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是很严重的病吗

2020-07-15

偏头痛病人通常疼的病史较长,会疼3至5年,甚至10年20年,长时间头疼对生活和机体造成严重影响。头痛频繁发作会影响患者生活工作,睡眠不足,白天就没精神,工作也大受影响。同时性格发生变化,变得焦虑、抑郁。应及时就诊,避免造成后期更大伤害。



偏头痛是很严重的病吗相关阅读


偏头痛患者平时怎么进行自我保健

偏头痛的患者平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或各种精神刺激。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要注意早睡早起,保证规律生活,学会调节个人的情绪,保证情绪的稳定,不出现大幅度的情绪波动,平时可以练瑜伽、打太极等以保证一个愉快的心情。在饮食方面,要避免过辣或刺激性的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在睡眠上,要保证安静的睡眠环境,睡前可以泡泡脚。总体来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

偏头痛的人日常注意事项

偏头痛的病人在生活中应该注意避免诱发因素,避免含酪氨酸高的食物,如奶酪、熏制品、巧克力、红酒、味精等,这些食品可能都会诱发偏头痛的发作,患者应尽量避免;此外还应该注意自己的情绪因素,因为情绪对于偏头痛的发作影响比较大;患者要保持一个平缓的心态,尽量避免紧张、避免惊恐发作,保持充足的睡眠,可能偏头痛的发作会明显的缓解。

偏头疼该怎么办

头痛是比较常见的疾病,是否是偏头痛,第一、排除外伤、颅内病变、紧张焦虑等引起的继发性头痛,再结合症状进行诊断。第二、患者自身应对偏头痛有明确的认识,日常可以记录头痛发作日期及诱发因素,便可以规避它。第三、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切勿听信偏方。

偏头痛哪些食物不能吃

偏头痛患者注意要避免吃以下食物,否则容易导致偏头痛发作,第一、含酒精类的饮品;第二、奶酪类制品;第三、巧克力;第四、咖啡因;第五、含有阿斯巴甜的代糖食品等。患者日常应该记录总结引发偏头痛的食物,并进行有效性的避免,也可缓解偏头痛的发生。

偏头痛该做什么检查

偏头疼最可靠的检查方法是神经影像检查,如头颅或颈椎的CT、核磁等,可有效排除头部占位性的病变以及颈椎问题。如患者出现脸部或鼻部症状,需要做眼科或耳鼻喉科的专科检查,先排除由眼压增高、青光眼等引起的头疼情况,再去确诊是否为偏头疼。

长期偏头痛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偏头痛发作是一个反复发作的疾病,发作期患者有很多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直立性的低血压、眩晕等,患者在头痛的发作期,需要卧床休息,导致患者在头痛发作期无法工作生活学习,发作结束之后进入了间歇期,会有持续几天的精神低迷;偏头痛发作期患者往往吃止痛药,长期吃止痛药会带来很多的副作用,会影响消化系统;偏头痛伴抑郁焦虑的发病率也较高,长期反复发作的头痛使患者情绪受到影响,出现抑郁焦虑,影响日常社交活动。

偏头痛的人平时如何调养

偏头痛的病人平时调养应该从这几方面着手,第一方面是调节情绪,因为偏头痛的发生发展跟情绪的波动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调整好情绪,可以使偏头痛发作减少;第个方面,要加强原发病的调制,比如颈椎病、动脉硬化、高血脂等等,因此治疗这些原发病对预防偏头痛有重要的作用;第三方面,偏头痛的病人要减少过度的疲劳;第四方面,偏头痛病人对外界的气候变化比较敏感,因此要提高体质,加强锻炼,加强环境适应,在运动当中保持阴阳平衡。 

偏头痛扎针灸管用么

偏头痛在中医里属于头风范畴,是以临床突然发作或者来去突然的症状为特点,偏头痛甚至有时候为周期性的发作,并伴有腹痛或者恶心、呕吐症状,在临床上是一种顽固、较难治的疾病。偏头痛针灸非常有效,偏头痛在发作的时候,针灸可以缓解发作急性期的疼痛,具有治疗的效果,也可以减轻后期的发作,同时也可以预防日后的发作。在治疗过程中,也应该适当的做一些功能锻炼,比如掳嘴、鼓腮、抬眉。患者眼睛可能合不上,需要用手轻轻把眼皮合上,同时也建议滴眼药水。

偏头痛吃什么药

偏头痛也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的发作,如果患者发作的频率比较高,每周发作一次而且比较严重,会影响患者生活学习的质量,对于这类患者,一般采取预防性用药,预防性用药有很多种,有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或心得安,还有抗癫痫药,如丙戊酸钠等,还有抗抑郁药和钙离子拮抗剂,都是常用的预防性用药,如果患者发作频繁,则采用这种预防性用药。还有一类是急性期用药,急性期用药是患者头痛急性发作时用的药物,主要是非特异性止痛药与特异性止痛药。

偏头痛的人生活中注意什么

偏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头痛类型,一般无器质性病变,临床以发作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为主要表现,以头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多见于女性。偏头痛的病人在生活中应该注意避免诱发因素,避免含酪氨酸高的食物,如奶酪、熏制品、巧克力、红酒、味精等,这些食品可能都会诱发偏头痛的发作,患者应尽量避免;此外还应该注意自己的情绪因素,因为情绪对于偏头痛的发作影响比较大;患者要保持一个平缓的心态,尽量避免紧张、避免惊恐发作,保持充足的睡眠,可能偏头痛的发作会明显缓解。

偏头痛的治疗方法

治疗须根据头痛发作的频率以及有无并存疾病而定,一般来说,治疗可分预防性,顿挫性和镇痛性。如果病人的偏头痛每周发作超过一次,应该考虑长期的预防性用药。

可以应用β-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三环抗抑郁剂或抗惊厥剂。具体药物的选用主要凭经验,但也受并存疾病的制约。例如,如果病人同时还患有高血压症,则β-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最为有效。如果同时还有抑郁症或睡眠障碍,则三环抗抑郁剂应为首选药物。

顿挫性药物用于急性治疗。有一组新药能激活5-羟色胺受体(5-HT1B/1D受体),阻滞神经原性炎症,在大约70%的病例中能够顿挫偏头痛的疼痛。舒马曲坦是这组药物的原型,有口服与皮下注射剂型。皮下注射更易见效,但不良反应也更多见,包括面部潮红,恶心,食道痉挛以及偶见的冠状动脉收缩。

对50岁以上的男性,绝经期后女性或有心脏疾病病史的病人,使用舒马曲坦要谨慎。新一代的5-HT1B/1D受体激动剂,有希望能将疗效提高,而使不良反应降低。

麦角生物碱衍生物,例如酒石酸麦角胺与双氢麦角胺,有口服与注射用剂型,使用也有效。属于多巴胺拮抗剂的止吐药物,如灭吐灵与丙氯拉嗪,甚至在恶心不显著的情况下,应用也有效。

镇痛剂的使用要有节制。在某些病例中它们是有效的,但是在另一些病例中当剂量增高时会引起反跳性头痛。对轻至中度头痛最好的治疗可能是非类固醇抗炎药。应尽量避免使用阿片类药物,除非在特殊情况下而且要有严格的指导方案。

偏头痛的症状和体征

偏头痛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通常在10~40岁之间发病,头痛持续4~72小时,呈搏动性,剧烈程度中至重度,单侧性,用力活动后头痛加重,伴发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或畏嗅,女性多于男性。在50岁以后,头痛常部分或完全缓解。50%以上的病人有偏头痛家族史。

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

偏头痛病因不明,其病理生理学也未完全阐明。脑部与头皮的动脉血流都有改变,但究竟血管扩张与血管收缩是偏头痛的因或果还不清楚。皮层扩展性抑制(主要变化发生在大脑皮层内,先有过极化的波峰,后继去极化)可诱发神经原性炎症,伴血管扩张,白细胞激活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神经原性炎症导致血管周围三叉神经感觉纤维的刺激。接着发生一系列的事件,引起血流的改变与剧烈的头痛。颅内血管畸形是偏头痛样头痛少见的病因之一。

偏头痛的机制还不十分明确,但已知有若干激发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激发因素是雌激素的周期性变化,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女性与男性偏头痛病例的比例是3:1。

雌激素作为一个激发因子的证据包括以下一些事实:在青春期,女性患病率明显高过男性;在绝经期阶段偏头痛的控制特别困难;口服避孕药和雌激素替代治疗往往能使偏头痛加剧。其他一些激发因素包括失眠,气压改变以及饥饿。饮食与偏头痛之间的相关性通常被过度渲染。尚未有证实这种相关性的前瞻性研究。

症状,体征和诊断

在头痛出现之前可以有一个短的前驱期,表现为抑郁,易激惹,烦躁不安或食欲不振。也可以是先兆征象(发生率为10%~20%)。先兆通常发生在头痛出现之前1小时以内,但往往可以与头痛同时存在。

先兆是一种短暂的,可逆的,涉及视觉,躯体感觉,运动或言语功能的神经障碍。大多数病人诉述的都是视觉先兆,包括闪光,闪烁性暗点和城堡样光谱。

在各别病人中,偏头痛的症状通常有其固定的型式,除了单侧性头痛可能并不总是固定在同一侧。病人可能每天都有头痛发作,也可能每隔数月才发痛一次。诊断的依据是头痛症状的型式,以及没有颅内病理变化存在的证据。

病人如果有偏头痛或视觉先兆征象的家族病史,则偏头痛的可能性更为提高。各种诊断性试验只能起到排除其他病因的作用,对偏头痛没有特殊的诊断性意义。

偏头痛的防治现状

根据国际头痛协会(IHS)发布的疼痛程度分级法(1988),偏头痛按照头痛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四级:0级(不痛)、I级(轻度头痛)、II级(中度头痛)、III级(重度头痛)。

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强度应与头痛的严重程度一致,一般采用药物分级治疗。对发作期药物无反应、头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频繁应用发作期治疗药物的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不同严重程度的偏头痛对应的治疗方案也相应的有所不同。在美国头痛联盟(USHC)2000年制定并公布的《偏头痛循证指南》中明确指出应根据头痛严重程度的不同进行分级给药。

然而,频繁使用麦角胺、阿片类药、曲坦类药及其它单一成分止痛药(巴比妥、咖啡因、异辛烯胺)常被认为可引起药源性头痛,并且会导致发作期治疗药物的不断升级。

中药在预防偏头痛发作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但在急性期头痛的缓解效果方面不如西药,很难达到即刻止痛效果,因此在头痛研究领域,中药的研究多偏重于远期疗效观察,以研究中药对于头痛的预防作用。

针灸疗法的一大特点就是具有明确的即刻镇痛效果,同时安全、无毒副作用,可以避免因频繁用药引起的药源性头痛。因此对于偏头痛患者来说,无论是处于急性发作期还是头痛缓解期,均可选择针灸疗法进行治疗,急性期可起到即刻镇痛的效果,缓解期则可起到预防头痛发作作用。

一、偏头痛的西医防治现状

现代医学认为,偏头痛的发作机理可能与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有密切关系。治疗分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和预防性治疗。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强度应与头痛的严重程度一致,一般采用药物分级治疗。对发作期药物无反应、头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频繁应用发作期治疗药物的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

发作期的治疗药物分为特异性药物和非特异性药物两大类。用曲坦类、二氢麦角胺等特异性药物治疗中重度偏头痛及非特异性药物疗效欠佳的轻中度偏头痛患者;有剧烈恶心、呕吐的头痛患者应采取非口服给药,并加用止吐剂;对于其他治疗无效的严重偏头痛患者,应备有应急药物。

但偏头痛发作期的主要治疗药物(镇痛药、麦角胺类和曲普坦类药物)均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如镇痛药长期应用会产生耐药性及麦角胺停药后引起反跳性头痛,曲普坦类药物价格昂贵,且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还须慎用。频繁使用麦角胺、阿片类药、曲坦类药及其它单一成分止痛药(巴比妥、咖啡因、异辛烯胺)常被认为可引起药源性头痛,并且会导致发作期治疗药物的不断升级。故多数专家建议:一般只对每周头痛≥2天的患者进行头痛发作期药物治疗,频繁过量使用发作期药物者建议给予预防性治疗。

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主要分为药物预防性治疗和非药物防治。美国头痛联盟推荐的非药物治疗包括行为治疗和物理治疗。行为治疗包括放松治疗、生物反馈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物理治疗包括针灸、颈部操、运动等治疗。具体内容参见美国头痛联盟(USHC)2000年制定并公布的《偏头痛循证指南》。

二、偏头痛的中医防治现状

中医在治疗偏头痛上有明显的优势,绝大多数文献报道均提示,从传统医学的理论角度出发进行辨证施治,综合针灸药等多种治疗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尤其是针灸治疗,更是具有疗效肯定、安全无毒副作用等优势。研究表明:针刺可以改善微循环,调节脑血流;提高脑组织血氧饱和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明显提高血浆β-内啡肽、NO水平,降低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内皮素含量,调整自主神经功能等。

针灸治疗偏头痛总的选穴原则是以少阳经为主、以颞部及眼周局部取穴为主、配合远端取穴。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是以下几组腧穴:⑴局部:丝竹空配率谷、太阳配风池(“头四关”)、颔厌至悬厘连线(颔厌、悬颅、悬厘);⑵远端:合谷、太冲、列缺、足临泣、阳陵泉;⑶放血:太阳紫脉、阿是穴。

另外,在辨证选穴方面,考虑到偏头痛的发生多以风、火、痰、瘀以及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为主,急性期的治疗多以疏风、潜阳、化痰、祛瘀为主。肝阳上亢、上扰清空而致头痛,配颔厌、悬颅、阳陵泉、丘墟平肝熄风;痰瘀阻络、上蒙清窍,阻遏气血,不通则痛,配丰隆、阴陵泉化痰降浊,血海、膈俞、三阴交可活血化瘀通络,使络脉通畅,血气和顺,以达到止头痛的目的。

偏头痛的针灸治疗方法以毫针刺为主,重视透穴刺法等特殊刺法的应用。其次电针、放血、穴位注射、耳针、火针等特殊针灸疗法单独或与毫针刺结合或相互组合进行综合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针灸的干预时机可以在偏头痛的各个时期,在头痛发作期多采用电针、放血、耳穴电针、穴位注射等较强的刺激以获得迅速、明显的即时镇痛效果。在头痛缓解期进行针灸治疗时,手法或刺激量较头痛发作期轻,两次治疗之间的间隔时间较头痛发作期长,可获得较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预防头痛的发作。

中医对偏头痛的认识

偏头痛属于祖国医学的“头风”范畴,以反复发作、或左或右、来去突然的剧烈头痛为主要表现,有时表现为周期性呕吐或腹痛。本病在中医古代文献中多被称为“偏头风”、“偏正头风”、“偏头痛”、“偏正头痛”、“头偏痛”、“偏头风痛”、“头半寒痛”、“脑风”。

《素问·奇病论》云“帝曰人有病头痛……名曰何病歧伯曰当有所犯大寒……病名曰厥逆。”;《素问·风论》说“风气随风府而上,则为脑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 “头风”病名始见于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头面风论》;明代《普济方·头痛附论》中有“厥头痛”之称;金代李东垣的《东垣十书》中有“偏头痛”、“厥逆头痛”之名;金元时期朱丹溪的《丹溪心法·头痛》中有“偏头风”之名。

明代王肯堂在《证治准绳·头痛》中对头风病的概念亦有明确论述:“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一病也,但有新旧去留之分耳。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皆当验其邪所从来而治之。”可见古代医家对偏头痛早已有一定的认识。

祖国医学中对“偏头痛”的病因是如何认识的?

中医学认识偏头痛的病因主要包括风、痰、湿、火、热、血虚、气虚、气血两虚等,其中风火痰瘀为病之标,多见于急性发作阶段;肝脾肾功能失调为病之本,是发病的基础。且风、火、痰、瘀、虚等往往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彼此交错,虚实夹杂,病机较为复杂。

女性产后偏头痛多因血虚气盛,病久不愈者多为内有宿痰涎、风火郁遏。中医学认为“不通则痛”,风邪入脑、瘀血阻络、肝经风火、肝阳上亢、痰浊蒙窍、精血不足等病变均可导致气血不能正常的运行而引起头痛。

“偏头痛”侵犯了哪些经络和脏腑?

偏头痛累及部位多在颜、额、眼眶等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循行区域,故属手足少阳经范畴。《灵枢·经脉》曰“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毗,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毗后。”手少阳三焦经循行“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出页……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毗”。

故本病所涉及到的经络主要为少阳经,其次是太阳经、厥阴经,痛久不已者往往三阳经受病。本病所涉及到的脏腑主要为肝胆、脾胃、肾,具体包括肝阳上亢、肝风上扰、肝郁化火、痰瘀互阻、营卫不和、气血亏虚、肝肾亏虚等证候类型。其中发作期以邪实为主,主要为风痰阻窍、血瘀气滞、肝郁化火等证,间歇期以正虚为主,虚实夹杂,主要为脾虚痰阻、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证。

 祖国医学治疗“偏头痛”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对于偏头痛的治疗,中医学多以祛风、养血、清热、化痰、调和气血、活络止痛为基本的治疗原则。针灸选穴原则是以少阳经为主、以颞部及眼周局部取穴为主、配合远端取穴。在辨证选穴方面,考虑到偏头痛的发生多以风、火、痰、瘀以及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为主,急性期的治疗多以疏风、潜阳、化痰、祛瘀为主。

肝阳上亢、上扰清空而致头痛,配颔厌、悬颅、阳陵泉、丘墟平肝熄风;痰瘀阻络、上蒙清窍,阻遏气血,不通则痛,配丰隆、阴陵泉化痰降浊,血海、膈俞、三阴交可活血化瘀通络,使络脉通畅,血气和顺,以达到止头痛的目的。

偏头痛的饮食及日常生活调理

偏头痛的发作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25%的偏头痛患者是由食物引起。

一、常见的容易诱发偏头痛的食物

1. 含酒精的饮料(各种高浓度白酒、啤酒及红葡萄酒等,特别是红葡萄酒,研究证明,大约有1/4的偏头痛患者在饮红葡萄酒、啤酒或其它含有酒精的饮料后会头痛发作。);

2. 含咖啡因的饮料(咖啡、茶和可乐);

3. 巧克力;

4. 烟草;

5. 乳制品(脱脂或全脂牛奶、羊奶、乳酪,优酪乳等);

6. 肉蛋类(鱼肉、海味、牛肉、猪肉、火鸡肉、熏肉、鸡蛋、鸡肝、热狗、香肠);

7. 水果:柑橘类、香蕉;

8. 主食:小麦(包括精制面包、面食等)、玉米;

9. 干果:核果类、花生、无花果;

10. 蔬菜:番茄、洋葱、扁豆;

11. 某些添加物:味精、盐、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提示:一般而言,会诱发偏头痛症状的食物,大多包含在上述食物中,但实际情况是“因人而异”,诱发每位偏头痛患者的食物并不同,可能是其中一种或几种食物所导致。就像食物过敏患者一样,需要经过一段“尝试期”,才能确定究竟是哪种食物导致的偏头痛。

最好的办法是坚持记录头痛日记,对每次发作前的饮食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及分析,然后,对值得怀疑的食物进行筛查,每种食物试吃一至两个月,观察反应慢慢找出真凶。设法找出诱发头痛的食物后就可有针对性地避免摄取。

二、偏头痛患者宜多食用

1. 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2. 姜;

3. 谷类;

4. 豆类;

5. 新鲜蔬菜、水果(如芹菜、青椒、荠莱、芥菜、木耳、大枣)。

三、偏头痛患者日常饮食、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 设法找出引发病因的食物,避免摄取。

2. 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在B族中,维生素B1主要生理作用在于神经系统及心血管功能的维护上,维生素B6为神经系统重要物质代谢所需,除了有助于维护神经、心脏、血管功能外,还可稳定情绪,避免诱发偏头痛。维生素C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及抗压力作用,在人体遇到紧张情况时,便需要大量的维生素C来帮助身体产生正常代谢。

3. 准时用餐、少食多餐、稳定血糖浓度:饮食规律,定时定量,便可使血糖稳定。理想情况是:餐与餐之间间隔三至四小时,即使因故延迟,也要先进食些点心,以防发生低血糖,而诱发偏头痛。

4. 配合适度运动:适度运动有助于预防偏头痛发作,但注意不要运动过度。

5. 正常规律的生活:生活规律,作息正常的情况下。身体便处在一个最无压的状态了,从而有利于避免偏头痛的发生。

6.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新的空气以及一些自己喜欢的香味有助于缓解偏头痛:最近,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研究证明,闻自己喜欢的香味可以有效缓解偏头痛。自己喜欢的香味为何能缓解头痛呢?研究发现,自己喜欢的香味能减轻患者头痛时的焦虑情绪,分散注意力,使颈部、头部肌肉由紧张收缩变得松弛,从而起到镇痛作用。

其实,人们早就发现了偏头痛与嗅觉的关系,比如说,某些嗅觉刺激会诱发偏头痛发作,而一些患者在偏头痛发作的先兆期会出现嗅幻觉等。焦虑、烦躁不安的情绪可以触发偏头痛,而偏头痛的痛苦体验也会使患者更加焦虑。这是由于偏头痛与掌管人情绪、记忆等的大脑边缘系统关系密切。

大脑边缘系统同时还受嗅觉的影响,比如闻到喜欢的香味时会情绪高涨、兴奋,闻到厌恶的气味时会感到烦躁、不适。因此,闻自己喜欢的香味时(如水果的香味、薄荷香味、茶香味等),香味通过神经传递给边缘系统,良好的体验使边缘系统感觉舒适,最终缓解偏头痛。在头痛症状较轻,不需要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采取此法,以缓解疼痛。

 四、偏头痛药膳食疗方

1、适用于各种偏头痛的通用方

(1)绿精茶

材料:谷精草10g,绿茶、蜂蜜适量;

制法:将绿茶和谷精草放入锅内加水煮沸10分钟,去渣,加蜂蜜温饮。

功用∶祛风止痛

(2)菊花白芷

材料:菊花、白芷各15g;

制法:将药研细末,开水冲泡,代茶饮。

功用∶祛风平肝、解痉止痛。

 (3)疏肝止痛粥

材料:香附10g,白芷、玫瑰花各15g,粳米100g;

制法:将香附、白芷加水先煎,去渣留汁,再将粳米洗净后加入药汁和水,煮至水沸,将漂洗干净的玫瑰花倒入,用文火慢熬至粥稠,服时可加白糖适量。

功用∶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2、适用于风寒之邪引起的偏头痛

 (1)葱白川芎

材料:葱白2段,川芎15g,茶叶适量;

制法:将3味用开水冲泡,去渣温饮。

功用∶祛风止痛

 (2)止痛饮

材料:白芷、蔓荆子防风各15g,细辛3g,蜂蜜适量。

制法:将4味中药先浸泡半小时,然后大火煎煮,水沸后用文火再煎10分钟即可。服时加适量蜂蜜。

功用∶祛风解痉止痛。

 3、适用于风热所致偏头痛

桑菊豆豉粥

材料:桑叶、菊花、豆豉各15g,粳米100g。

制法:先将以上3味药加水煎取药汁,去渣后备用,再将洗干净的粳米放入砂锅,煮成稀粥,加入药汁,稍煮即成。

功用∶疏风清热,清肝明目

 4、适用于肝火所致的偏头痛

(1)菊花粥

材料:菊花末15g、粳米100g;

制法:先将洗涤后的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调入菊花末稍煮一二沸即可。

功用∶清肝火、散风热

(2)芹菜粥

材料:芹菜连根12g,粳米250g;

制法:将粳米淘洗后先煮成粥,加芹菜(连根洗净切碎)再煮沸即可。

功用∶清肝泻火,散热止痛

 5、适用于血虚所致的偏头痛患者

山药枸杞炖猪脑

材料:山药、枸杞子各30g,猪脑1只,黄酒、精盐少许。

制法:将猪脑浸于碗中,撕去筋膜备用,再将山药、枸杞子分别用清水洗净,与猪脑一起放入锅里,加水适量,盖好,炖2小时,加黄酒、精盐后,再炖10分钟即可。

功用∶滋养肝肾、补中益血。

偏头痛

相关疾病

偏头痛

相关艾灸

偏头痛

相关拔罐

偏头痛

相关按摩

偏头痛 偏头痛

相关资讯

神经性偏头痛能不能治愈

神经性偏头痛能不能治愈:   神经性偏头痛包括神经性头痛、偏头痛两种类型。神经性头痛...

偏头痛应该吃什么药

偏头痛应该吃什么药:   偏头痛是指患者的一侧或者双侧头部的中、重度疼痛,疼痛发作时...

什么叫偏头痛

什么叫偏头痛:   偏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是遗传性慢性全身神经血管性疾...

偏头痛的原因是什么

偏头痛的原因是什么:   偏头痛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第一,遗传因素,约6...

什么是神经性偏头痛

什么是神经性偏头痛:   神经性偏头痛包括神经性头痛、偏头痛两种类型。神经性头痛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