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冻状便的检查有哪些

2020-07-14

胶冻状便是急性肠炎的症状之一。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胃肠炎、小肠炎和结肠炎。由于进食过多的高脂高蛋白食物,饮酒、饮冰凉饮料过多,或受凉之后。或者进食腐败、污染的食物以及对食物产生过敏反应。都可引起胶冻样便。

 病因

1、暴饮暴食,进食过多的高脂高蛋白食物,饮酒、饮冰凉饮料过多,或受凉之后。

2、进食腐败、污染的食物,如隔夜食物未加热消毒,臭鱼烂虾,不新鲜的螃蟹、海味,久存冰箱内的肉类食品,发酵变质的牛奶及奶制品。

3、个别病人对食物产生过敏反应。急性肠炎夏季节多发,与天气炎热、食物易腐败有关。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急性肠炎会大大减少。

个别病人对食物产生过敏反应。急性肠炎夏季节多发,与天气炎热、食物易腐败有关。应注意饮食卫生,少食生冷,不吃不新鲜、隔夜食物,尤其对生吃的水果蔬菜应彻底清洗,洗净后食用。

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稀水便或粘液脓血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肠炎主要是病从口入,尤其在夏秋季,食物易腐败,细菌滋生,应注意饮食卫生,少食生冷,不吃不新鲜、隔夜食物,尤其对生吃的水果蔬菜应彻底清洗,洗净后食用。

  检查

1、腹痛腹泻是主要特点。大多在肚脐周围痛,呈阵发性绞痛,引起排便感觉,排便后腹痛略有减轻。腹泻大多为稀水样便,含有不消化食物残渣,一般每日可排便7~8次,最多可达十几次。经治疗,1~2天内,最多2~3天恢复正常,病情经过比较良好。

2、肠鸣音亢进。近病人身旁可清楚听见其腹内咕咕作响。说来,腹泻中较轻的情况一般为急性肠炎。其他疾病需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方能确诊。



胶冻状便的检查有哪些相关阅读


肠炎症状有哪些

在生活中如果饮食没有养成好的习惯,就容易引发肠炎出现,但是很多人即便是患上了肠炎也没有及时的发现,认为自己只是出现了腹泻,其实肠炎如果不及时治疗,成了慢性肠炎就更加难治愈了,那么肠炎的症状都有哪些呢?

肠炎的症状有什么
  1、肠炎会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如:腹痛、呕吐、腹泻、腹胀等,有时候还会出现在肠炎急性发作期,而慢性肠胃炎急性发作的症状也多见上述表现。
  2、慢性肠炎还会出现腹胀的症状还有厌食症、噫气、恶心等症状伴随;如是腹痛,则多表现为绞痛、胀痛、剧痛、刺痛、紧缩痛等;如是泄泻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脱水甚至休克等症状。
  3、肠炎时间长了还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心悸、乏力、嗜睡、多汗、潮热、头痛等;如一些病人有精神紧张表现时,会出现失眠、焦虑、忧郁等。
  4、肠炎日久易引发严重并发症,中毒性肠扩张是慢性肠胃炎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全结肠胃炎的病人,死亡率可高达百分之四十四,而且还易并发肠穿孔,多为肠穿孔严重型。
  5、肠炎腹泻隐匿息肉,癌变很多患者都以为出现腹泻只是一般的受凉,饮食不卫生等原因造成,其实慢性肠胃炎是最常见的原因。而且事实上慢性肠胃炎患者超过五年,引发肠息肉,以及肠息肉癌变率极高。
  6、肠炎便血诱发致命疾病,便血是肠胃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便血的多少也是衡量病情轻重的指标。另外,长期慢性出血很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这时一定要注意及时进行输血治疗。
  7、肠炎过久谨防肠道狭窄,肠道狭窄多发生在病变广泛、病程持续长达5~25年以上的肠炎病例,严重时可引起肠阻塞,在本病出现肠狭窄时,要警惕肿瘤,鉴别良性恶性。
  引起肠炎症状患者们一定要了解清楚,根据自身肠炎的症状做好对应性治疗,而且患者还要注意的就是,肠炎会有一定复发的现象,这个时候提醒大家一定要定期去医院做好自身肠炎的检查。

十二指肠炎的症状

大家都知道,胃肠道疾病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了,在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曾有过肠炎的经历,而十二指肠炎又是肠炎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今天,我给朋友们讲解一下十二指肠炎的症状都有哪些?

十二指肠炎是指发生于十二指肠的炎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也称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呕血和黑便,有时和十二指肠溃疡不易区别,单纯临床症状无法确诊。本病常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道疾患或慢性胰腺炎并存。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常伴有其他消化不良症状,如腹胀、嗳气、反酸等。有时酷似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呈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疼痛,空腹痛,食物或制酸药可以缓解,少数患者可发生反复黑便或呕吐咖啡样液,但多自动止血。也有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
  患者体检可发现上腹部轻度压痛,部分患者可有舌炎、贫血和消瘦等。
  建议得了十二指肠炎的患者在日常的饮食中多吃点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馒头、花卷、包子、馄饨、软饼、软饭等,细嚼慢咽,便于充分消化和吸收;少吃豆类、洋葱、土豆、红薯等易产酸产气的食物,忌生冷、忌油腻、忌辛辣、忌饮酒,避免不良因素对溃疡的刺激;养胃健脾特别推荐:山药莲子百合粥、花生红枣小米粥,可以添加鸡蛋、肉末、鸡茸、鱼茸、碎菜、果粒、牛奶等调味,增加营养;如果吃鸡蛋就想吐,最好不要吃,以免伤食。 ? ? ? ?

如何保护肠道

人越老越要好好保护肠道

人体老化从肠道开始。随着年龄增长,胃肠道的功能越来越弱,加之经常服用抗生素,老年人的胃肠道比年轻人更容易感染细菌。

感染抗药性大肠杆菌的人数10年增长了1.7倍,其中超过一半的感染者是75岁以上的老年人。

老年人的肠道的确比较脆弱,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肠道已经“勤恳工作”多年,抵御有害细菌的能力减弱,更容易发生感染。

一般来说,老年人患消化性胃溃疡、急性肠炎、急性菌痢、痔疮和便秘等肠道疾病的风险更大。

夏季是各种肠道疾病的高发期,老年人首先要把住“入口关”。

保证营养均衡,多补充膳食纤维,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把蔬菜做得软烂一些,有助于消化。

每天喝一小瓶酸奶来补充益生菌,能起到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注意饮食卫生,最好不要吃隔夜的剩饭菜,更不要吃生冷变质食品。

在家烹饪时,生食及熟食应分开处理和存放,避免交叉污染;保证作息规律,戒烟限酒;饭后及时漱口,去除口腔内食物残渣和部分软垢,减少口腔内细菌的数量,从而降低胃肠的患病几率。

养成饭前便后以及从公共场合回家后勤洗手的习惯,避免病从口入。

定期检查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预防消化性胃溃疡;肠胃不适时,不要盲目吃黄连素、氟哌酸等药物,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滥用抗生素,会对肠道有益菌群造成破坏,导致肠道早衰。

饭后按摩脐部也可护肠道。中医认为,脐腹部相当于胃幽门腺的肠腺部位,频频摩擦可使胃肠蠕动加快,使胃液增多,有助于消化和排泄。

肛管直肠压力测定

肛门直肠是储存调节排便的器官,通过神经肌肉的活动使肛肠内压发生变化,驱动粪便调控排便。

一、肛管直肠压力的测定

1、检查前准备

患者一般无需特殊准备。检查前1~2h嘱患者自行排便,以免直肠中有粪便而影响检查。同时,不要进行灌肠、直肠指诊、肛门镜检查,以免干扰括约肌功能及直肠粘膜而影响检查结果。检查患者可备卫生纸,方便检查后使用用。

3、检查方法

(1)肛管静息压、收缩压衣肛管高压区长度测定

患者取左侧卧位,右髋关节曲屈,将带气囊的测压导管用石蜡油润滑后,轻轻分开臀缝,将导管缓慢插入肛管,使肛管测压孔进入达6cm。用仪器定速缓慢拉出测定。

(2)直肠肛管抑制反射(RAIR)

向连接气囊的导管快速注入空气约50ml,使直肠感觉如同粪便的刺激,出现排便反射,仪器记录放射过程中的压力变化。出现上述变化即称为直肠肛管抑制反射。

(3)直肠感觉容量、最大容量及顺应性测定

向气囊内缓慢注放生理盐水,当患者出现直肠内有异样感觉时,注入的液体量即为直肠感觉容量(Vs),同时记录下此时直肠内压(P1)。继续向气囊内缓慢注入液体,当患者出现便意急迫,不能耐受时,注入的液体量即为直肠最大容量(Vmax),同样记录下此时的直肠内压(P2)。直肠顺应性是指在单位压力作用下直肠顺应扩张的能力。

4、肛管直肠压力测定的临床意义

⑴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直肠肛管抑制反射消失;巨直肠患者直肠感觉容量、最大容量及顺应性显著增加;

⑵肛门失禁患者肛管静息压及收缩压显著下降,肛管高压区长度变短或消失;

⑶盆底肌失迟缓症等盆底肌痉挛性疾病,可见排便动作时肛管压力不能下降,有时可见直肠、肛管静息压异常,直肠感觉容量及顺应性改变;

⑷直肠肛管周围有刺激性病变,如肛裂、括约肌间脓肿等,可引起肛管静息压升高;

⑸直肠脱垂者该反射可缺乏或迟钝;直肠炎症性疾病、放疗后的组织纤维化均可引起直肠顺应性下降。

⑹肛管直肠测压还可以对术前病情及手术前、后肛管直肠括约肌功能评价提供客观指标。为临床上疗效判断提供客观依据。

 二、肛管直肠压力测定的相关理论

1、几个概念

肛管静息压 肛管静息压为安静时肛管内的压力,主要源于内括约肌静息张力,在肛管内呈阶梯状分布,具有不随意性。正常值4.0~9.3kPa,影响因素较多,不同人种、年龄、性别、体位变化较大,同样条件下连续两次测压,首次压力高于第2次。内括约肌长度是通过检测肛管静息压分布测得的,正常值为2~4cm。

直肠顺应性 肠顺应性是直肠运动的重要特征,直肠顺应性反映直肠壁的可扩张性能。即肠壁伸展性及储袋功能状况,在增加直肠容积过程中同时检测球囊压力变化测得的,直肠扩张的容积变化,反应直肠压力变化与容积变化之间的关系。正常情况下当直肠充胀,其容量上升为300 mL时,直肠内压不出现任何变化,甚至反而下降,以维持肛门自制。直到直肠所能耐受的最大容量引起便急感时,压力才明显上升,此种特性称直肠顺应性。它是直肠一种反射性的适应性反应能力。

直肠肛门抑制反射 正常生理情况下,直肠扩张由大脑皮层控制,在粪便通过直肠引起直肠扩张后引起肛门内括约肌(internus anal sphincter, IAS)反射性舒张。Pfefferkorn等[1]报道80例儿童在全麻状态下仍然能测出直肠肛门抑制反射(rectanal inhibitory reflex, RAIR),由此可推测RAIR可能是低级反射中枢完成的。在一般情况下,RAIR都能测出。国内外目前的标准尚不统一,但一般认为气囊50 ml仍不能引出RAIR,看作RAIR消失;若30 ml≤气囊≤50 ml看作RAIR减弱。(1 Pfefferkorn MD, Croffie JM, Corkins MR, et al. Impact of sedation and anesthesia on the rectoanal inhibitory reflex in children[J])

缩窄压 缩窄压为有力缩肛时最大肛管压力,正常值13.3~23.9kPa,主要源于肛管横纹肌的收缩压力,具有随意性。当受检者做最大强度的收缩肛门动作(提肛运动)时肛管的压力,与肛管静息压力之差叫做肛管主动收缩压(pressure of voluntary contraction),代表了外括约肌的收缩力。

直肠感知阈值 直肠感知阈值(rectal sensation threshold)指将气囊置入受检者直肠后,患者有感觉的最小的气囊容积。一般情况下,5~10 ml时受检者即有感觉,直肠的这种张力感受器目前定位还不清楚。直肠感知阈值在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中的研究最多,大部分文章都报道IBS的直肠感知阈值是降低的,并且有报道将直肠感知阈值作为IBS的诊断指标特异性是71.8%,敏感性是95.5%[16]。Kwan等[17]报道在IBS中直肠感知阈值是可变的,与患者不同的生理状况有关,例如情绪激动和不同的疼痛状况有不同的直肠感知阈值。

直肠感知阈值降低可见于:(1)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Bouin等[18]报道了3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5%出现直肠感知阈值降低。(2)肛瘘患者瘘管切除术后直肠感知阈值降低。(3)直肠脱出的患者可测到直肠感知阈值降低。(4)骨盆放化疗后。直肠感知阈值升高可见于骶骨发育不全[19]和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20]。能降低直肠感知阈值的药物是5羟色胺4受体阻滞剂替加色罗(tegaserod)[21],能升高直肠感知阈值的药物有报道的是缩胆囊素八肽[22]。直肠感知阈值是直肠神经传导的一个指标,一般情况下与直肠本身的病变和直肠的神经传导有关。

直肠最大容量阈值 直肠最大容量阈值(rectal maximum volume threshold)指气囊在受试者直肠中继续扩张至患者出现最大便意或有胀痛感时的气囊容积。直肠最大容量阈值有一个一般的正常参考值,国外的报道一般是男性140~320 ml,女性170~440 ml,国内未见大规模的报道。阈值升高可见于:(1)先天性巨结肠[23]。患者的直肠容积可明显增大,神经反射减弱,阈值可明显增高。(2)特发性便秘。Liu等[24]报道了30例特发性便秘的患者阈值增高。阈值降低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肠易激综合征等。

Gowers通过实验发现直肠扩张后能引起肛管松弛的反射现象,并在人体上证实了这一反射的存在,这被认为是直肠肛管测压技术的最早应用,之后,Denny-Brown等进一步阐明此反射涉及肛管内括约肌,它在截瘫病人亦存在,1948年Gaoton通过对人肛管内不同部位的压力测定,分析了肛门内括约肌与肛门外括约肌的压力变化,指出了肛门内外括约肌的压力变化与直肠内压力变化有着密切关系,是连续性的反射性活动。

1967年Schnaufer和Lawson先后应用直肠肛管测压检查,发现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直肠肛门抑制反射(RAIR)消失,确认在本病诊断中有较高的特异性,并以此作为诊断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疾病的一项重要的检测指标,使该项检测技术在小儿外科领域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进一步发展。

自上世纪80年初,国内学者引进并介绍了国外直肠肛管测压技术及其该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并先后报道了参照国外测压仪器装置自制测压仪器进行直肠肛管内压力测试的基础实验研究和在各科临床上尤其是小儿外科的临床应用。

四、测压仪的仪器装置与工作原理

直肠肛管测压检测装置包括最基本的两部分:压力感受器系统和记录系统。早期是采用多导生理记录仪,近几年来发展为高分辨率、多通道的肛肠动力检测仪。压力感受器系统就是用探头感受直肠肛管内的压力,通过导管将所感受到的压力及变化信号经压力换能器转变为电信号,然后再传输给计算机和记录装置,显示或打印出直肠肛管压力图形。

一、测压系统的分类

根据测压导管与压力换能器之间的位置不同,基本分为三类:

1.气囊法(封闭式)又分为双囊法或三囊法

顶端气囊为直肠充气气囊,用于引起直肠肛管的抑制反射,下端的气囊为肛管气囊(或肛门内、外括约肌气囊),用来测定肛管(内、外括约肌)的压力,通过肛管、直肠收缩压迫气囊产生压力变化,并可以记录压力曲线,了解直肠肛管的压力变化模式,该方法所需设备及操作简单,无痛苦,压力参数容易获得。优点是内压测定范围广,可测出肛管舒张压,缺点是测量的肛管压力实际上是一段而非一点的压力,而且由于空气的可压缩性,传出的压力波有减弱,反应频率也较差,故精确度、敏感性较差,易受人为影响,差异较大。

2.灌注法(又称开放灌流式,或开管法)

该法是将测压探头做成多个感受孔和多腔道式,故可同时测量直肠肛管不同平面或同一平面不同象限的压力值。探头与换能器的配合也较灵活,如探头可做成多腔导管集束型,分接多个换能器,同时记录直肠肛管多个点的压力值,特别适合于直肠肛管的生理学研究,这种测压系统采用液体作为压力传导介质,而且末端开放,因此需要一套低流率低顺应性的灌注系统,以恒定流速将液体注入,并通过三通开关分别与测压导管和压力传感器相通。它的结构和技术要求较为复杂,但精确性和灵敏度好,目前绝大多数直肠肛管测压研究是用这种原理的测压系统进行的。

3.直接传感器法

该法直接将2mm大小的微型传感器固定在探头上进行测压,可直接感受肛管的压力,不需要经过任何转换系统,使测压的指标更加准确,但微型传感器用于测压的缺点与气囊法类似。由于不能在一个探头的同一平面上集束安装多个传感器,所以它无法测量肛管或直肠横径上不同点的压力。此外,微型传感器因工艺要求严格,价格昂贵,易损坏,国内尚未广泛应用。

 二、测压工作原理

由于开放灌流式测压系统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直肠肛管测压装 置。故以此系统为例介绍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1.探头

标准的灌流式测压探头为三腔一囊软管,其中一个为充气导管,顶端为气囊,用以充气扩张直肠引发肛门内括约肌松弛反射;另两根导管分别接灌流系统和传感器,用于不同部位的测压。目前多数采用的为四腔或八腔导管探头,导管上的侧孔位于同一横断面上呈放射状分布,相邻侧孔间隔为90°或45°,可用于测量直肠肛管静息压力及收缩压力。

2.压力换能器

能够感受到水流的压力变化及气囊内压力变化,并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入记录系统,经计算机的特殊软件系统分析和储存。

3.灌流系统

灌注系统的灌注由微泵执行,压力范围在40kPa左右,液体经侧孔流出时肛管壁对水流的阻力被确定为肛管压力。测压时应将整个系统中的气泡排除,灌注液一般用蒸馏水,由于生理盐水有盐粒结晶析出,易堵塞导管或传感器的腔孔,因此不能用生理盐水做压力传导介质。

4.测压技术

(1)既可以采用定点固定的方法,安静状态下,在相对于肛缘一定间隔(通常0.5cm),测定直肠肛管的压力值,由于探头运动也可刺激括约肌收缩,故测压时应用20 ~ 30秒的稳定时间,该法可以比较精确地测量某一点的压力值,亦可连续描记肛管压力波形的变化。

(2)也可以将导管以恒速向外拖曳通过肛管,以获取一连续的直肠肛管纵轴的静息压力波形。

5.测压前准备及要求

(1)清洁肠道,应于检测前2~4小时左右排尽粪便,严重便秘者可用开塞露通便或清洁灌肠。

(2)婴幼儿或不合作者需使用镇静剂,让其安静入睡。

(3)体位:年长儿童取左侧卧位,婴幼儿取仰卧位,体位不影响测压结果。

(4)每次测压前应进行基线调整。灌注式测压基线位于零点附近,以避免误差。

别以为洗手就没有学问

俗话讲“病从口入”,许多人其实并不了解,一些疾病的“帮凶”就是自己的一双没洗干净的手。说起洗手,也许有人会不屑一顾,这么简单的事,不值一提。但在生活中有时仍能看到,把受污染的手放在水龙头上冲一下,然后再甩一甩,紧接着就拿食物吃的现象。经过简单冲洗后,从表面上看手部并不“脏”,但实际上这种习惯隐藏着了染病的危险。

正确的洗手原则是:

(一)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二)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臂、手指和指缝;

(三)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20秒钟,应当彻底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及佩戴饰物的部位等;

(四)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

(五)洗手全过程应达到40~60秒钟。

具体揉搓步骤为: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左手握住右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经过以上的具体介绍,相信大家对如何正确洗手一定有了很深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强调注重个人卫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很多肠道疾病的感染,都是经过口、手等部位进行传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胶冻状便 肠炎

相关疾病

急性胃炎肠炎

相关艾灸

急性肠炎 慢性肠炎

相关拔罐

急性肠炎

相关按摩

胃肠炎 慢性肠炎 胃肠炎 胃肠炎 慢性肠炎

相关方剂

肠炎宁片

清热利湿,行气。

复方苦参肠炎康片

清热燥湿止泻。

复方仙鹤草肠炎胶囊

清热燥湿,健脾止泻。

肠炎宁糖浆

清热利湿,行气。

相关偏方

急性胃炎肠炎通用方

缓急止痛。适用于急性胃痛患者。胃痛停止后立即停药。

急性胃炎肠炎通用方

解郁止痛。适用于慢性胃炎肝郁气滞者。

乌梅结肠炎方

收涩大肠。适用于慢性结肠炎。

急性胃炎肠炎通用方

散寒除湿。适用于急性胃肠炎口渴烦躁,小便黄赤。

急性胃炎肠炎通用方

祛寒止痛。适用于慢性胃炎,症见胃脘部冷痛,喜温喜按者。

相关资讯

急性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急性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急性胃肠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

有关胶冻状便的鉴别诊断

胶冻状便是急性肠炎的症状之一。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胃肠炎、小肠炎和...

胶冻状便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胶冻状便是急性肠炎的症状之一。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胃肠炎、小肠炎和...

诊断胶冻状便的方法有哪些

胶冻状便是急性肠炎的症状之一。腹痛腹泻是主要特点,那么胶冻状便需要和哪些症状进行鉴别...

导致胶冻状便的原因有哪些

胶冻状便是急性肠炎的症状之一。急性肠炎主要是病从口入,尤其在夏秋季,食物易腐败,细菌...

直肠炎症状有哪些

直肠炎症状有哪些:   直肠炎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肛门下坠感、里急后重、...

慢性肠炎的症状表现

慢性肠炎的症状表现:   慢性肠炎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性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

肠炎严重吗

肠炎严重吗:   肠炎会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尤其是在进食不洁饮食或者刺激性的食物...

急性胃肠炎吃什么药

急性胃肠炎吃什么药:   急性胃肠炎患者通常都是上吐下泻、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

怎样对胶冻状便进行检查

急性肠炎夏季节多发,与天气炎热、食物易腐败有关。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急性肠炎会大大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