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虚寒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06
肺虚寒证,中医病证名。是指阳气亏虚,肺失温煦,以咳嗽气喘,畏冷肢凉,吐稀白痰,胸闷,苔白滑,脉弱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肺痿等疾病中。
病因
本证多由阳气亏虚,肺失温煦所致。
临床表现
咳嗽气喘,畏冷肢凉,吐稀白痰,胸闷,苔白滑,脉弱。
常用中药
甘草、人参、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杏仁、款冬花、陈皮、茯苓、前胡、紫菀、熟地黄、白术、桂枝、桔梗、防风、荆芥、当归等。
常见病
肺痿
临床见咯吐涎沫,其质清稀量多,不渴,短气不足以息,头眩,神疲乏力,食少,形寒肢冷,面白虚浮,小便数,或遗尿,舌质淡,脉虚弱。治宜温肺益气。方用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加减。
预防调护
1、宜多吃些温补食物,忌食生冷。
2、本证多为慢性病患者,应注意护理,必须注意寒温的变化,防感受外邪而使病情复杂加重。
3、病室应保持清静,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病室内避免烟尘,要注意避免哮喘的各种诱发因素。
4、加强锻炼,多作呼吸保健操,气功锻炼。注意保护机体阳气,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