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生津、止咳、请热、化痰

梨

别名:快果、果宗、玉乳、蜜父

性味:味,性。无毒。

归经:归经。

古籍:梨古籍记载

梨的功效与作用

生津,润燥,清热,化痰。

主治

主治热病津伤烦渴,消渴,热咳,痰热惊狂,噎膈,便秘。 保护肝脏,降低血压 梨中的B族维生素,能保护心脏,增强心肌活力,降低血压;梨有较多糖类物质和多种维生素,易被人体吸收,增进食欲,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止咳,助消化 梨所含的配糖体及揉酸等成分,能祛痰止咳,对咽喉有养护作用;梨中的果胶含量也很高,有助于消化,通利大便。

成分

沙梨果实含苹果酸、柠檬酸、果糖、葡萄糖、蔗糖等。

白梨果实含蔗糖、果糖等。

禁忌

脾虚便溏及寒嗽忌服。

梨有利尿作用,夜尿频者,睡前少吃梨。

血虚、畏寒、腹泻、手脚发凉者不可多吃梨,并且最好煮熟再吃,以防湿寒症状加重。

吃梨后最好不要大量喝开水,否则容易发生拉肚子的现象。

生梨食用过多易伤脾胃,脾胃虚弱的人应控制食用量。

慢性肠炎、胃寒病、糖尿病患者忌食。

日常食用方法

秋季养生一——鸭梨西米露

鸭梨200克,西米100克,冰糖适量。鸭梨洗净,去皮、去核,切碎,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30分钟,捞去梨渣留汁。梨汁再次煮开后,加入西米,小火煮至熟,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药用部位

主要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秋子梨等栽培种的果实。

相关中药

野苦梨根 猕猴梨 棠梨枝叶 梨叶 梨皮 刺梨叶 梨木灰 梨树根 鹿梨根皮 棠梨 鹿梨 秤砣梨根 绛梨木子 刺梨 山刺梨 刺梨根 绛梨木根 绛梨木叶 枫荷梨 水梨藤 梨枝 秤砣梨 梨木皮 藤梨根 川梨 刺梨子 杜梨 京梨猕猴桃 梨叶悬钩子 鳄梨 檀梨 沙梨 舶梨榕 尖叶水丝梨 茶梨 梨叶骨牌蕨 豆梨 秋子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