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正常血糖值是多少

2020-07-14

患有糖尿病后,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药物控制血糖,避免血糖太高或太低影响身体健康。空腹血糖和餐后三小时血糖在3.9~6.1之间,餐后一小时血糖在11.1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在7.8以下算是正常范围;老年患者控制血糖目标可以适当放宽一些。

饮食不当、生活习惯不良等导致现在患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出现糖尿病后,如果血糖太高,有可能会引起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并发症;血糖太低,出现低血糖时可能会有猝死的风险。所以治疗期间要注意定期测量血糖,根据血糖值调整用药,那么,糖尿病正常血糖值是多少呢?
  一、糖尿病正常血糖值
  1.空腹血糖正常值
  患有糖尿病后,在服用药物控制血糖期间需要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如果空腹血糖能控制在3.9~6.1之间属于正常范围,如果是老年人出现糖尿病,应用药物时空腹血糖的正常值可以适当的放宽一些,空腹血糖达到7.0也是可以的。要注意检测空腹血糖时必须空腹8个小时以上,否则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2.餐后一小时血糖正常值
  餐后一小时正是身体对摄取食物消化、吸收的时间段,所以这个时间段中的血糖值会达到最高峰。患有糖尿病后服药控制血糖时,餐后一小时的血糖值在11.1以下,糖化血红蛋白在7.0或7.5以下,算是正常范围。同样老年患者的血糖的控制目标可以适当的放宽一些。
  3.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值
  餐后一小时血糖值会逐渐的下降,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值应该低于餐后一小时的血糖值,如果糖尿病患者服用药物降糖血糖比较稳定,此时的血糖应该在7.8以下,最高不要超过8.5,否则可能需要调整药物。
  4.餐后三小时血糖正常值
  一般餐后三小时,胃中的食物已经基本上消化、吸收、代谢完成,所以此时的血糖的正常值应该与空腹血糖一样。
  二、糖尿病如何评估血糖是否正常
  患有糖尿病后,想要评估血糖控制的情况,除了要抽血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之外,最好能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了解近2~3个月内血糖控制情况,综合考虑才可以更好的制定治疗方案。



糖尿病正常血糖值是多少相关阅读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个体化用药建议

1、 糖尿病合并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由于舒张期高血压早期表现为左室收缩功能受损,周围血管张力增高,选用对周围血管有高度选择性的CCB扩张周围血管,改善左室收缩功能。较好的有长效双氢吡啶类CCB、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等。非双氢砒啶类的缓释异搏定由于能降低去甲肾上腺素(NE)的释放,从而扩张周围血管,改善左室收缩功能,以及α1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等)直接阻滞α1受体扩血管。上述药物合用对降舒张压效果更好。此外,CCB与ACEI对舒张期高血压病病人治疗后有相同程度的减少左室重量指数的作用,因此合用可能效果更好。

2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老年人一般较多收缩压较高、脉压差较大并且多为盐敏感性高血压。这时左室舒张功能常先受损,周围血管交感活性减退,因此,对利尿剂、ACEI、双氢吡啶类CCB及β阻滞剂都可选用。由于有部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常表现为波动增大,尤其在清晨时出现血压急骤升高,则应给长效与短效药物合用,对此只能灵活机动地用短效药物来控制突然血压升高。

3 、按昼夜节律改变选择用药:对应激活动状态高血压即(有明显昼夜节律)适用β阻滞剂、α+β阻滞剂、双氢吡啶类及非双氢吡啶类CCB。对无昼夜节律患者,应加强夜间用药,争取夜间血压有下降,防止心功能受损尤其左心室肥大发生。一般CCB如硝苯地平等、ACEI、利尿剂等均有等幅度降昼夜血压的作用。

4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肥胖者:肥胖病人常对降压药疗效较差,选择脂溶性药物效果较好。如:倍他乐克、心得安、尼莫地平、福辛普利、雷米普利等。肥胖者大多伴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如果存在胰岛素抵抗,则可选择ACEI或AII受体拮抗剂及非双氢吡啶类CCB;长效双氢吡啶类CCB,氨氯地平及非洛地平对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可能属中性,尚无定论;利尿剂应采用吲哒帕胺;α1受体阻滞剂及α+β阻滞剂(如柳胺苄心定,卡维地洛等)等是可选用的降压药。

推荐的联合方案如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拮抗剂。

其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可作为联合用药的首选,因为两者合用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胰岛素的敏感性,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保护肾功能,降低蛋白尿等效应。

一般不主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大剂量单一药物的应用,而是小剂量多种降压药物的联合使用,这样不仅可以发挥药物的协同降压作用,而且可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应通过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发病机制、特点分析,在遵循糖尿病患者治疗原则的前提下,再根据病人病情特点及药物的特点灵活选用降压药,做到个体化用药,非常必要。

氨茶碱注射液溶媒是选择葡萄糖注射液还是氯化钠注射液

《新编药物学》16版及药品说明书都记载氨茶碱用葡萄糖注射液做溶媒,但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临床药理学》111页上说葡萄糖与氨茶碱有配伍禁忌。另外,有人认为:氨茶碱注射液呈碱性,pH值接近9.6,而葡萄糖注射液(GS)的pH值为3.2~5.5,两者配伍使用会存在酸碱反应。使用葡萄糖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也不利。

氨茶碱是茶碱和乙二胺的复合物,二者之间的结合力非常松散,其中茶碱约含77%~83%。其药理作用主要来自茶碱,因茶碱不易溶于水,加入乙二胺增加茶碱的水溶性,乙二胺的碱性强,使氨茶碱注射液的pH值呈碱性,其与5%或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在一定时间内是稳定的。必须说明的是配制输液时,应注意配制方法:氨茶碱宜缓慢注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中,并不时振摇,以免由于pH值从高降低变化太大而使茶碱析出。再者,虽然氨茶碱用氯化钠注射液作溶媒,稳定性相对较高,但碱性大,对静脉血管有刺激作用。至于糖尿病合并哮喘患者使用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氨茶碱溶媒使用时,可同时通过皮下使用胰岛素抵抗,使用剂量按4g葡萄糖用1个单位胰岛素。因此,氨茶碱注射液溶媒选择葡萄糖注射液或是氯化钠注射液均可。

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5%葡萄糖静滴吗

我们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案例:一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用 5% 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作为治疗药物的稀释液(输液溶媒)时,同时加入4U胰岛素。

患者问医生:「此时为什么要在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胰岛素?」,回答是为了兑冲葡萄糖。

那么请问这种用药方法对吗?

为什么不选择葡萄糖以外的输液作为溶媒呢?

如果正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此时还需要继续服药吗?

为什么非要用葡萄糖注射液?

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要首先了解,临床治疗时是如何选用药物溶媒的。

一般我们会从药物溶解后的稳定性和患者疾病禁忌来考虑。有些药的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用葡萄糖注射液做溶媒,就必须使用葡萄糖注射液。譬如患有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患者,需要控制钠盐的摄入。

而有些治疗药由于只适宜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医师一般就会选用糖类输液作为溶媒。

譬如葡萄糖输液中加入胰岛素是治疗需要。譬如胰岛素、葡萄糖及氯化钾组成合剂(GIK)有稳定细胞膜的作用,临床称作极化液。可纠正细胞内缺钾,并提供能量,减少缺血心肌中游离的脂肪酸,用于防治心肌梗死时的心律失常。

糖尿病人能否应用葡萄糖注射液?

但是大家需要知道的是,糖尿病患者并非完全不能使用葡萄糖,只是不能过量摄入。

我们可以做一道算术题:成人一顿正常饮食,100 g 大米(按 75% 转化为糖)大概也是75 g葡萄糖左右,而一瓶 250 ml的 5% 葡萄糖注射液,含糖量只有 12.5 g。

所以说糖尿病患者也不必过于顾忌葡萄糖注射液的使用,治疗需要使用的还是应该照常使用,只须关注葡萄糖的摄入量和血糖变化即可。

胰岛素如何冲兑葡萄糖?

当糖尿病患者必须使用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媒时,在不改变糖尿病患者常规治疗和进食的前提下,临床上一般会采取加用胰岛素兑冲输液使用的葡萄糖。

一般葡萄糖和胰岛素的比例 5:1 左右,常规用法是一瓶 500 ml的 5% 葡萄糖注射液中兑入胰岛素 5 U。

但是,目前提倡个体化用药,所以最好先确定病人目前的血糖水平,不同血糖水平加的胰岛素不一样。

原则上是血糖高的病人滴糖水的时候胰岛素多放一点,血糖低的少放一点。

1. 空腹血糖在13.9mmol/L以下的糖尿病病人是以糖:胰岛素为3:1的比例配,例如:5% GS 250ml+ RI(普通胰岛素)4 单位,500 ml 配 8 单位胰岛素;

2. 如果血糖更高就要相应多用一点了,比例最高可达 2:1;

3. 如果血糖很高就用 NS +胰岛素先把血糖降下来。

但是对从未应用过胰岛素患者来说(包括皮下、静脉),第一瓶葡萄糖(血糖> 13.9 mmol/L可用盐水)内加用胰岛素应该保守。一般 4 g 糖加 1 U胰岛素,一小时测一次血糖,若血糖下降缓慢,可追加胰岛素;若下降迅速,可调低滴速。

胰岛素与其他药物的关系

至于胰岛素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脉输注不提倡与其他药物混合滴注。

由于胰岛素为多肽结构,易受理化因素影响,与许多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且输液瓶材质可能会对胰岛素造成吸附作用,进入人体的胰岛素实际用量会减少。

对于糖尿病患者,为了避免葡萄糖的过多摄入,可以选择果糖、木糖醇等非葡萄糖输液作为溶媒。但是,因这类输液存在价格较贵,且与很多药物都有配伍禁忌,不是药品说明书常规推荐溶媒,因此临床目前较少使用。且需要注意的是葡萄糖的代谢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而果糖代谢的产物为乳酸,过量使用有可能引起危及生命的乳酸性酸中毒,因此并不适用于肠外营养中的能量供应。

葛根可预防哪些疾病

1、濡润筋骨:生津润筋,治疗热病、慢性颈、腰椎病、高血压病津液亏虚,筋膜失濡引起的项背强痛,肌肉痉挛,腰退掣痛。常与桂枝汤、独活寄生汤等配合运用;另外,葛根还含丰富的钙、磷、硒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滋养骨骼,增加钙质,增强骨密度,防止骨质疏松,常与熟地、仙灵脾、狗脊骨碎补等配伍运用。

2、濡养肝脏:增强肝脏对乙醇分解,减轻酒精对脑的损伤而起到解酒作用;葛根能解善肝血循环,促进肝细胞再生,减轻肝脂沉积、变性,恢复肝功能,是少有的能够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中药之一。用以治疗酒精肝、脂肪肝以及肝炎后肝损伤,肝纤维化。常与枳椇、枳壳当归赤芍枸杞等配伍运用。

3、濡润脉络:葛根所含的20余种黄酮类物质,其作用强度是大豆黄酮的100——1000倍,可降低血脂、血粘,防止和解善动脉硬化,恢复血管弹性,解善血脉循环。用以治疗高血压脑病、中风、偏瘫、脑血管硬化、老年性脑功能退化,冠心病、眼底视网膜血管病及黄斑区病变。常与红花桃仁、生地、赤芍、当归、川芎丹参等配伍运用。

4、濡润脏府:葛根通过滋养肝、胰、脾胃、大肠等脏府,调整其运化功能,使清者升,浊者降,从而达到降糖、降脂,升清止泻,润肠通便的效果。用以治疗高血脂、糖尿病、腹泻、便秘。如玉液汤、葛根芩连汤、葛根决明子茶等。

5、滋养卵巢,延缓衰老:葛根黄酮有较强的雌激素样作用,能提高雌激素水平,促进卵巢发育,延缓卵巢衰老。治疗雌激素水平低下,青春期发育不良,更年期早衰综合征。常与当归、枸杞、菟丝子女贞子、等配伍运用。

6、滋养肌肤:葛根有丰胸、润肤、养颜作用,久服能使皮肤美白光润,乳房丰满;消除面部色斑、粉刺。常与黄精、当归、山药赤小豆、赤芍玫瑰花等配伍运用。

7、副作用:葛根含大量的黄酮,有雌激素样作用,男子久会出现皮肤细嫩,乳房发育,性欲减退等不良反应。

葛根性味甘平凉润,亦药、亦食、亦茶,具有对多器官的滋养调理效果,是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佳品。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初步探讨

目的:对15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进行分析,观察近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07年2月期间收治的Fontaine分级Ⅰ-Ⅳ级糖尿病患者150例(176条患肢),采用以介入治疗为主治疗。观察技术成功率、并发症、临床疗效、踝/肱指数、治疗血管再狭窄等。

结果:150例患者(176条患肢)共进行187次介入治疗,161条患肢治疗成功,技术成功率为91.4%,无严重并发症。患者手术成功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前所有患者ABI为0.34±0.27,成功治疗术后ABI为0.96±0.24。共有134例患者(153条患肢)经术后随访,平均随访5个月(1-16个月),术后1个月、6个月ABI比值为0.88±0.34、0.71±0.26;超声检查示术后随访期间有21例(13.7%)治疗血管再狭窄或闭塞,其中11例(7.2%)再次行介入治疗。

结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行介入治疗手术技术成功率较高、并发症较低、疗效确切,可作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首选治疗。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提高闭塞性病变的手术成功率和术后治疗血管的通畅率。

糖尿病足为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继发于周围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的糖尿病足往往最终导致截肢。PAD患者每年的截肢率约为1.8-11.4例/10000,其中糖尿病患者占48%,因此日益受到重视。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溃疡和坏疽等,病变部位以股腘动脉及以下为主。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手术、药物治疗、干细胞移植、介入治疗等。介入治疗由于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可在高龄、身体条件较差的患者中应用,因此在临床正逐渐的取代传统外科手术用于糖尿病PAD患者的治疗。由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以长段病变多见,需要反复多次扩张阻断血流,可能为先前研究疗效欠佳的部分原因。近年来随着专用于下肢动脉的小口径、长球囊等系列产品的出现,可较容易的通过长段闭塞病变,减少扩张次数,甚至可扩张足踝部以下动脉,技术成功率、临床疗效均有显著的提高。其中以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最为常用。

糖尿病

相关疾病

糖尿病

相关艾灸

糖尿病 糖尿病 糖尿病

相关拔罐

糖尿病

相关按摩

糖尿病 糖尿病 糖尿病 糖尿病 糖尿病

相关刮痧

糖尿病

相关方剂

糖尿病常用方

益气养明,温阳补肾。

相关偏方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化湿,顺气和胃。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祛暑,化湿醒脾。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利湿,清暑止渴。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散风。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解暑,祛风润肠。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相关资讯

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发病原因

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发病原因: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指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所...

如何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如何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因为糖尿病造成的并发症,故而作...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危害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危害: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危害还是比较大的,往往会出现视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   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眼底视网膜血管性疾...

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