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涕能打预防针吗

2020-07-14

宝宝出生以后就需要按照医生的规定及时打预防针,这样才能达到预防疾病作用,如果有流鼻涕的症状最好先不要打预防针,等到流鼻涕消失以后再打也来得及,如果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打预防针很可能导致不良的情况出现。

孩子的身体免疫力比较弱,抵抗疾病的能力也不强,很容易感染疾病出现感冒流鼻涕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注意好好调养身体,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正确的方法好好治疗,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流鼻涕能打预防针吗?
  流鼻涕以后要先判断是不是感冒原因导致的,测量体温看看有没有发烧的症状,最好先不要打预防针,要积极治疗让流鼻涕症状尽快消失,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还应该适当多喝一些水,孩子的身体抵抗能力本身就比较弱,只有好好的照顾才能避免病情变得更加严重,如果孩子的体温是正常的并没有感冒就应该注意查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在玩耍过程中出现流鼻涕的症状,那么就有可能是正常的,可以打预防针。
  一般孩子打的预防针都是减毒活疫苗,可以让机体免疫系统对它产生特异性抗体,达到保护机体效果,当孩子感冒流鼻涕的时候身体免疫力比较差,如果这个时候打预防针会让病情变得更加严重,所以如果并不是非常着急,一定要把本身的疾病治疗好,然后再打预防针。
  流鼻涕到底能不能打预防针还要看预防针到底着不着急,如果传染疾病非常严重,那么就可以及时给孩子接种疫苗,主要是和医生沟通看看怎么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如果流鼻涕症状是严重感冒造成的,就一定不能打预防针,积极把孩子的疾病治疗好,然后再及时打预防针,这样会更加安全一些,才不会对孩子造成影响。
  上面介绍的就是流鼻涕能不能打预防针,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都知道如果流鼻涕是感冒严重而引起的就不能打预防针,如果是正常的流鼻涕现象,那么打预防针就不会有什么影响,应该好好检查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然后再根据医生的建议正确接种疫苗。



流鼻涕能打预防针吗相关阅读


治疗感冒的西药有哪些

感冒是一种常见病,是由于多种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当过度疲劳、受惊、淋雨、受寒时,感冒病毒可迅速繁殖,释放毒素,引发鼻、咽、喉部发生炎症。此时咽部细菌失去抵抗力,口腔中一般不危害人体的细胞会乘势繁殖,引起细菌继发感染。

一般不发热,个别有37.2~37.3oC低烧,全身症状有懒倦、肌肉酸痛、头痛、头晕,有腹胀、腹痛、腹泻者,鼻腔部症状为流涕、鼻塞、喷嚏,咽干、咽痛、轻咳、有痰或无痰。典型症状可持续3天左右。

西药非处方药

单方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 (Aspirin)又称乙酰水杨酸,能减轻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与本品作用完全相同的衍生物有阿司匹林、钙脲散、阿司匹林舒胶囊、阿司匹林维生素C片等均可选择推荐。

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又称扑热息痛、醋氨酚、必理通、百服宁等。其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对胃肠道刺激性小。对阿司匹林过敏及对其副作用不能耐受者可应用本品。必理通适用于普通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烧及全身不适,其使用安全,极少出现不良反应,不会引起胃肠出血。

布洛芬(Ibuprufen)又称易服芬、芬必得、芬尼康、安瑞克等。可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疼痛等。口服,片剂,成人每次0.2克,一日1~3次,24小时内不超过0.8克。缓释胶囊剂可每次 0.3 克,一日 1~2次。栓剂每粒为50毫克,发热时塞肛门内一粒。

萘普生(Naproxen)又称芬斯叮、倍利、消痛灵等。可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如关节痛、神经痛、肌肉痛、偏头痛、头痛、痛经,也用于减轻感冒引起的发热。口服,片剂,成人首次0.5克,以后一次0.25克,必需时每6~8小时一次。其他剂型有胶囊剂、颗粒剂、缓释剂每片0.5克,每天服1片。

贝诺酯 (Benorilate)又称扑炎痛、苹乐来、乙酰水杨酸酯等。本品有解热镇痛作用,不良反应较阿司匹林为小,常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神经痛。口服,片剂,成人一次0.5~1克,一日3~4次。其他剂型有颗粒剂。

牛磺酸(Tanrine)又称氨基乙磺酸、润宁、泰瑞宁等。有解热、镇痛、镇静、抗炎之作用,用于缓解感冒初期的发热。

复方的解热镇痛抗感冒药

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又称快克,用于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全身疼痛、鼻塞、咽痛、流涕、打喷嚏等。也可用于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与治疗。

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又称新康泰克、由盐酸伪麻黄碱及马来酸氯苯那敏组成。盐酸伪麻黄碱为鼻粘膜减充血剂,有效消除鼻部粘膜充血,增加鼻腔通气量,帮助恢复呼吸畅通。马来酸氯苯那敏为抗组胺药,可以进一步缓解感冒,鼻窦炎和过敏性鼻炎所致的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特别适用于缓解上述疾病的早期临床症状。口服,成人每次12小时服1粒,24小时不超过2粒。

复方氨酚葡锌片又名康必得、可用于缓解由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发热、咳嗽、多痰等的对症治疗。

美息伪麻片又名白加黑。本品由白片和黑片组成。日用片为浅色,含对乙酰氨基酚、盐酸伪麻黄碱、氢溴酸右美沙芬。夜用片为黑色,除上述成分外,增加了盐酸苯海拉明。由于日用片不含抗组胺药,不引起嗜睡反应,能减轻感冒症状,而夜用片在睡前服,不仅能减轻感冒症状,并能使患者易于入睡,有助于恢复健康。

抗感冒复方制剂:除上述外尚有多种如美扑伪麻口服液,酚咖片(加合百服宁),双分伪麻片/美扑伪麻片(百服宁日夜感冒片),酚麻美敏片剂及口服液,美扑伪麻片剂及口服液,氨酚伪麻那敏片剂、溶液及咀嚼片,氨酚伪麻片剂、胶囊及滴剂,酚明伪麻片,双扑口服液、布洛伪麻片剂、胶囊及颗粒剂,复方锌布锌颗粒剂,美愈伪麻片胶囊、氨咖愈敏溶液、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等。

长期不感冒是免疫力差

进入冬季,感冒易发。然而,有很多人听过关于感冒的传言,比如,每年必须感冒两次,才能保持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长期没有得感冒是身体免疫力已经“麻木”的信号,反而对身体无益,而且一旦得病,很容易病情严重。那么,“感冒”真如此类传言所说,有着增强体质的功效么?

病毒变异多 一次感冒无法免疫

“这种说法确实误导了不少人,但是错误的。”对于感冒可增强抵抗力的传言,医生表示,人体生病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大的方面看主要是两个:空气、气候等环境因素,体质、饮食习惯等后天因素。是否感冒是身体内在的免疫力和自然界的病毒相抗衡的结果。如果体质好,可以与病毒共存,并不会发病;如果体质下降,免疫力减弱,病毒就会乘虚而入,导致生病。“这就如同打仗,兵力不足加上装备差,自然很难抵挡外来入侵。”

年轻人通常身体状态好,免疫力相对强大,正常情况下并不会轻易得病,即使偶然感冒,也容易恢复。然而,由于感冒病毒存在明显的变异,这一次感冒让身体产生的抗体,往往对下一次接触到的感冒病毒没有作用——这也正是人们会反复感冒的原因。用医生的话说,“如果感冒病毒不会变异,那么治疗感冒就会特别简单,只要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打一针疫苗,一辈子都不会感冒。”

此外,长期没得病,并不说明免疫力没有工作。正相反的是,看似并不严重的感冒,在短时间内会让身体大伤元气,如果产生高烧症状,就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恢复到发病前的正常健康状态。感冒这种常见“小病”和难以治愈的高血压、糖尿病等“大病”更无直接关系。医生认为,是否患上“大病”,主要与先天遗传因素、后天生活习惯有关,与是否感冒并无关系。

冬季防治上呼吸道感染的菜果小处方

冬天到了,天气变凉,上呼吸道感染、流感和普通感冒等疾病增多。一些水果和蔬菜处方在民间流传,有利于防治冬春季的上呼吸道感染,大家不妨试试。

处方一:“白萝卜汤”。白萝卜一根炖汤。白萝卜有下气消食,除痰润肺,解毒生津,和中止咳,利大小便。可以用于食多消化不良,痰多咳嗽,口干舌渴,小便不畅,声嘶咽干,解酒毒等。

处方二:“四根汤”。葱根、萝卜根、白菜根、香菜根在盐水中浸泡5分钟,然后加生姜两片及冰糖少许一起上锅熬成汤。不苦,小孩也能喝。萝卜中含有的芥子油和大量粗纤维,能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使大肠中的毒素正常排解;白菜根有清热、解毒、止咳等功效;大葱根有解热、泻火、止血和镇咳的功效;香菜根具有促进周围血液循环的作用,改善手脚发凉,还有温中健胃的作用;生姜片具有发汗、解热、解毒、杀菌的作用。适用于感冒发热、咳嗽等症。

处方三:“白菜皮枣汤”。白菜1000克,豆腐皮50克,红枣10个,加水适量,炖汤。白菜为养胃生津,除烦解渴,利尿通便,清热解毒,是清凉降泻兼补益良品;豆腐皮有清热养胃之功能;大枣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可用于肺燥咳嗽、大便干结。

处方四:“姜汤”。生姜3片,大葱1条,大蒜2瓣,胡椒粉少许。用料洗净,将大蒜和葱切段;放适量清水在煲内,用料一起放入,煮滚后加油盐调味即成。喝姜汤是民间普遍使用的驱寒、防治感冒的办法。

处方五:“冰糖梨水”。雪花梨1个约600克、银耳10克、冰糖50克、枸杞5克。将干银耳提前用水泡发,雪花梨洗净,去核切成大块,加入冰糖、枸杞、泡发好的银耳,加水2升小火炖烂即可。梨能生津止渴,滋阴润燥,润肺止咳;银耳具有补脾开胃、益气清肠、安眠健胃、补脑、养阴清热、润燥之功;冰糖有生津润肺、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利咽降浊之功效;枸杞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生津等功效,并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适用于慢性咳嗽、慢性咽炎等病症。

处方六:“川贝梨水”。雪梨1个,川贝粉2克。梨洗净,切开两半,挖空梨核,将冰糖和川贝粉填入其中,再将两半梨合在一起插上牙签将其固定好,将封好的梨放在已烧开的水上蒸透,时间为30分钟。川贝有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的作用,可以用于慢性去气管炎,痰多粘稠的咳嗽。

处方七:“核桃生姜饮”。核桃仁30克,生姜汁30~50毫升。核桃肉捣烂,用生姜汁送服;也可以将核桃和生姜一起放在嘴里慢慢咀嚼成汁后下咽;还可以取核桃仁30克、杏仁9克,生姜3片、蜂蜜30克。将核桃仁、杏仁捣烂,再将生姜捣烂取汁与蜂蜜共和入搅匀,炖汤服用。有润肺、止咳、平喘作用,可以用于慢性咳嗽。

中医教你正确选用中成药治感冒

1、风热感冒

主要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面红耳赤,高热无汗,头部胀痛,咽喉肿痛及咳痰黄稠,鼻塞无涕(或流浊涕),口干欲饮,口渴心烦,恶心呕吐,舌红苔黄或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等症。需选用清热宣肺的辛凉解表药,如羚翘解毒丸、银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或板蓝根冲剂、感冒退热冲剂等。不能选用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等,否则会使体温升高加剧,咽喉肿痛更为严重。

2、风寒感冒

主要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咳嗽,痰多稀白,关节酸痛,腹泻,苔薄白,脉浮等症。需选用发散风寒、解表清热的辛温解表药,如参苏丸、通宣理肺丸、九味羌活丸等。不能用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等,否则会加重病情,或使感冒迁延不愈。

3、暑热感冒

多发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或气压低的时节。主要表现为体温不高,汗出而热不退,头痛,头晕,腹痛,泻下,肢体酸痛,胃满,口渴,恶心呕吐,小便短赤等。需选用解表化湿清暑药,如霍香正气丸(胶囊、片)、六合定中丸等。不可用保和丸、山楂丸。

4、阳虚感冒

又称表里双感。主要表现为壮热憎寒,头痛目眩,口苦口干,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舌红少苔等。应选用表里双解、解表清里的药物,如防风通圣丸等。

5、气虚感冒

多发于身体虚弱、抵抗力差者,平时易出汗,不耐风寒。此型感冒的主要表现为轻度发烧,头痛冒虚汗,鼻流清涕,食欲不振,身倦乏力等,常缠绵不愈、反复多发。治疗此型感冒不应过于疏散,用一般感冒药疗效不好,需扶正祛邪、益气解表,可用补中益气丸、参苏丸同治。

做足功课,让孩子少感冒

感冒,你真的了解吗?

说起儿童感冒,有孩子的家长一定不陌生。感冒可以说是我们医生每天门诊见到的最多的疾病,也是所有孩子从小到大最常得的一种疾病。我们老百姓常说的感冒其实是一种俗称。在医学上,我们把感冒叫“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当人体的鼻、鼻咽和咽部发炎的时候,我们常常被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其实这些都可统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

感冒的罪魁祸首是?

各种细菌和病毒都可引起感冒。但以病毒为主,可占90%以上。常见的病毒有鼻病毒、呼吸道全胞病毒、柯萨基及埃可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等。除此之外,肺炎支原体、细菌等也常常引起孩子感冒。所以,大部分感冒是不需要吃抗生素的。

感冒,你真的认识吗?

一说感冒,家长们的脑海中一定常常联想起“发烧,流涕,鼻塞,打喷嚏”等字眼,觉得这是非常好诊断的疾病。其实,这个看似最熟悉的疾病,却常常容易误诊。因为儿童感冒不同于大人,它的症状千奇百怪,因为不同年龄孩子的感冒是不一样的。

一岁左右的小婴儿的感冒:非常不典型,无原因的哭闹、拒奶、吐奶、鼻塞,睡觉忽然不踏实,有可能就是感冒的早期变现了。

三岁左右的幼儿:局部症状(如鼻塞,鼻涕)不显著而全身症状会非常重,孩子会莫名其妙的骤然起病,高烧不退、咳嗽、呕吐、腹泻,甚至发生高热惊厥。

6岁后的孩子,感冒后症状会越来越轻,常常受凉后1~3天出现鼻塞,喷嚏,干咳,咽痛,然后体温慢慢的升高。也就是说,感冒症状越来越像我们大人的感冒。

修改:此外,儿童还有两种特殊类型的感冒(疱疹性咽峡炎和咽结合膜热),临床上其实是非常常见的。

所以,看似简单的感冒,其实并不简单。

感冒里的“李鬼”

很多病,早期都象感冒,几乎一模一样,即便是最权威的教授也可能误诊。因为感冒里的“李鬼”太多了。

1.流感:流感虽然会出现所有感冒的症状,但它不属于感冒,因为它有明显的流行病史,多有全身症状如高热、四肢酸痛、头痛等,甚至有衰竭状态。所以当流感高发季节孩子出现感冒的时候,如果孩子除了感冒的症状以外,很快出现高热,浑身不适的时候,千万不要在家里“抗”,需要即使到医院就诊,并且配合医生做一些病原学检查,以排除是流感的可能性。

2.消化道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时候,孩子会出现胃肠道反应,比如我们知道的急性胃肠炎;而婴幼儿时期的上呼吸感染,往往有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痛、腹泻等,所以,哪个病是因,哪个病是果呢?在疾病初期,有时候就迷惑人了。所以,很多时候,孩子生病的时候,除了化验血常规意外,还要化验粪便常规或其他检查,家长们不要心疼孩子而不给孩子化验,家长们一定要多咨询身边的儿科医生。

3.过敏性鼻炎:有些“感冒”患儿感冒老好不了,全身症状不重,就是常打喷嚏、流清涕、家长不停的给孩子吃抗生素,可是孩子“感冒”总好不了,这个时候,最有可能是过敏性鼻炎,此病在春季花粉季节最多见。所以,如果孩子平时爱揉鼻子,出过湿疹荨麻疹的孩子,一定要高度怀疑是否适合过敏相关的疾病。

4.很多传染病的早期:麻疹、疟疾、伤寒、结核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百日咳等传染病,早期都有发烧等感冒表现,慢慢的,典型症状才露出端倪。说了这么多,可能有家长会问,我们不是专业医生,怎么鉴别呢。我想说,观察孩子身上是否出皮疹,淋巴结是否肿大等是怀疑传染病的一个好方法。所以,当感觉孩子的感冒和平时不一样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让医生来帮你鉴别诊断。在这里,我是想提醒家长们注意就好。

感冒是件好事,家长无需过分紧张!

孩子生病后,95%的家长有焦虑甚至恐慌的感觉。其实,主要是对人体生病的机理不了解引起。医学认为,适当的感冒是好事情。大家知道,孩子的免疫系统是人体的健康卫士,每天都要打击入侵的“敌人”。但是,免疫系统不是天生完善的,是逐渐建立起来的。在医学上,有人把6岁以前的小孩子称为“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状态”,所以小孩子相对成人来说更容易感冒。当病毒或细菌侵入人体,人体的免疫功能调动了起来并且把入侵者贮存在“文件”中,以防止下一次的感染,同时,自身免疫功能开始重新整合起来。所以,可以这样推断,没有患感染性疾病或很少患病的婴幼儿所拥有的外来免疫系统,比起经历过多次感染并与病菌斗争的过程中增加了抗感染能力的成年人的免疫系统要薄弱的多。所以说,适当的感冒不是坏事而是好事。

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当孩子反复感冒的时候,这时候,好事就变成坏事情了。孩子感冒几次要引起重视呢?来算算孩子一年感冒的次数吧(注意,两次感冒时间相差一周以上才能算两次感冒),0到2岁最多7次,3到5岁最多6次,6到13岁5次。在临床上,如果超出上面的标准,或者上面各年龄段患支气管炎或肺炎的次数分别超过3,2,1次,我们就诊断孩子是反复呼吸道感染,那就要仔细检查发病原因了。

感冒引发家长的“恐热”症

孩子感冒时,家长最担心的是孩子“发热”这个症状。如果我能新增一个疾病名称的话,我就添加一个“恐热症”——孩子家长的“恐热症”:有孩子的家长面对孩子发热过分恐慌并且盲目的自行给孩子使用退烧药的一种错误的行为。

在临床工作多年,我们这些儿科医生几乎每天都会遇见各式各样错误使用退热药的家长,因为他们都有“恐热症”。他们谈“热”色变,只要看到孩子发热就着急恐慌,更有甚至,有些家长还会因为发热退的不理想指责甚至辱骂医生。不少家长认为发热是个非常严重的疾病,烧不退,就会对孩子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甚至会把孩子脑子烧坏等等。也有不少家长,面对孩子发烧,即使孩子是低热,他们的做法就是给孩子盲目的甚至反复的吃退烧药,以为只要“逼退了发热”,孩子的病就好了。

面对家长的“恐热症”,其实我们不能光批评家属,他们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老百姓毕竟不是医生,孩子发热虽然不是病,但是这个症状不消失,说明疾病还没有完全恢复,家长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作为医生,我们要不厌其烦的长期的给家属宣教,还要感谢三九健康网给我们医生提供宣教的平台。

面对感冒中家长最焦虑的发热,我的一点经验写出来,希望对家长有帮助。

孩子反复感冒是什么原因呢?

经过调查,发现以下一些原因最容易引起孩子感冒:

1,居住环境不良,大气污染,被动吸烟等:有研究表明:目前,全世界各大城市患病率成普遍上升趋势,在空气污染日趋严重环境下生活的居民呼吸道疾病患病率上升尤甚,最明显的是儿童。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不但会反复刺激呼吸道,刺激人类的呼吸道粘膜,长时间有可能影响肺的换气功能。此外,污染物还会对机体产生非特异性效应,从而削弱人体的免疫功能。所以,低碳生活,爱护我们的地球是每个人的责任。

2,营养缺乏:如今,我们都是一个孩子,吃喝不愁。但不爱吃菜,挑食的孩子越来越多。营养物质缺乏中比较缺乏的是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缺乏(比如缺乏钙,锌,铁,维生素AD等),这些因素,都会使孩子的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减少了对感冒防御的能力。

3,睡前喝奶:我曾在门诊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而当中调查,发现一些睡前喝奶的孩子,非常容易诱发感冒。大家知道,小孩子的咽喉要道是个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如果护理不当,就容易导致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而睡前喝奶正是增加了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因为牛奶是很好的细菌培养基,当孩子喝完奶后不漱口的话,残留的奶渍很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加之儿童各器官相距很近,如年幼儿耳咽管较宽,短而且直,呈水平位,因此,嗓子发炎发炎不说,还可能并发中耳炎等。此外,大家都听说过胃食管反流这个名词吧。新生儿期和2岁以下儿童特别多见,占60~70%以上,但大多属于生理性的,临床上很少会出现不适症状。但是如果睡前喝奶就容易让本来需要休息的消化系统再次工作起来,加重胃食管反流,严重时就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病,反流的胃酸会刺激呼吸系统发炎。

4.滥用药物(抗生素,激素,退烧药):如今,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有下降趋势,很多家长久病成“良医”,他们宁可信任自己或网络问答,也不愿意就近医院就诊,他们依照经验给孩子乱用药物。(1)滥用抗生素,需不需要都用,并多次更换,产生耐药,而且打乱人体的一些平衡。(2)滥用退烧药:有资料表明,滥用西药退烧药,会影响人体自身调控的能力,会人为的延长感冒的病程。(3)滥用激素:一些医生不耐烦家长的唠叨,担心指责等因素,在没有适应症的情况下给孩子运用激素。久而久之,患儿的免疫功能会受到影响。

5.过敏性疾病的干扰:如今,由于环境的污染,过敏性疾病的孩子越来越多(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哮喘等),这些疾病的一些症状(如咳嗽,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和感冒非常象,所以很多家长容易忽视这个疾病。如何认识过敏体质?家长可参考博客文章《教你识别过敏体质》

6.少见病的混淆:(1)先天性疾病:比如先心,先天性肺发育不良等,一些家长从来没有带孩子在医院详细检查过,所以一些不典型的疾病有可能被漏诊。有先心的孩子非常容易感冒(2)免疫功能低下:这类孩子是先天性或继发性缺乏一些抗体或合成酶。在临床,很多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没有条件做和免疫功能相关的检测。所以容易忽视这类病。

流鼻涕吗

相关资讯

过敏性鼻炎一定流鼻涕吗

过敏性鼻炎一定流鼻涕吗:   流鼻涕可能是过敏性鼻炎的表现,但是过敏性鼻炎也可能没有...

肺炎流鼻涕吗

肺炎有可能会出现流鼻涕的症状。一般的肺炎指的都是细菌性肺炎,而且有很多都是继发于上呼...

过敏性鼻炎一定流鼻涕吗

过敏性鼻炎一定流鼻涕吗:   流鼻涕可能是过敏性鼻炎的表现,但是过敏性鼻炎也可能没有...

过敏性鼻炎一定会流鼻涕吗

过敏性鼻炎一定会流鼻涕吗:   流鼻涕可能是过敏性鼻炎的表现,但是过敏性鼻炎也可能没...

过敏性鼻炎一定流鼻涕吗

过敏性鼻炎一定流鼻涕吗:   流鼻涕可能是过敏性鼻炎的表现,但是过敏性鼻炎也可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