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病后是不是越早用放疗越好
得病后是不是越早用放疗越好:
放射治疗是能量聚焦,是一种核辐射的放射线聚焦的过程,治疗的能量聚焦到病灶部位的时候会摧毁体内的癌细胞。放疗是无创治疗,不出血,针对性强,局部治疗效果好,摧毁力度强,患者的身体其他部位不受影响,对老年病人和身体体弱且有内科疾病的病人而言优势更大。
得病后越早用放疗越好,只要诊断癌症越早越好,发现越早放疗摧毁用的能量,治疗的范围就越小,能量就越低,且对周围的影响很小。但是放疗有一定的放射线,有致癌性,但致癌性很低,仍然有风险。如果患者年龄偏小,就要避免这种风险。
得病后是不是越早用放疗越好相关阅读
精准放射手术适用于哪些疾病
精准放射手术适用于哪些疾病:
由于各种专业和各种技术的发展,都有相应的适应症。适应症有三种,绝对适应症是它治疗某种的病人的优势大,病人得到好处多,治疗过程安全,疗效显著,而且可以长期生存。医学的一个名词叫实质器官,肺、肝、胰腺、肾脏或者脑组织和这些相应区域的部位,这都叫实质器官。都是适合于放射治疗或者放射外科治疗的部位。相应的肿瘤像早期肺癌,当然传统不否认,患者要去接受手术,不反对;但由于内科疾病手术的过程有风险,年纪太大根本承受不了手术,还有的自身对手术过程的创伤打击,患者会有顾虑、会拒绝。像这样一些相应的部位选择放疗,特别是放射外科治疗。放射治疗给的剂量相对低、给的次数时间长、每次给的剂量相对小,就像火箭军打火炮,火炮打出去,乌烟瘴气、云山雾罩、能量相对小;如果现在打巡航导弹,里边装的是贫铀弹或者核弹头,它能量强度大、聚焦性能高,它所到之处,它的目标必须要被摧毁,而且摧毁的效率不亚于手术刀,而且整个过程无创,没有任何正常组织和集体的太多的影响。同样像肝脏,中国的肝癌多半都是在肝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肝癌,所以叫癌症的三部曲。肝硬化肌酸的肝癌肝功能差,所以治疗的过程和治疗本身对肝功能的保存相比而言,放射手术比外科手术风险要低;而且肝硬化的肝癌还有个特点,小肝癌治好了以后,患者本身有肝炎、肝硬化的病史,小肝癌治好了,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患者再得肝癌的概率很高,所以要为第二次治疗,甚至把肝脏后续留下的功能要保障,叫“三保”。第一保证治疗的安全,第二保证功能的完好,第三保证再出现肝癌的治疗空间,保证治疗的余地。
所以,在对于患者选择治疗手段的时候,不要过于本位主义,要从科技发展的进步,手段对患者的最有力的,以一种专业的进展去为病人着想,选择对患者最有利的方法。实质器官像胰腺癌,胰腺也是实质器官,惠普尔手术已经到今天经历了八九十年,但它的五年生存率很低,因为它位置解剖结构复杂,周围的血管、器官围绕肿瘤很多,加上胰腺这个小小的腺体,当肿瘤长到一定的程度它已经不是早期,边界不清晰、没有明显的包膜围绕,所以手术刀切除了几十年,不是几天、也不是几个月,是八十年,并没有让胰腺癌患者得到很好的长期生存,所以人们把胰腺癌定义为癌中之王。我在考虑到底它是癌中之王,还是治疗手段值得重新反思。这个位置可能不适合于刀子的切除,就是因为解剖结构、暴露空间、它的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几十年的治疗没有得到进展。就像鼻咽癌,长在脑子正中间一个六边形的骨腔里,50年前医学就认为它没有手术条件,在骨头腔里,就像石缝里长棵树,拿刀子去挖,怎么也挖不干净。那个时代就开始选用放疗,所以,放疗技术的进步、装备的完善、计量的聚焦、正常组织的保护,从五年生存的15%上升到今天的75%,而胰腺癌一直选择手术经历了80年,五年生存没有太多的改变,手术过程、麻醉、手术刀的止血这些都进展非常快,但是病人生存没有改变。所以,在这些问题上就要考虑新的方法、创新新的模式。还有像肾脏、腹膜后很多器官,长期以来都是以手术为主导的治疗,但是,放疗的进展、适应症,应该认识到癌症是一场反恐战争。有三种工具如果让老百姓去选,一包药,那是内科,用药治疗;第二,外科用刀治疗;第三,放疗,如果形象点、简单点是枪,如果说的更先进一点是火箭弹。当得了癌症,让你选择三种手段或者叫这三种治疗的工具,会选什么?大家首先都会选枪或者火箭,但是在实际临床治疗过程当中,大多数首先是被刀或者被药处理掉,就是把实质器官的肿瘤切掉。未来得了癌的时候医生要更多的思考,这些方法到底哪一个对患者治疗效果更好、患者的活跃更高。
全身伽马刀技术应用有哪些
全身伽马刀技术应用有哪些:
放疗本身的发展以后,有伽马刀、射波刀、质子刀、还有托姆刀,这都是机器装备的名称,实际上它们的原理都一样,它们的原理都是把辐射能量聚焦。就像火箭弹,俄罗斯叫飞毛腿;中国叫红旗、长城;美国叫爱国者一样。现在的全身伽马刀、头部伽马刀、托姆刀、射波刀、质子刀、重粒子刀,这些所谓的刀,实际上它的原理都一样,它只是厂家、生产厂商的名字不一样。在不同的肿瘤、不同的部位,它都要装高能量的弹头,聚焦把肿瘤摧毁掉。所以,如果过度渲染放疗的刀,听到大夫在讲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是广告,要懂得内涵。就像街上的汽车,有大众、奥迪、别克,各种各样车型在路上跑,目标都是一样,四个轮子在转。
放疗治疗的结果就看专家对刀性能的把控、适应症的掌握、对患者的创新、责任的担当、对过程的质控保障,这是决定疗效好坏的关键。所以患者千万不要听这个刀那个刀,刀是广告,刀的内涵都一样,是刀里边的能量聚焦,通过刀把能量聚焦,把癌细胞摧毁掉,边缘的正常组织损伤最小,操作的过程、质控的保障做得更高。那么为什么喜欢把它叫刀,有两个原因,几十年来甚至上百年来,癌症治疗对手术的崇拜已经无法改变,所以其他所有的治疗手段,尽可能的要想往刀上靠,那病人才会往这治疗。千万不要认为刀子,伽马刀、放射刀,是不出血,它也不切除,也不去组织,它是无创的。它是一种能量聚焦,把它叫刀是让病人知道它跟刀治疗结果一样,但它优势是无创。这样病人一听刀有信心了,不是刀好像肿瘤切不掉,它是一个概念上的诱惑病人的方式,它的治疗实质内容跟手术刀有相同的地方。但是它不同的方法、相同的属性、不同的过程,最大优势是无创。大多数病人甚至90岁都可以用放射刀把肿瘤摧毁掉,病人完好无损,治完以后照样每天可以散步、回家可以睡觉,不受影响。
放疗的未来发展方向
放疗的未来发展方向:
放疗的发展方向第一是要向政府高层提供更多的数据、提供更多的证据和一些数据的差距。十九大提到人们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执政的目标,十九大提到解决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又是目前国家发展的工作重心,这些数据就已明显的体现出;从政府的角度要提供更多的信息;从媒体的角度要传递更多放疗的有效结果;从医务人员本身也要普惠放疗的知识;
第二要去治疗更多有效的病人提供证据;
第三,利用民营资本建更多的放疗医院,或者到全国各地去扶持更多放疗的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公众对放疗的认知度有什么改变
公众对放疗的认知度有什么改变:
未来目标三个层面都要发挥作用,从政府层面,2018年已经把癌症这样一个重大疾病作为国家重点研究的对象,在药物上像免疫治疗、像靶向治疗,国务院都做出了很多像进口药的零关税、像医保的降价、药商谈判,让药物能更好的让癌症病人得到实惠。但是在放疗的举措上,还需要加大一把,放疗能够直接有效的让癌症治疗水平提高,达到更高的生存率,提高局控率,改善患者受惠的策略改变。应该是路径比药物更优,然后成本更低,老百姓受惠更实在,这是第一个政府层面。
第二个,广大的放疗专业人士要去进一步推动现在的一些数据差异,当然包括卫健委,在装备配置上和国际的标准要求差距缩小,总得想办法让全国各地的装备配置更多,装备多,放疗的人员就多,人多势众、羊群效应,现在装备整个放疗的需求仅仅才1/5,在3到5年应该有规划,要补足放疗装备严重不足的短板。第三要出台相应每台机器标准治疗人数的法律规定,因为一台机器治疗过多,医院就垄断了大量的病人,像庙很大,名气很大,但质控并没有得到保障,来治疗病人的水平、疗效并没有得到全面的提升,它其实是一个反向作用。医院装不了这么多机器,广大的地区就能够普及更多机器,广大的病人就能够在对放疗的认知更全面地理解,成为良性互动和循环。第三还要鼓励更多医疗产业发展,民营资本要进入一种放疗医院的建设,在更多省、地、县,做到大病不出县。因为肿瘤病是慢病,如果跑到北京,医保可以报,看病来就是一家人而且时间很长,路费很贵,要全面发展各个地区放疗的装备配置的可及性。第二,治疗水平的均衡性;第三,整个诊疗水平要全面提高,可能3到5年,期待的目标有可能就会改变。
放疗会对疾病周围的环境有多大影响
放疗会对疾病周围的环境有多大影响:
放疗虽然把它比作“火箭军”,比较形象,实际上并发症、副作用是取决于治疗器官和所在的位置和病灶的大小,周边型的肺、肝,包括胰体尾、肾脏治疗过程,它其实没有反应。如果体积很大,周边的正常组织围得很多,也会出现轻微的消化道恶心、有的食欲下降、还有的轻微有疲乏无力。
但总体而言,放疗的过程对年龄没有限制,对内科疾病没有限制,对外科所要求的很多严格苛刻的选项对放疗都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放疗是一个相对宽松、治疗要求比较宽泛、对病人身体条件没有严格限制的一个安全治疗手段。
肺癌分几种
肺癌分几种: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对肺癌的组织学分类进行了修订,包括侵袭前病变在内,将肺癌的组织学类型分为11类。分别是:1侵袭前病变;2鳞状细胞癌;3小细胞癌;4腺癌;5大细胞癌;6腺鳞癌;7多型性,肉瘤样或含肉瘤成分癌;8其他;9类癌;10唾液腺型癌;11未分类癌。
通常发病率比较高的肺癌主要是腺癌和鳞癌,腺癌主要是女性发病率相对比较高,鳞癌主要是男性发病率比较高。不同种类、不同类型的肺癌,它发病的时间的快慢、长短都不同。
男人为什么容易患癌症
人们常说:“男人顶天立地”!然而,现实中男人总是没有女性那么坚强,特别是身体方面,男性比女性的耐受力要差得多,很多疾病特别是癌症,男性患病率大大高于女性,尤其是对于非性别差异器官,诸如:心脏、肝脏、肺脏等等。为什么会这样?性别因素的核心是什么?
一种能够产生炎症的蛋白质,导致男性患肝癌几率高于女性。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对老鼠的研究,得出了这个结论。
他们在研究中发现,由于被雌激素遏制,雌鼠体内产生的白细胞介素-6 (IL-6)要远远少于雄鼠。IL-6会引发肝脏的慢性炎症,并最终导致肝癌。这一发现,或许能帮助科学家找到新的方法治疗肝癌。
“患同一种病——包括癌症时,男性的炎症反应要强于女性。” 博士——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教授,也是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这样说道。“我们想知道,男性患肝癌的几率更高,是否和较强的炎症反应有关,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会有这种联系?”
大部分肝癌患者,都是由慢性肝病,如乙肝、丙肝、酒精肝等引发的原发性肝癌(HCC)。总体而言,男性患原发性肝癌的几率是女性的3~5倍;在50岁以下的人群中,男性患原发性肝癌的几率更高,是女性的7~10倍。类似的性别差异,在老鼠中也存在。
为了弄清原发性肝癌的性别差异背后的机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了化学致癌剂二乙基亚硝胺(DEN),来诱发老鼠的癌症。结果,所有雄鼠都患上了原发性肝癌,而它们的雌性同伴患肝癌的仅为10%~20%
研究人员发现,接触到二乙基亚硝胺的雌鼠产生的IL-6远远少于雄鼠。将正常的老鼠和敲除IL-6的老鼠进行比较,科学家发现,对敲除了IL-6的老鼠注射二乙基亚硝胺,雄鼠患原发性肝癌的几率降到了和雌鼠一样低的水平。
“敲除IL-6后,雄鼠患原发性肝癌的几率降低了90%,”说,“不过,敲除IL-6似乎对雌鼠没有太大影响。”
研究人员向正常的雄鼠注射雌激素,并让它们接触二乙基亚硝胺。这些雄鼠体内的IL-6的水平降到了和雌鼠一样的水平,肝的损伤程度也同样下降了。通过对产生IL-6的肝细胞进行实验,也表明雌激素抑制了IL-6的产生。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机制可以解释人类患肝癌的性别差异。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治疗男性肝癌患者。采用雌激素类化合物进行治疗,抑制IL-6的产生和活性。
“某些器官,如乳房,是具有性别特征的。其他的器官——如肝脏,应该没有性别差异,”表示。“因此,这就显得非常有趣了:肝脏的炎症如此明显的受抑于雌激素。这暗示了一种可能,那些通常没有性别差异的器官,或许遵循了同一机制。比如说,膀胱癌在男性中发病几率超过女性,这种差异或许也是由于男性的IL-6水平比较高,膀胱的炎症反应比女性更强烈。”
癌症患者还能吃糖吗
糖是癌细胞的主要食物.糖类进入人体后会被水解成葡萄糖,我们身体的所有细胞,不论是不是癌细胞,都需要葡萄糖来提供能量。
癌细胞很“霸道”,它吸收葡萄糖的能力是正常细胞的10倍以上,而且它还很“浪费”,只利用葡萄糖5%左右的热量,就像吃苹果,每个苹果只咬一口就扔掉了,然后造成了大量的垃圾——乳酸,乳酸会抑制 T 细胞活性,因而抑制人体的免疫体系,加速癌细胞的生长。
所以说,糖可不是坏东西,它只是被癌细胞“有心”的利用了。如果我们不吃糖了是不是就断了癌细胞的“营养来源”?
并不是含糖食品美味可口,不过为了健康可以舍弃这“口腹之欲”。但拒绝甜食后我们吃的食物仍然可以在体内转化成葡萄糖,如我们吃的大米、馒头、面条等主食,尽管本身不含糖,但其主要成分是淀粉,进入人体消化后也会转化成大量葡萄糖,被癌细胞吸收利用。
而且,不要寄希望于“不吃食物饿死肿瘤”。正常细胞和癌细胞都需要葡萄糖提供养分,当人体没有能量来源时,它们会最先消耗肌肉中的葡萄糖,所以癌症病人化疗期间食欲不振时,会消瘦的特别明显。“饥饿疗法”往往饿不死癌细胞却有可能因为营养不良饿死我们自己。
如何吃含糖的食物最合理?
1、保证人体对糖的最低摄入量,不吃或尽量少吃糖类食品,多吃低糖食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糖的摄入量应在50克以下。
2、糖类食品指生活中我们尝起来甜的食物,主要来源包括蜂蜜、红糖、果糖等,它们又被称为单糖或双糖:
蜂蜜:蜂蜜可以算是比较古老的天然甜味来源,主要成分是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天然成熟的蜂蜜中,总的糖含量超过 85%,非常的高,肿瘤患者需慎食。
红糖/白糖/冰糖:红糖源自甘蔗,含糖量在 88%~86%,等到精制成白糖和冰糖的程度,含糖量高达 99.5% 以上,几乎不含有其他营养成分,肿瘤患者不可直接食用。
果糖:各种水果的含糖量在10%~20%之间,果糖含量相对较低,而且水果中还含有大量维生素、膳食纤维和其他营养,推荐患者每日食用300g不同种类的水果。但是精加工过的果汁及软饮中果糖的含量非常高,并且不含有水果的其它营养,肿瘤患者不宜饮用。
所以,以单糖和双糖作为材料的饮料、糖果、面包、点心、饼干、能量棒、果酱、果冻、蜜饯、雪糕、冰淇淋等甜品肿瘤患者都应该不吃或尽量少吃。
3、低糖食物主要指我们摄入淀粉多糖的主食类食物,以及摄入膳食纤维的粗粮和果蔬食物。淀粉和膳食纤维又被称为多糖。
米、面、薯类主食建议吃到健康人的量:
主食类虽然也含糖,但其属于淀粉类多糖,不像精制糖那么快速的升高血糖,是我们机体最经济的能量来源;主食类食物除了能提供糖外,还能提供多种人体所需的其他营养素,如膳食纤维、维生素等。
减少主食的食用很容易引起如困倦、嗜睡、低血糖、恶心、呕吐、血脂异常等副作用的发生,危害身体健康。
膳食纤维,是人体无法消化的一种糖类,主要来源于粗粮、蔬菜、全谷物食物、水果和坚果等:
膳食纤维在消化系统中有吸收水份的作用,增加肠道及胃内的食物体积,可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含糖食物的摄入;
膳食纤维也能吸附肠道中的有害物质以便排出,改善肠道菌群,促进肠胃蠕动,缓解便秘;
此外,膳食纤维还可以调节血糖、血脂,降低心血管疾病、癌症等重大疾病的发病风险。
建议:保证充足的主食,适当增加高纤维的粗粮和全谷物,少吃甜食,少喝饮料,多吃蔬菜和水果,是肿瘤患者的基本饮食原则。
避免“癌症性格”
诱发癌症的除了外在因素外,还有一些内在的个性因素,被称之为“癌症性格”,这种人特别抑郁,心情低落,容易慢性疲劳,有较高文化修养,感情细腻,遇事认真,内心追求完美,却不太善于交往和表达情感。
致癌的因素十分复杂,精神心理因素并不能直接致癌,但它却往往以一种慢性的持续性的刺激来影响和降低肌体的免疫力,增加癌症的发生率。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和别人比较疏远以及容易招惹是非的人,与普通人相比更容易罹患消化系统和淋巴系统癌症;性格忧郁、感情不外露的人患癌症的危险性比性格开朗的人要高出15倍。
“癌症性格”的具体表现包括:性格内向,表面上逆来顺受、毫无怨言,内心却怨气冲天、痛苦挣扎,有精神创伤史;情绪抑郁,好生闷气,但不爱宣泄;生活中一件极小的事便可使其焦虑不安,心情总处于紧张状态;表面上处处以牺牲自己来为别人打算,但内心却又极不情愿;遇到困难,开始不尽力去克服,拖到最后又要做困兽之斗;害怕竞争、逃避现实,企图以姑息的方法来达到虚假的心理平衡等等。
因此,想要远离癌症,还有及时给自己释放压力,培养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尽量避免形成“癌症性格”。
癌和癌症有区别吗
癌和癌症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导致它们的本质意义上却大不相同,大家千万不要混淆。
大家要牢记一点,所谓的“癌症”是普通民众对“恶性肿瘤”的一种通俗叫法。如果可以的话,不妨抛弃“癌症”这个通俗叫法,跟着医生一起称为“恶性肿瘤”,这样概念就更清晰了,不容易弄混。恶性肿瘤,按组织来源的不同分为癌和肉瘤。如此一来,你就知道,当说某人得了癌症,指的是得了恶性肿瘤,是一种泛指。
如果具体到某个部位的癌症,通常在某个器官组织后面带“癌”或“肉瘤”字,比如肺癌、乳腺癌,比如骨肉瘤、平滑肌肉瘤,它们当然都是恶性肿瘤,用通俗的说法可以说都是癌症。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不是所有的恶性肿瘤,其名称后面都一定会带有“癌”或“肉瘤”字样,比如淋巴瘤,并不是良性的,实际上指的就是恶性淋巴瘤,没有所谓良性淋巴瘤之说。又比如白血病,尽管没有“癌”字,可它是真真正正的恶性肿瘤,也可以通俗地叫做“血癌”。
解读放疗认识误区
目前人们熟知的癌症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药物治疗等,患上前列腺癌的“股神”巴菲特,选择的治疗方案就是放疗,可是在国内,提到放射治疗,很多患者都觉得是不能手术后的无奈选择。对此现象,空军总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夏廷毅作出了全新的解读。
夏廷毅表示:“在临床中,确实会有很多患者觉得放疗会严重损害身体机能,同时放射线还可能造成肿瘤扩散或者增大,因此,很多患者往往把放疗作为走投无路时的‘最后一搏’。其实,最新的放疗技术已由以前的‘有杀错无放过’发展到了目前精确的‘个体化治疗’,精确放疗已经达到了跟手术刀相同的效果,而且副作用和创伤更小。”
那么,究竟为何患者会对放疗存在那么大的误区呢?
原来是因为很多人把精确放疗当成了常规放疗。实际上,这是两个时代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技术。放射治疗可以说是为治疗肿瘤而诞生的,到目前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大体上可分为初级放疗、常规放疗和精确放疗三个阶段。上世纪50年代以前为初级放疗时代,上世纪50年代至上世纪末,为常规放疗时代,21世纪进入了精确放疗时代。
在治癌战争中,精确放疗就如同导弹部队,拥有射程长短、能量大小和精度高低不等的各种武器。而与作为导弹部队的精确放疗手段相比,常规放疗如同“火炮时代”,精度低、射程短、能量不足。打个比方来说,常规放疗的照射方式是“宁可杀错不可放过”,为了能把整个肿瘤“包裹”在射线里,照射范围往往比肿瘤的体积大得多。这样一来,肿瘤附近许多正常的组织、器官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伤害。因此,目前医学界更推崇的放疗方式是精确放疗。
从治疗范围来看,精确放疗可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需要放疗的病灶,特别是常规手段不能治疗的、难度大的病例,而且可以把放疗带来的副作用降到最低,比如,鼻咽癌患者在常规放疗后出现的口干、张不开嘴等并发症,精确放疗基本都不会出现,即使有,程度也极其轻微。
最新的精确放疗技术更加突出高效精确的特点,使单次放疗照射时间最快可缩短到几分钟。放疗机器可以利用围绕在患者身边的弧形治疗仪进行准确有效的放射治疗,放疗速度比传统的调强放疗快两到八倍。夏廷毅强调,“治疗速度加快实现了治疗精度的提高,由于恶性肿瘤最怕复发,一旦复发,原本的放疗剂量起不了作用,必须在首次便做得精准。”
而TOMO可针对不同病程分期的乳腺癌和其他病种的肿瘤患者提供“一击即中”、定点式的精确放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或肿瘤移动的几率降低,缩短了患者在治疗床上停留的时间,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让七成病人获得了治疗上的“解放”。此外,这套放疗技术还扩大了放疗的指针,对以往有肿瘤发生多处转移的患者,运用这套技术进行放疗也可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关资讯
肺癌放疗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肺癌放疗是我们治疗肺癌很重要的一个手段,也是有非常好...
直肠癌放疗的副作用: 直肠癌放疗的副作用主要取决于放疗的剂量,以及我们放疗的目的...
得病后越早用放疗越好对吗: 只要诊断癌症越早用放疗越好,发现越早它摧毁用的能量,...
肝癌放疗效果: 对于肝癌病人不能够手术或者手术后有癌细胞残留的放疗有明确的治疗效...
一部分鼻咽癌患者化疗后出现张口困难,可以进行手术的方式,切除一部分颞下颌关节,同时对...
肝癌放疗可以活多久: 肝癌放疗主要是针对肝癌晚期的患者以及肝癌姑息手术后的患者,...
得病后越早用放疗越好对吗: 只要诊断癌症越早用放疗越好,发现越早它摧毁用的能量,...
一部分鼻咽癌患者化疗后出现张口困难,可以进行手术的方式,切除一部分颞下颌关节,同时对...
肝癌放疗有没有副作用: 肝癌放疗当然有很大的副作用,但是随着放疗技术的提高,现在...
得病后越早用放疗越好对吗: 只要诊断癌症越早用放疗越好,发现越早它摧毁用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