噎膈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噎膈,症状名。是指吞咽不顺,饮食梗塞难下的症状。气结、火郁、痰凝、血瘀、津枯等为噎膈常见病因。噎膈为食管病变的常见症状,胃与胸膈、心脏、口腔咽喉的某些病变,以及痹、痿、瘫、风类疾病,亦可导致噎膈。临床若对以噎膈为主症的病种尚不能确定时,可暂以噎膈待査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论治及对症处理。
病因
噎膈多因七情刺激,饮食不节,寒温失宜,劳役所伤,致脏气不和,气血瘀结,填塞胸阻塞食管;或因脏气亏损,中气虚馁,运化无力,停于食管而成。
病机
噎膈之病机复杂,病虽在食管,但常与胃、肝、脾、心诸脏病变相关。气、痰、瘀阻于食管,阴亏、津伤、血气虚,食管失于濡润为噎膈之基本病机,且常虚实夹杂,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从而使情缠绵难愈。
1、忧思郁怒
忧思伤脾,郁怒伤肝,肝脾伤则气结,气结则津液不得输布,聚而为痰气交阻食管,逆而不降,初则饮食难下,继则食少随涎上涌;肝郁疏泄失常,日久气病,则血液不能畅行,痰瘀互结,阻塞胃口,则饮食难下,遂成噎膈
2、饮食所伤
饮食偏嗜,如嗜食热食,或长期食用粗硬食物,或进食过快,咀嚼不充或长期食用腌制或霉变食物,或长期饮用烈性酒,或嗜食肥甘、辛辣,过食醋、蒜等刺性食品。或热毒内蕴,刺激食管、胃肠粘膜;或湿浊化热酿痰,阻塞食管,或化火伤阴耗胃津亏虚,血燥失濡,食管胃肠失于濡润而滞涩;或痰湿阻滞日久,气病及血,痰瘀互搏于食管,食管窄隘,发为噎膈。
3、寒温失宜
外感寒邪,直中脏腑,脏气寒冷,不能传化食物,致饮食格拒不下;天暑地热,运行劳倦,燥火伤人,热结脾胃,津亏血燥,纳化失常,可致噎膈。
4、年老肾虚
房劳过度,或年老肾虚,精血亏耗,则诸脏受累。肾精亏耗,影响脾胃,则化源枯竭,进而阴亏液涸则食管干涩,饮食难下;阴损及阳,命门火衰,脾胃失其温煦中气虚馁,运化无力,日久痰停血瘀,痰瘀互结食管,食管狭窄,失于和降,则成噎膈。
针灸疗法
1、针灸疗法
(1)体针疗法
以天鼎、巨阙、上脘、中脘为主穴,配足三里、内关、风门、膻中、三阴交、合谷等穴,中强刺激,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15分钟。
(2)耳针疗法
取咽喉(双)透食管(双),或配体针天鼎穴斜透天突穴,得气后留针45分钟,或埋针。
2、推拿疗法
(1)按摩疗法
患者仰卧,以拇指、示指点按患者天突、膻中、足三里、内关、上脘等每次20分钟。
(2)擒拿疗法
捏拿虎口、腋窝、锁骨等部位的同时,用力擎举上肢或扩展胸廓,可利咽通膈,能即刻进食。
其它疗法
1、常用中成药
可辨证选用新癀片、复方天仙胶囊、宽中丸、附子理中丸、八珍丸等.
2、常用中药
杵头糠、石打穿、鹅血、龙葵、豆蔻壳、郁金、旋覆花等,可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选用。
常见证型
1、肝郁气滞证
证候:吞咽逐渐梗塞,胸膈满闷胀痛,或胸胁窜痛,随情志变化而症状改变,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宽膈。
加减:胸膈胀痛甚,苏叶易苏梗,加广木香、槟榔;食欲不振,加砂仁壳、陈皮、鸡内金。
2、痰气阻膈证
证候:吞咽梗阻,胸膈痞闷,泛吐痰涏,呕恶不适,嗳气觉舒,郁怒则甚,口干咽燥,舌质偏红,苔薄腻,脉弦滑。
治法:祛痰理气宽膈。
常用方剂:启膈散。
加减:可加瓜蒌、制半夏、天南星;咽干、吞食梗塞,加麦冬、玄参、天花粉;心烦、口干,加山栀、黄连、山豆根;大便干结,加生地、玄参、白蜜;泛吐痰涎,加制半夏、陈皮、旋覆花。
3、热扰胸膈证
证候:吞咽梗阻,胸膈胀闷,胸骨后灼热作痛,身热汗出,口渴欲饮,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干,脉数。
治法:清热凉膈。
常用方剂:滋阴清膈饮。
加减举例:灼痛、口渴,加石膏、知母;大便干结,加大黄、火麻仁。
4、痰瘀阻膈证
证候:胸膈疼痛,食不得下而复吐出,吐出物如赤豆汁,甚至水饮难下,胸骨后刺痛,大便坚如羊屎,面色晦暗,形体消瘦,肌肤枯燥,舌质暗红,苔垢腻,脉涩。
治法:祛痰化瘀宽膈。
桃红饮。
加减:痰多、胸闷,加瓜蒌、玄参、川贝母、郁金、制半夏;胸膈刺痛,加延胡索、槟榔、乳香、没药、赤芍、莪术;咽干、便结,加沙参、麦冬、白芍、火麻仁。
5、津液亏虚证
证候:吞咽梗塞而痛,固体食物难入,汤水可下,形体逐渐消瘦,口干咽燥,大便干结,五心烦热,舌质红干或有裂纹,脉弦细数
治法:生津润燥。
常用方剂:五汁安中饮合沙参麦门冬汤。
加减:常加玄参、生地、石斛;烦热、口苦,加山栀、黄连、黄芩;大便干结,加火麻仁、瓜蒌仁、何首乌;腹胀、便秘,加大黄、厚朴。
6、脾胃虚寒证
证候:长期饮食难下,面色无华,精神疲惫,形寒肢冷,泛吐清涎,面浮足肿,腹胀,苔薄白,脉弱。
治法:温补脾胃。
常用方剂:补气运脾汤。
加减:气短、声低,加黄芪、升麻;畏寒、肢冷,加附子、干姜、吴茱萸;泛吐清涎,加旋覆花、韭汁、白花蛇舌草。
7、气血两虚证
证候:病程日久,饮食难下,胸膈噎塞,甚则滴水不入,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腹胀肢肿,形体枯瘦,身倦乏力,舌质淡,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补血,兼以散结。
常用方剂:八珍汤。
加减:常加天葵子、夏枯草、白花蛇舌草;气短、懒言,加黄芪;腹胀、肢肿,加郁金、肉苁蓉、肉桂;胸膈刺痛,加丹参、桃仁。
常见病
1、如自觉咽中有物梗寨、吐之不出、吞之不下、进食并无障碍,甚至进食时堵塞感反而消失者,多为梅核气。
2、中老年吞咽困难,进行性加重、咽下疼痛,呕吐内容物含有粘液带血者,多为食管癌,应早期进行上消化道钡餐、食管脱落细胞检查,以便及时确诊。
3、间歇性进食梗塞,病程较长,发病缓慢,常伴呕吐,或夜间呛咳、呕吐,平卧时加重者,多为食管痹。上消化道钡餐、食管镜、食管测压检查,有助于确诊。
4、以胸骨后灼热感与疼痛为主,伴有吞咽困难,多因进食刺激性食品而诱发者,多属咽喉、食管损伤,或为食管瘅等病。上消化道钡餐、食管镜检查有助于确诊。
5、进食时胸部梗塞感,甚或咽下困难、呕吐,平卧、弯腰、蹲下、咳嗽、大便用力时可诱发者,多为膈疝。上消化道钡餐、食管镜检查,可帮助确诊。
6、吞咽困难伴语言謇涩、声嘶、失音者,应考虑软脚瘟、脑瘤、肌痿、痿痹、风(喑)痱、肉痉等病。
7、起病于精神刺激,或病情与情绪关系密切者,多属食管痹、梅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