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湿热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04

肝脾湿热证,中医病证名。是指湿热中阻,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以胁胀、腹胀、恶心厌油,或见黄疸、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病因

肝脾损伤,湿热蕴结。

病机

肝脾先伤,气滞湿阻,此时以实为主,进而湿浊内蕴中焦,即可郁而化热,而致湿热蕴结,出现湿热困脾之后,腹大坚满,脘腹绷急,烦热口苦,渴不欲饮等特征。

常用中药

茵陈金钱草、山栀、黄柏苍术厚朴砂仁大黄猪苓泽泻车前子滑石

常见证型

肝脾湿热型鼓胀

临床表现:腹大坚满,脘腹绷急,外坚内胀,拒按,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溏垢,或有面目肌肤发黄,舌边尖红,苔黄腻或灰黑而润,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常用方剂:中满分消丸合茵陈篙汤加减。

常用中药:黄芩黄连知母茯苓、猪苓、泽泻、厚朴、枳壳半夏陈皮、砂仁、姜黄干姜人参白术甘草、茵陈、栀子、大黄。

针灸泻法:足三里、中脘。

肝脾湿热型丹毒

临床表现:发于腰胯肋下,红肿蔓延,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肝泄热利湿。

常用方剂:柴胡清肝汤或花斑解毒汤加减。

常用中药:柴胡、黄芩、生山栀、龙胆草、生地、丹皮、赤芍、银花、连翘、车前子、生甘草。

针灸疗法:足三里、中脘、行间。

预防调护

鼓胀者,注意保暖,避免反复感邪;注意劳逸结合,病情较重时应多卧床休息,腹水较多者可取半卧位,避免劳累;注意营养,避免饮酒过度,病后应忌酒及粗硬饮食,腹水期应忌盐;宜安心静养,避免郁怒伤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