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热外犯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16
燥热外犯证,中医病证名。指多因燥热之邪侵犯鼻窍所致病证。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干无涕,鼻腔痂皮积聚,时作鼻衄,伴口渴喜饮,小便短黄,大便干燥,鼻腔粘膜干燥充血,舌红,苔黄燥,脉数。常见于鼻槁等疾病中。
病因
多因燥热之邪侵犯鼻窍所致。
临床表现
鼻干无涕,鼻腔痂皮积聚,时作鼻衄,伴口渴喜饮,小便短黄,大便干燥,鼻腔粘膜干燥充血,舌红,苔黄燥,脉数。
常用中药
川芎、白术,陈皮、黄柏、知母、贝母、麦门冬、地骨皮、白芍、生地黄、白茯苓、紫菀、款冬花、远志、五味子、酸枣仁、黄连、甘草。
针灸疗法
1、体针
取迎香、禾髂、素髎等穴,补法。
2、耳针
取内鼻、内分泌、皮质下、肺、肾、脾,每次3-4穴,以王不留行籽贴压。
常见病
鼻槁
症见鼻干无涕,鼻腔痂皮积聚,时作鼻衄,伴口渴喜饮,小便短黄,大便干燥,鼻腔粘膜干燥充血,舌红,苔黄燥,脉数。治宜清肺滋阴,润养鼻窍,方用清肺滋阴散(《古今医鉴》)。
预防调护
1、保持鼻腔清洁湿润,清除鼻内积涕或痂皮。
2、防治全身慢性疾患,加强营养,少吃辛辣炙煿的食物。
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防治各种急慢性鼻部疾病。
4、注意劳动保护,加强卫生管理,减少粉尘吸人。
5、鼻部慢性炎症的患者,应注意适当使用血管收缩剂,以免鼻黏膜长期受药物的刺激,使黏膜的营养发生障碍而萎缩。
转归预后
本病积极调治可康复。治疗不当,可引起鼻窦炎、萎缩性咽炎等疾病或致嗅觉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