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风内动、阴虚动风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07

肝风内动,阴虚动风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因汗、吐、下伤阴太过或温热病后期,肝血肾精不足,筋膜失养,则手足蠕动以及虚热内生所导致的证候。根据病变脏腑不同,其证候类型及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病因

汗、吐、下伤阴太过或温热病后期。

病机

肝血肾精不足,筋膜失养,则手足蠕动以及虚热内生。特点是目眩,手足搐搦,或抽筋。

常见证型

1、肝风内动,阴虚动风型眩晕

临床表现: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两目干色恩涩,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疲乏力,腰酸膝软,遗精,舌红苔薄,脉弦细。

治法:滋养肝肾,养阴填精。

方剂:左归丸。

常用中药:熟地黄菟丝子牛膝、龟板胶、鹿角胶、山药茱萸枸杞子。

针灸补法:风池、百会、肝腧、肾腧、足三里、太溪、悬钟、三阴交。

2、肝风内动,阴虚动风型头痛

临床表现:头痛而空,每兼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带下,少寐健忘,舌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治法:滋阴补肾。

方剂:大补元煎。

常用中药:人参、山药、熟地、杜仲当归、山萸、枸杞、升麻、鹿角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