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痒干咳吃什么药好
嗓子痒干咳可以口服慢严舒柠颗粒或咽炎片进行对症治疗。可以使用消炎的药物进行治疗,口服罗红霉素和咽炎片,蒲地蓝消炎片,维c银翘片等药物治疗,也可以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和清开灵颗粒。可以服用氨溴索口服液、银黄颗粒、利巴韦林颗粒等,多喝水,平时要注意保暖。
生活中很多人会出现嗓子痒干咳发情况,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影响进食和睡眠,让人很苦恼。嗓子痒干咳有可能是感冒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嗓子受到某种刺激或者其他病症造成的,都需要积极治疗来缓解症状。那么,嗓子痒干咳吃什么药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嗓子痒干咳喉可能是由于慢性炎症的刺激,使黏膜受到损伤引起的,可以服用利咽灵胶囊,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配合复方鲜竹沥口服溶液,强力枇杷露等药物来治疗。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含化一些西瓜霜含片或者金嗓子喉片来缓解干痒的症状。
2、生活中嗓子痒干咳考虑是上呼吸道感染后期导致的咽炎发作,可以口服慢严舒柠颗粒或咽炎片进行对症治疗。也可以服用咳平片,复方甘草片,头孢氨苄,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远离吸烟,多喝水,保持屋内的湿度,最好吃一些冰糖蒸鸭梨。
3、喉咙痒干咳应该是咽喉部的慢性炎症所引起,可以使用消炎的药物进行治疗,口服罗红霉素和咽炎片,蒲地蓝消炎片,维c银翘片等药物治疗,要注意休息,日常饮食注意清淡,避免受凉禁忌烟酒等,平时可以多喝罗汉果茶、金银花茶水。
4、喉咙痒干咳可服用冬凌草、奇效止咳颗粒、罗红霉素分散片治疗,也可以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和清开灵颗粒。最好的办法是多喝开水或菊花茶,不要吃太甜太咸的食物。
5、嗓子痒干咳多考虑是上火或感冒引起的咽喉部炎症所致,但也不排除伴有支气管炎的可能。可以服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阿莫西林胶囊或头孢克肟颗粒、复方氨酚那敏颗粒等药物治疗。也可以服用氨溴索口服液、银黄颗粒、利巴韦林颗粒等,平时要注意保暖。
6、嗓子痒干咳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可以用些化痰的药物来治疗,如甘草片、氨溴索分散片来化痰,同时可以合并咳特灵胶囊和头孢他啶抗生素,阿莫西林来治疗。也可以选择中成药,如草珊瑚含片、西瓜霜、咽炎片、慢严舒灵颗粒等配合消炎药服用治疗。
嗓子痒干咳吃什么药好相关阅读
怀孕感冒咳嗽怎么办
如果怀孕期间感冒咳嗽轻度可以用食疗来治愈。严重时要去医院就诊,常言道:是药三分毒,所以不能随便用药。那么我们今天来看看,怀孕期间感冒咳嗽到底该怎么办呢?
孕妇得感冒以后,对胎儿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病毒直接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有可能造成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兔唇、脑积水、无脑和小头畸形;二是感冒造成的高热和代谢紊乱产生的毒素的间接影响,高热及毒素会刺激子宫收缩,造成流产和早产等,因此要注意预防感冒,以下是几种治疗方法:对轻度感冒,仅有喷嚏、流涕及轻度咳嗽,则不需用药,可注意休息,多喝开水,往往可以不治而愈。如果症状仍不改善,可用板蓝根冲剂等中成药。
药疗不如食疗。治咳嗽,可以在早饭前用香油煎个鸡蛋吃,不放任何佐料(包括盐);炖冰糖、梨汤喝; 治感冒:喝姜汤红糖水; 不抽烟、不喝酒; 油炸、油腻、辛辣食物少吃,多吃点素菜和水果;少吃生、凉食物,多喝水;发烧:不要通过捂汗的方式退烧,孕妈妈体温瞬间升高很快,可能会损伤胎儿。正确的方式是采用物理降温,可以洗温水澡,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喝点姜汤水。鼻塞:可以通过吸入热水蒸汽来缓解,也可以选用生理性海水盐鼻腔喷雾剂。嗓子疼:用淡盐水漱口。咳嗽:多喝水,在居室内使用加湿器,睡觉时将枕头垫高,身体呈30~45度角可以缓解咳嗽的症状。
对于轻度感冒,可选用板蓝根冲剂等纯中成药。并多喝开水,注意休息,感冒很快就会痊愈。感冒高热,剧咳。可选用柴胡注射液退热和纯中药止咳糖浆止咳。同时,也可采用湿毛巾冷敷,用30%左右酒精(或白酒冲淡一倍)擦浴,起物理解混作用。感冒初起喉头痒痛时,立即用浓盐水每隔10分钟漱口及咽喉1次,10余次即可见效。喝鸡汤可减轻感冒时鼻塞,流涕等症状,而且对清除呼吸道病毒有较好的效果。经常喝鸡汤可增强人体的自然抵抗能力。
以上就是对于怀孕了感冒咳嗽该怎么办的一些介绍了。
咳嗽的危害
咳嗽在生活当中可以说是最常遇到的一种现象,有的是因为感冒引起的,有的则是因为吸入各种异物造成的咳嗽,但是不管是什么因素引起的咳嗽都会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的咽喉以及肺部的健康,尤其是对肺的损害非常大,所以说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注重做好预防,避免咳嗽的出现。
因为会造成咳嗽的原因,有很多种有的是因为一些疾病因素造成的所以说面对这些可能会出现咳嗽的疾病最重要的是要积极的接受治疗,而平时的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预防一些异物进入呼吸道。
咳嗽是咽喉部受外界因素刺激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对人体正常的保护性机制。如从支气管、肺排出的痰会刺激咽喉部产生咳嗽反应,促使排出。
有害气体刺激咽喉部,会引咳嗽,提醒人们避开危险;异物刺激咽喉部,会引起强烈咳嗽反应,以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
咳嗽的危害也很多,最主要的是对肺的损伤,长期慢性咳嗽会使肺内压增高,在有肺部疾病时,如慢性支气管炎症、肺结核病人,剧烈咳嗽可使肺泡壁弹性减弱,最终导致肺泡破裂,形成肺大泡,形成恶性循环;其次咳嗽本身会造成咽喉部充血,不利于咽喉炎的康复。
危害很多,在此就不一一细数。 建议,有咳嗽的人要及早到医院检查,明确病因,无论是咽喉炎、支气管炎、还是结核、肺炎,都要积极治疗。
上面就是关于咳嗽的一些危害介绍,实际上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咳嗽都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还有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说在生活中我们就应该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保健,更好的杜绝这些疾病的困扰。
健康百家谈之做足功课,让孩子远离咳嗽
和您聊聊儿童慢性咳嗽
在门诊,我经常见到一些因为长期咳嗽前来就诊的患儿。这些孩子有个共性,反复咳嗽,吃药好转,停药再发,家长总感觉去不了“根”,去了医院,也做了不少检查,甚至不停的输液,可是孩子仍然咳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什么叫慢性咳嗽呢?
对于儿童来说,咳嗽症状持续超过一个月才能叫慢性咳嗽。慢性咳嗽分两种,一是特异性咳嗽,就是说疾病诊断已经很明确,比如孩子得了支气管肺炎,胸片上有问题,咳嗽是这个疾病的症状之一,这个咳嗽就叫特异性咳嗽。还有一种叫非特异性咳嗽,指咳嗽原因暂时不明确,咳嗽为主要或唯一表现,胸X线片未见异常,咳嗽超过一个月的咳嗽。目前临床上的慢性咳嗽主要就是指这一类咳嗽,又称
“狭义的慢性咳嗽”。我今天向大家介绍的就是这种“慢性咳嗽”。
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有很多。2010年,我有幸参与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陆权教授的一项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慢性呼吸道疾病科研专项资金课题:《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调查》。经过一年多的观察,我对我院100多名慢性咳嗽的儿童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随访和指导用药,对儿童慢性咳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调查让我了解到: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与成人不尽相同,而不同年龄儿童慢性咳嗽的原因也有差别。
小于1岁的婴儿,慢性咳嗽常见的病因有:呼吸 道 感 染 和 感染 后 咳 嗽 ,先 天 性 气 管、肺发育异常、胃食管反流、肺结核等;1到3岁的幼儿,常见的病因有: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异物,胃食管反流,肺结核等比较常见;3到6岁的学龄前孩子,同幼儿期病因,此外尚有支气管扩张等疾病;而6岁以后的学龄儿除了上述的疾病以外,还有心因性咳嗽。
下面对上面介绍的常见病因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1. 呼吸道感染与感染后咳嗽:
许多病原微生物如百日咳杆菌、结核杆菌、病毒(特别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巨细胞包涵体病毒)、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慢性咳嗽常见的原因,多见于4周,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遇冷空气后咳嗽加重,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过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
(2)支气管扩张剂诊断性治疗可使咳嗽症状明显缓解;
(3)肺通气功能正常,支气管激发试验提示气道高反应性;
(4)有过敏性疾病史包括药物过敏史,以及过敏性疾病阳性家族史。过敏原检测阳性可辅助诊断;
(5)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慢性咳嗽。
3,上 气 道 咳嗽综合征(UACS):
各种鼻炎(过敏性及非过敏性)、鼻窦炎、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鼻息肉、腺样体肥大等上气道疾病可引起慢性咳嗽,既往诊断为鼻后滴漏(流)综合征(PNDs),意即鼻腔分泌物通过鼻后孔向咽部倒流引起的咳嗽。
UACS的临床特点和诊断线索:
(1)慢性咳嗽伴或不伴咳痰,咳嗽以清晨或体位改变时为甚,常伴有鼻塞、流涕、咽干并有异物感、反复清咽、有咽后壁粘液附着感,少数患儿诉有头痛,头晕、低热等;
(2)检查鼻窦区可有压痛,鼻窦开日处可有黄白色分泌物流出,咽后壁滤泡明显增生,呈鹅卵石样,有时可见咽后壁勃液样物附着;
(3)针对性治疗如抗组胺药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鼻用糖皮质激素等有效;
(4)鼻窦炎所致者,鼻窦X线平片或CT片可见相应改变。
4,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
胃食管反流(GER)在婴幼儿期是一种生理现象。健康婴儿GER发生率为40%一65%,1一4个月达高峰,1岁时多自然缓解。当引起症状和(或)伴有胃食管功能紊乱时就成为疾病即胃食管反流病(GERD)。GER在儿童患病率约15%。
GERC 的 临床特征和诊断线索:
(1)阵发性咳嗽,有时剧咳,多发生于夜间;
(2)症状大多出现在饮食后,喂养困难。部分患儿伴有上腹部或剑突下不适、胸骨后烧灼感、胸痛、咽痛等;
(3)婴儿除引起咳嗽外,还可致窒息、心动过缓和背部呈弓形;
(4)可导致患儿生长发育停滞或延迟。
5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
该病是由Gibson等在1989年首先报导的,临床特点为慢性咳嗽,不伴有喘息,两肺无哮鸣音,肺功能、峰流速变异率和气道反应性都正常,但诱导痰中嗜酸细胞比例>3%,通常在10%~15%之间,抗菌药物和支气管扩张药物不能缓解咳嗽,仅对糖皮质激素起反应,在咳嗽症状得到控制的同时,诱导痰中嗜酸细胞也减少。目前,我国尚未见大样本的研究调查。
EB的临床特征和诊断线索:
(1)慢性刺激性咳嗽;
(2)胸X线片正常;
(3)肺通气功能正常,无气道高反应性;
(4)痰液中嗜酸粒细胞相对百分数>3%;
(5)口服或吸人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6. 先天性呼吸道疾病:
主要见于婴幼儿,尤其是1岁以内。包括有先天性气管食管瘘、先天性血管畸形压迫气道、喉气管支气管软化和(或)狭窄、支气管肺囊肿、纤毛运动障碍、纵隔肿瘤等。
7. 心因性咳嗽:
儿童心因性咳嗽只能在除外抽动性疾病,并且经过行为干预或心理治疗后咳嗽得到改善才能诊断;咳嗽特征对心因性咳嗽只有提示作用,不具有诊断作用。
心因性咳嗽的临床特征和诊断线索:
(1)年长儿多见;
(2)日间咳嗽为主,专注于某件事情或夜间休息时咳嗽消失;
(3)常伴有焦虑症状;
(4)不伴有器质性疾病,并除外引起慢性咳嗽的其他原因。
8.其他病因:
(1)异物吸人:咳嗽是气道异物吸人后最常见的症状,异物吸入是儿童尤其是1~3岁儿童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有70%的气道异物吸人患者表现为咳嗽,其他症状尚有呼吸音降低、喘息、窒息史等。咳嗽通常表现为阵发性剧烈呛咳,也可仅表现为慢性咳嗽伴阻塞性肺气肿或肺不张,异物一旦进人小支气管以下部位,可以无咳嗽,即所谓进人“沉默区”。
(2) 药物诱发性咳嗽:
儿童较少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有些肾性高血压的儿童在使用ACEI如卡托普利后会诱发咳嗽。其机制可能与缓激肽、前列腺素、P物质分泌等有关。ACEI引起咳嗽通常表现为慢性持续性干咳,夜间或卧位时加重,停药3~7天可使咳嗽明显减轻乃至消失。
(3 )耳源性咳嗽:2%一4%的人群具有迷走神经耳支。这部分人群,当中耳发生病变时,迷走神经受到刺激就会引起慢性咳嗽。耳源性咳嗽是儿童慢性咳嗽的一个少见原因.
儿童慢性咳嗽该怎样诊断和治疗?
孩子慢性咳嗽,家长非常焦急。不少孩子辗转了许多家医院,甚至找了不少教授,可是仍然看不好,这是为什么?这其中原因很多,但我想,最关键的是对于慢性咳嗽,我们医生没有给患儿家长详细的解释和长期的随访。大多慢性咳嗽的孩子在门诊就像一个匆匆过客,在门诊和医生就交流那么几分钟,然后就被“打发”了,这样医生怎么可能把孩子的病了解的很透彻呢?
对于慢性咳嗽的孩子,我是怎样做的呢?在家长愿意的情况下,首先给孩子建立档案,然后给家长解释,应该做哪些检查。然后结合检查结果,给孩子用药,然后定期随访。我还会给这些孩子的家长留下我的QQ号和手机号,还有我的博客地址。便于我们及时的沟通和交流。正因为我的用心,很多家长依从性非常好,他们愿意沉下心来慢慢的检查,他们愿意心平气和的听医生的解释,他们愿意让我这个非教授的医生长期指导用药和随访。于是孩子疾病看好了,医患关系也处好了,皆大欢喜。所以,当医生不难,当一个让患者家属信任的医生难。
孩子如果一旦怀疑慢性咳嗽,作为孩子家长,我的建议是有病不要乱投医,尽量找同一个医生看,最好找呼吸专业的医生看,这样便于随访。
孩子一旦被怀疑为慢性咳嗽,家长们应该配合医生给孩子做哪些检查呢?
1.放射学检查:儿童慢性咳嗽应常规胸X线片检查,依据胸X线片正常与否,决定下一步的诊断性治疗或检查。
2.怀疑鼻窦炎时应该拍鼻窦瓦氏位片或者建议到耳鼻咽喉科进一步诊治。
3.胸部CT有助于发现纵隔、肺门淋巴结及肺野内的中小病变,高分辨CT则有助于非典型支气管扩张、肺间质性疾病等诊断。
4.CT鼻窦片显示鼻粘膜增厚>4mm或窦腔内有气液平或模糊不透明是鼻窦炎的特征性改变。但注意鼻窦部CT、MRI检查是不可或缺的诊断手段之一,但不宜列为儿童常规检查,可视病情由医生决定实施。结果的解释在儿童尤其1岁以下小儿亦需慎重,因为小儿鼻窦发育不完善(上颌窦窦、筛窦出生时已存在但很小,额窦、蝶窦5一6岁才出现)、结构不清楚,单凭影像学容易造成“鼻窦炎”过多诊断。
5.肺 功能:5岁以上儿童应常规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必要时可根据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进一步行支气管舒张试验或支气管激发试验,以辅助哮喘(包括CVA)的诊断以及与EB的鉴别。
6. 支 气管镜(纤维支气管镜、硬质气管镜等):对于怀疑气道发育畸形、异物(包括气道内生异物、痰栓)等引起的慢性咳嗽以及需要进行防污染的病原微生物检查时可行支气管镜检查。
7. 诱 导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查和病原微生物分离培养:可以明确或提示呼吸道感染病原,若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则是诊断EB等过敏性炎症的主要指标。
8其 他 :PPD皮试、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测定,皮肤点刺试验,24小时食道pH值监测、食道腔内阻抗检测等。
总之,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处理原则是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病因不明,在医生的指导下,可进行经验性对症治疗以期达到有效控制;如果治疗后咳嗽症状没有缓解,应让医生重新评估。治疗慢性咳嗽,最重要的是患儿父母的配合,价值如果家长急于求成,期望值过高,不理解医学的能与不能,孩子的慢性咳嗽就得不到很好的治疗。
儿童慢性咳嗽,该怎样用药呢?
下面我做一些简单的介绍,家长们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切勿乱用药,尤其不能乱用抗生素。
(一)药物治疗
1. 祛 痰药物:慢性咳嗽如伴有痰,应以祛痰为原则,不能单纯止咳,以免加重或导致气道阻塞,可以选用N一乙酰半胱氨酸、盐酸氨澳索、愈创木酚甘油醚、桃金娘油和中药祛痰剂等。
2. 抗组胺药物:H1受体拮抗剂如氯苯那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嗦等可用于治疗UACS。
3. 抗 菌药物:明确为细菌或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病原感染的慢性咳嗽者可考虑使用抗菌药物。肺炎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者可选择大环内醋类抗生素,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其他病原菌感染在初始经验治疗后,如需调整抗生素,应按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4. 平喘抗炎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M受体阻断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茶碱等药物。
5. 消化系统药物:主张使用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和促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等。儿童缺乏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经验。
6. 镇咳药物:慢性咳嗽尤其在未明确病因前不主张使用镇咳药,且该类药物的使用与一些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美国儿科学会警示,可待因禁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咳嗽。异丙嗓(非那根)的镇静作用有可能误导家长,应用该药减少孩子的吵闹而忽视了该药的不良反应,包括烦躁、幻觉、肌张力异常,甚至呼吸暂停、婴儿碎死。不良反应在婴儿中表现明显,致WHO提出警告:异丙嗪禁用于2岁以下儿童,禁止作为镇咳药物。
( 二)非药物治疗
1. 避免接触过敏原、受凉、烟雾的环境;
2. 对鼻窦炎可进行鼻腔灌洗、选用减充血药;
3. 体位变化,改变食物性状,少量多餐等对GERC有效;
4. 对气道异物者则应及时取出异物;
5. 药物诱发性咳嗽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停药;
6. 对心因性咳嗽则可给予心理疗法;
7. 及时接种疫苗,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和呼吸道感染。
瘀血咳嗽论治体会
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一个最常见证候,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分,多数医家多责之于肺、脾、肝、肾之病变所致,或因感受风、寒、热、燥、火之邪而发,或因脾虚生痰、肝火犯肺、肾气虚衰等导致。
近年来研究发现,瘀血是导致咳嗽的重要病因之一,尤其是见于久病顽疾咳嗽患者。我们临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心病、支气管扩张等患者之咳嗽,每以瘀血论治,常获佳效。现就瘀血咳嗽的论治简述如下。
症状特点:咳嗽日久,断断续续,咳一下既停,旋即又咳一下,如此频频而咳。咳声低沉如闷于喉下,常于吃饭或喝水时加重。有的咳痰,痰稠色黄,或白粘稠,痰量或多或少,甚至喘促难卧,或咯痰铁锈色,或带血丝,甚至咯血。有的伴见胸闷或胸痛。舌质暗红,舌边尖可见瘀斑点,脉象多弦,或弦细涩,或浮滑。
病因病机:
1、负重努伤肺络,跌打损伤肺络,咯血残瘀留滞肺络,肺络瘀阻。负重和跌打损伤,皆可损伤肺络而产生瘀血,咯血残瘀不去留滞肺络,皆可使肺络瘀阻,肺气失于肃降,壅而作咳。吃饭时,胃为受纳而胃气暂不降浊,胃气之不降,亦影响肺气肃降,是以其咳益甚。又因劳损伤气,咯血耗气,肺气虚弱,故咳嗽断断续续,其声低沉而闷。
2、痰瘀碍气,肺失肃降。痰来自津,瘀本乎于血,痰阻血难行,血凝则痰难化,瘀血内阻,久必生痰,痰浊停滞更致血瘀,两者关系密切,互相转化,互为因果,难以截然分开,故成痰瘀互结之证。正如《丹溪心法》说:“肺胀而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唐容川说:“善人身气通,不可塞滞,内有瘀血,则阻碍气道,不得升降,是以壅而为咳。”
《血证论》说:“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吐血咯血,必见痰饮”。此皆因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所致。肺之通调涩滞,脾之转输无权,肾之蒸化失职,三者互为影响以致水湿停聚而成痰,火热煎熬津液或外邪袭肺,肺失宣肃,津液凝滞等因素亦可成痰。痰为有形之邪,留滞体内,脉络受阻,血行不畅,致生瘀血。正如张山雷所言:“痰涎积于经遂则络中之血必滞”。
3、气血失调,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或气虚、阳虚无力鼓动血行而成瘀,寒凝血滞,热邪煎熬亦可成瘀,或外伤血脉运行不畅等均可导致瘀血产生,瘀血阻滞络道,津液聚积,化生痰浊,阻碍肺之宣肃则咳喘重矣。正如唐容川所言:“血积既久亦能成痰水”,这是瘀血日久而生痰浊,导致新生之痰与瘀血相聚则成痰瘀为患之证,故使咳嗽日久不愈。
4、津液亏虚,肺络瘀阻。津液作为血液组成部分,有助于血液运行流畅,周学海在《读书随笔》中曾比喻:血有如舟,津有如水,水津充沛,血始能行。若湿热邪毒,或杂病他因,使津液亏虚,津亏不足以载血行,导致血行不畅而成瘀血,或热灼津液,水少津亏,汁稠重浊,流行不畅,停蓄凝滞亦而使肺络瘀阻,肺气失宣而咳矣。
治疗体会:古多从活血化瘀入手,或佐以化痰之剂。如朱丹溪用四物汤加桃仁、诃子、青皮、竹沥、姜汁,或桃仁、大黄、姜汁为丸服;唐容川则用代抵当汤加茯苓、法半夏治疗。我们主张以化痰活血,佐以理气为治疗总则,并辨证加减论治。对于负重努伤肺络,或胸背跌仆损伤,瘀血内阻,肺气不利,证见咳嗽不愈,夜间加重,呛咳少痰,痰中时带极少血丝或血点,胸背受伤部位有阵发性刺痛,舌淡紫或见瘀斑,脉弦者,当以清瘀肃肺为主,方用旋覆花汤加减,用旋覆花、茜草降气消结通络,桃仁、紫菀活血止咳,痰中带血者,加三七、白茅根活血化瘀、止血,如吐血紫黑,咳嗽气急只能侧卧者,可用血府逐瘀汤加杏仁、五味子治疗。
对于痰浊停滞而致血瘀,形成痰瘀互结者,以理气化痰为主,佐以消瘀,若瘀血日久致生痰浊,形成痰瘀互结者则以消瘀为主,佐以化痰。正如《血证论》所谓:“须知痰水之雍,由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则痰水自消”。痰瘀为有形之邪,活血化瘀中常须配理气之品,《女科经论》引武淑卿说:“盖病气之中未偿无饮,而瘀血之内未偿无痰……故消瘀之中,兼行气消瘀化痰之药为是”。
此外,还要杜绝生痰之源;常须配伍健脾益气补肾等药,使津液得以归化,痰浊瘀血无以滋生。如气虚血瘀,常用二味参苏饮,加桃仁、当归、橘红以祛瘀活络,加杏仁、枳壳、橘皮以肃肺止咳。瘀血重者常用水蛭、旋覆花、生茜草、郁金、当归、白芍、桃仁、丹皮等活血化瘀。痰浊瘀阻者常用二陈汤、平胃散、温胆汤等加减论治。痰去瘀除之后,常以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金水六君煎、七味都气丸、济生肾气丸等补脾益肾之方善后,以培其根本,断生痰致瘀之源。
热咳:雪梨、藕汁清肺火止咳嗽
热咳肺火梨,寒咳就有热咳,和风寒咳嗽相比,热咳的主要表现是咳嗽的时候咳痰不爽,咳出来的痰发黄,或者黏稠,咳嗽气粗,或者声音哑,而且,口干口渴、咽喉干燥疼痛的症状比较明显。如果你咳嗽的时候有上述症状,基本可以判断是热咳。
热咳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因为外感风热之邪,也可能是风寒之邪入里化热,还有可能是近段时间吃了太多上火的东西,内生火热,痰热郁肺;也有可能是因为生气或者抑郁,使得肝失调达,气郁化火,肝火犯肺……很多原因都可能导致热咳,并不仅仅是风热感冒才会。
不管什么原因导致的热咳,症状和治疗原则都是比较一致的。既然是热咳,一定是内火灼津、伤阴耗液、肺失宣降,所以才会肺气上逆,冲击呼吸道,让你想要咳嗷。
一般来说,热咳在夏天、秋天比较常见。但是我发现,每次节假日过后,尤其是春节过后,会有一拨热咳患者。为什么呢?很有可能是节假日饮食不加节制,大鱼大肉吃多了,体内生火又生痰,就开始咳嗽了。
这种看起来似乎原因不明的咳嗽,在老人和孩子身上更常见。我有一位长辈,一到冬天,就开始咳,除了咳嗽,还口干舌燥嗓子疼。他一直认为是冬天在暖气屋里待久了,燥得慌,多喝水就成,一直也没当回事。
等我发现的时候,他已经咳了很多年,我详细问了问他的具体症状,判断他这是热咳,不是燥咳,因为他小便呈赤黄色,咳的都是黄痰,而燥咳几乎没有痰。
我跟他讲了以后,建议他吃点疏凤清热、宣肺止咳的药物。与此同时饮食上一定得注意,要清淡点儿,辛辣刺激的食物尽量不要吃,还建议他多用雪梨和莲藕汁调理。
雪梨是梨子的一种,因为肉嫩白如雪得名,它汁多味甜,而且药用价值很高,能够清心润肺、止咳润爍、利便醒酒等,可以生吃,还可以蒸煮做成汤羹,味道和药效都不错。
而莲藕,也是著名的药食两用食材,需要说明的是,莲藕原本性偏寒凉,所以生吃能够清热润肺,缓解口渴、焦躁等症状。但是,当莲藕做熟以后,就会由寒变温,功效变成健脾开胃、止泻固精。所以,如果想要治疗热咳,我们需要用莲藕汁,而且是生莲藕汁。
我的食疗菜谱:1、贝母梨
材料:贝母5克,梨1个,冰糖1汤匙
做法:(1)准备材料:把梨洗干净,在梨上部1/4处横着切开,把梨核挖掉,切掉的部分当作盖子。
(2)把贝母碾碎成粉末,放在梨子中间挖出来的坑里,然后盖上盖子,外表看起来还是完整的梨子,放入容器中。
(3)蒸锅加水,放入盛有贝母梨子的容器,大火蒸1小时即可关火。
功效:贝母是常用的化痰止咳药,此方清热凉血,对于热咳、胸闷心烦、咽干口渴等热性病症都有疗效。
说明:梨汁和梨肉都要吃掉,贝母可以选川|贝,药店可以买到。
2、莲藕秋梨汁
材料:莲藕300克,秋梨500克,冰糖5克
做法:(1)准备材料:莲藕去皮,去节,洗干净切成块。雪梨也洗净去掉核,切块。
(2)把莲藕块和雪梨块放入榨汁机中,加入少许凉开水,榨成汁。
(3)在莲藕梨汁中加入冰糖(也可以不加),搅拌均匀后即可饮用。
功效:清香甘甜,润肺清燥,养阴清热,止咳祛痰。
说明:莲藕和雪梨都偏寒,生吃碍脾胃,所以脾虚胃寒、容易腹泻的人不宜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