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地龙的功效与作用
地龙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等。
【地龙的注释】
(1)白颈蚯蚓:《孙本》无“白颈”二字。“颈”,《本草和名》误作“头”。
(2)毒:《万历政和》误作“而”。
(3)仍自化作水:《纲目》作“化为水”。并注为《别录》文。
【地龙的译文】
蚯蚓味咸,性寒。主治蛇瘕,还能杀灭各种寄生虫,祛除鬼疰、蛊毒等厉害的传染病,可杀死长虫。死后可化为水。
【地龙的形态分布】
3-223 背暗异唇蚂
正蚓科背暗异唇蚓。体长10?27cm,宽3?6mm。背孔自8?9节间开始,灰褐色。每节刚毛4对。生殖环带在第26?34节之间;呈马鞍形。雌性生殖孔1对,位于第14节;雄性生殖孔1对,在第15节腹侧,附近表皮隆肿如唇状。受精囊孔2对,位于9?10、10?11节间。全国各地均分布。生长潮湿而多有机质的土壤里。药材一般称土地龙。捕捉时用草木灰呛死,不破腹,直接晒干或烘干。
3-224 参环毛蚓
巨蚓科参环毛蚓。体长圆柱形,前端稍尖为口,后端浑圆,有横裂的肛门。长15?35cm,宽6?12mm。背面紫灰色,腹面色稍淡。全体由100多个环节,组成,除生殖环带外,每环节上均有一圈灰白色刚毛,手摸有粗糙感。第14?16节为生殖环带,生殖季节明显,呈肿胀状,无刚毛。第14节腹面正中有一雌生殖孔,18节腹面两侧有一对乳头状突起的雄生殖孔;还有受精囊孔3对,在6?7节、7?8节、8?9节间。主产广东、广西、福建。栖息于肥沃土壤中,现有人工养殖。虫体入药,是药材广地龙的来源。春、夏、秋三季均可捕捉,捕后及时剖开腹部,洗去内脏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地龙的药材特征】
3-225 白颈蚯蚓(广地龙土地龙)
广地龙 呈长条状薄片,弯曲,边缘略卷,全体具环节,背部深褐色至紫灰色,腹部浅黄棕色。常碎为长短不等的段,体轻,略呈革质,不易折断。气腥。味咸。
土地龙 由背暗异唇蚓等加工而成。体较小,呈弯曲圆柱形,长5?25cm,直径3?7mm。外表灰褐或灰棕色,多皱缩不平,肉薄,为未剖腹的虫体切段入药。
【地龙的附方】
1.地龙散:地龙(去土,妙)、半夏(生姜汁捣作饼,焙令干,再捣为末)、赤茯苓(去黑皮)各25克。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1.5?2.5克,生姜、荆芥汤调下。治风头痛及产后头痛。(《圣济总录》)
2.乳香丸:乳香(研)2.5克,胡粉5克。上二味,合研匀细,白颈蚯蚓生捏去土,烂研和就为丸,如麻子大。每服7?10丸,煎葱白汤下,更量儿大小加减。治小儿慢惊风,心神闷乱,烦懊不安,筋脉拘急,胃虚虫动,反折啼叫。(《圣济总录》)
相关对药
相关方剂
镇静降压。
清湿热,畅宗筋。
相关偏方
6个月内的乙脑后遗症患者。
急性腰扭伤之腰部剧烈疼痛,痛随呼吸而加重,腰部活动受限。
带状疱疹。
阳痿,属肾阴虚者。
阳痿,治疗巩固期。
相关食疗
补肾益精,活血通络。对中风后肢体活动不利、记忆力减退、失眼多梦、口眼歪斜等症有一定的疗效。
补气养身、清肺平喘。适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能益肺补肾、平喘纳气、润肠通便。适用于过敏性哮喘的治疗。
泻热止风。
清肺化痰定喘。
相关资讯
痔疮是一个很奇怪的病,因为只有人类才有。研究者分析,这和人直立行走有关,是由于...
地龙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抽搐、关节痹痛、肢...
【地龙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镇痉,舒筋活络,平喘,利尿。 用于治疗:高热抽...
【地龙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 【地龙的药名...
地龙是平川利尿的解毒药材,是蚯蚓的干燥全体;主产于河北、山西等地。 地...
心脑血管>复方地龙胶囊(恒生)...
抗生素类>头孢特仑新戊酯胶囊(富地龙)...
心脑血管>复方地龙片(易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