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石英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图片-故事
【紫石英的功效与作用】
温肾暖宫,镇心安神,温肺平喘。
【紫石英的药名】
紫石英
【紫石英的别名】
氟石、萤石。
【紫石英的药性】
甘,温。归肾、心、肺经。
【紫石英的应用】
1.肾阳亏虚,宫冷不孕,崩漏带下 本品甘温,能助肾阳,暖胞宫,调冲任,常用治元阳衰惫,血海虚寒,宫冷不孕、崩漏带下诸证。多以 本品与当归、熟地黄、川芎、香附、白术等配伍(《青囊秘方》)。
2.心悸不安,失眠多梦 本品入心经,能镇心安神。用治心悸怔忡,虚烦失眠,常与酸枣仁、柏子仁、当归等养血补心之品同用《郑子来家秘方》);治心经痰热,惊痫抽搐,常与龙骨、寒水石、大黄等重镇清热之品同用,如风引汤(《金匮要略》)。
3.虚寒喘咳 本品温肺寒,止喘嗽,可单用火煅、花椒泡汤,用治肺寒气逆,痰多喘咳症(《青囊秘方》);治肺气不足,短气喘乏,口中如含冰雪,语言不出者,可与五味子、款冬花、桑白皮、人参等配伍,如钟乳补肺汤(《御药院方》)。
【紫石英的用法用量】
煎服,9~15g。打碎先煎。
【紫石英的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肺热气喘者忌用。
紫石英的故事
如果只看白石英与紫石英,认为紫石英就是紫色之石英,或紫色之水晶,并没有任何不妥,但如果留意到《本草经》中与五行有关的四组药物,除五色石脂,其余三组,在青赤黄白黑五色之外,都另有一个紫色药物,即紫石英、紫芝和紫参,与前面五色药物共成六色。这应该不是巧合,但由此形成的六色石英、六色芝、六参药物组,依托于汉代或汉代以前的哪种认识模式,实在不得而知。
古代似乎在以“五”为基调的认识模式以外,还存在一个围绕数字“六”进行的思维系统,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六合、六爻、六律、六甲、六腑。《汉书•律历志》说:“天六地五,夫五六者,天地之中合,而民受以生也。故日有六甲,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之道毕。”话虽如此,“五”、“六”两套体系并不太能够调和,比如同样表示方位的五方与六合,前者缺乏上下的空间概念,后者没有观察者所处的中央位置。相对而言,音乐中的“五音六律”与医学中的“五脏六腑”,尚能基本协调“五”与“六”。分析紫石英、紫芝两条,除了可以猜测汉代的“六色”是青、赤、黄、白、黑、紫以外,其他一无所知。或许属于尚未圆融的“五”、“六”联合认识体系吧3拈出疑难,以待知者。
就药物名而言,紫石英确实是紫色的石英,即三方晶系的紫水晶,晶体呈六方双锥、六方柱聚形。但今天药用的紫石英则是萤石,成分主要是氟化钙CaF2。为等轴晶系矿物,晶体呈立方体、八面体、十二面体,透明或者不透明,具玻璃样光泽,常呈浅绿、紫色或紫黑色。两条证据表明萤石不是古代的紫石英:(1)《岭表录异》说:“随其大小皆五棱,两头如箭簇。”《本草衍义》云:“白石英,状如紫石英,但差大而六棱。”章鸿钊指出:“紫石英本六棱,有时亦减为五,盖面缺而棱亦不全也。其言两头如箭簇,则非弗石(即萤石)尤明。”(2)萤石有荧光,此特征一般不会被古人忽略。
而紫石英的由来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用黄泥造人,日月星辰各司其职,地上的子民安居乐业,四海之内歌舞升平。后因共工与颛顼争帝位,不胜而头触不周之山,导致天柱折,地维绝,四极废,九州裂,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洪水泛滥,大火蔓延,人民流离失所。
女娲看到她的子民们陷入巨大灾难之中,十分关切地上的生命,决心要炼石以补苍天。于是她周游四海,遍涉群山,最后选择了东海之外的海上仙山一天台山。天台山是东海上五座仙山之一,五座仙山分别由神鳌用背驼着,以防沉入海底。女娲为何选择天台山呢,因为只有天台山才出产练石用的五色土,是炼补天石的绝佳之地。
女蜗在天台山顶堆巨石为炉,取五色土为料,又借来太阳神火,历时九天九夜,炼就了五色巨石36501块。然后又历吋九天九夜,用36500块五彩石将天补好。剩下的一块“五色石”遗留在天台山中汤谷的山顶上了。
女娲在补天的时候,炼石的一些染上色的石浆液因为没有及时凝固,而掉入人间大地,在地上凝固成了五彩斑斓的“宝石”。这种紫色的“宝石”被命名为紫石英,白色的“宝石”被命名白石英……
后来,人们对自然的好奇,对于不知的事物,不知道有何功用,人们就用口尝要了解这些,无论植物药,动物药,还是矿物药,都是从人们的经验中慢慢积累下来了。在《体经》中也有了紫石英使用的记载,那时的人们就知道用女娲补天时掉下来的“天石”研粉入药,用以治疗虚寒性的肺系等疾病。
相关对药
相关偏方
重镇安神,并兼益血。适用于心力衰竭。
重镇安神,并兼益血。适用于心力衰竭。
重镇安神,并兼益血。适用于心力衰竭。
止惊悸,令能食。
相关资讯
【原文】 紫石英⑴,味甘,温⑵。治心腹咳逆⑶邪气⑷,补不足,女子风寒在子宫,绝...
【紫石英的功效与作用】 温肾暖宫,镇心安神,温肺平喘。 【紫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