经断复行,量少色红,或淋漓不尽,腰滕酸软,头晕耳鸣,胸胁胀痛,心烦易怒,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疏肝理气、补肾滋阴。方用益阴煎加杜仲川断、柴胡、香附等。
预防调护
1、调畅情志,保持情绪稳定,忌过度恼怒忧思。
2、注意饮食起居要有规律,劳逸结合,增强锻炼,补益肾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