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有什么好处
拔罐有什么好处:
拔罐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它的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可以用于毒蛇咬伤、疮疡初起没有破溃等外科疾病;也可以用于风湿痹痛、胃脘痛、腹痛以及腰背痛、痛经、头痛等各种急慢性的疼痛性疾病;还可以用于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眩晕、呕吐、腹泻、泄泻等脏腑功能紊乱的一些内科疾病。
但是在拔罐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以下情况是不建议患者采用拔罐疗法,比如患者如果存在严重的凝血机制障碍,有自发性的出血倾向或者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是不宜使用拔罐治疗的;如果皮肤存在严重的过敏或皮肤具有疥疮等传染性疾病,也不建议患者采用拔罐疗法;患者如果存在严重的皮肤肿瘤,或者局部有皮肤破损、溃烂、外伤、骨折、静脉血栓、体表大血管走行的部位,也是不采用拔罐疗法;针对于孕妇的腰骶部、腹部,也是不能采用拔罐治疗;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或者是肺结核晚期的患者,也是不宜采用拔罐治疗;五官部位以及前后二阴的部位是不宜拔罐的;针对于患者如果醉酒、饥饿或者过饱、过渴、过劳等情况下,是建议患者慎用拔罐治疗的。
拔罐有什么好处相关阅读
极泉穴
高及甚为极,君位为极;水之始出曰泉。心者,君主之官,极泉位置最高,又为首穴,如君登极。心主血脉,手少阴心经起于极泉,喻手少阴脉气由此如泉中之水急流而出,故名极泉。
【定位归经】
极泉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主治心痛,咽干烦渴,胁肋疼痛,瘰疬,肩臂疼痛等疾病。
【功能主治及配伍】
极泉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主治心痛,咽干烦渴,胁肋疼痛,瘰疬,肩臂疼痛等疾病。
(1)心痛干呕烦满:配侠白穴(《针灸资生经》)。
(2)腋窝痛:配日月穴、肩贞穴、少海穴、内关穴、阳辅穴、丘墟穴(《针灸学手册》)。
(3)四肢不收:配日月穴、脾俞穴(《针灸资生经》)。
(4)咽干咽喉肿痛:配太渊穴、偏历穴、太冲穴、天突穴(出处同上)。
(5)心悸、冠心病:配神门穴、内关穴、心俞穴,有宁心安神的作用。
(6)肘臂冷痛:配侠白,有通经活络的作用。
【保健方法】
(1)刺法:避开腋动脉,直刺0.3~0.5寸,整个腋窝酸胀,有麻电感向前臂、指端放散,或上肢抽动,以3次为度。
(2)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适合人群】
(1)心悸心慌
治疗手法——弹拨极泉
施治者一手托起被治者左侧上肢,使其腋窝暴露,另一手食、中指并拢,伸入腋窝内,用力弹拨位于腋窝顶点的极泉穴,此处腋神经、腋动脉、腋静脉集合成束,弹拨时手指下会有条索感,注意弹拨时手指要用力向内勾按,弹拨的速度不要过急,被治者会有明显的酸麻感,并向肩部、上肢放散。
(2)胃胀
治疗手法——按压左侧极泉穴
用大拇指指肚使劲按压左侧极泉穴,连续按20下,胃胀很快就会得到缓解。然后把捣碎的白参片贴在此穴上,再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贴12个小时,休息12个小时。
【注意事项】
(1)本穴一般不炙。
(2)避开腋动脉:以一手按住搏动的动脉,在动脉的内后缘进针。
(3)不宜大幅度提插:因为腋腔内组织疏松,且腋静脉与深筋膜愈着,保持扩张状态,如不慎刺中血管,会造成血肿。避免刺伤腋窝部血管,引起腋内出血。意外及处理 形成血肿应立即退针,先冷敷后热敷,以促进血肿消散。
耳尖穴
耳尖穴,在耳廓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廓上方的尖端处。
【定位归经】
正坐位或侧伏坐位,在耳廓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功能主治及配伍】
耳尖穴主治目赤肿痛,目翳,偏正头痛,颜面疗疮,高热,急性结膜炎,目翳,角膜炎,沙眼,麦粒肿,咽喉肿痛等。以下是其配伍方法:
(1)耳尖穴配攒竹穴、风池穴、光明穴、合谷穴、委中穴、关冲穴、印堂穴,有清热凉血。
(2)泻火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急性结膜炎,目赤肿痛,麦粒肿。
(3)耳尖穴配百会穴、四神聪穴、头临泣穴、听会穴、风池穴、光明穴,治眼病。
(4)耳尖穴配太阳穴、合谷穴,治偏头痛。
(5)耳尖穴配后溪穴、肝俞穴,治麦粒肿。
【保健方法】
耳尖穴是我们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有以下几种保健方法:
(1)刺灸法:一般直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直刺0.1~0.2寸,局部疼痛;或用三棱针点刺挤压出血。针前要严格消毒耳部,以防感染。
(2)针刺法:一般微向上斜刺0.5~1.0寸。
(3)艾灸法: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4)刮痧法:在耳尖处刮痧时,要刮出痧点。
(5)拔罐法:一般要留罐10分钟。
【适用人群】
常用于中青年和老年人疾病的保健及治疗,尤其适合以下人群:
(1)眼病:耳尖放血治疗麦粒肿105例、结膜炎64例、霰粒肿36例,均有活血消肿,缓解疼痛的作用,并能促进疤痕及结节吸收。实验显示,耳尖放血对青光眼患者房水流畅系数的改善有明显作用,能降低眼压,缓解症状,保护视力。
(2)高血压:耳尖放血对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大鼠血清NO的影响,耳尖放血疗法可以通过影响血中NO的浓度,进而调节血压,达到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目的。
【注意事项】
(1)耳尖刺络、拔罐,一般只适用于儿童和中青年人,而老年人则应当尽量少用。
(2)刮痧时要注意避开第7颈椎的棘突,应当在棘突下进行刮拭,以防刮破局部皮肤。
承浆穴
承,承受也。浆,水与土的混和物也。该穴名意指任脉的冷降水湿,承浆穴及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胃经地仓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以及任脉廉泉穴冷降的地部水液,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本穴如同地部经水的承托之地,故名。
【定位归经】
承浆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功能主治及配伍】
主治口眼歪斜,唇紧,面肿,齿痛,齿衄,龈肿,流涎,口舌生疮,暴喑不言,消渴嗜饮,小便不禁,癫痫。以下是其配伍方法:
(1)承浆穴配委中穴治衄血不止。
(2)承浆穴配风府穴治头项强痛、牙痛。
(3)承浆穴配禾髎穴、牵正穴、风池穴治面瘫。
(4)承浆穴配廉泉穴治流涎。
(5)承浆穴配劳宫穴,有清热解毒,养阴生津的作用,主治口舌生疮,口臭口干。
(6)承浆穴配风府穴,有疏风解表,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感冒,头项强痛,牙痛。
(7)承浆穴配委中穴,有清热凉血,活血止血的作用,主治衄血不止,牙齿出血。
【保健方法】
承浆穴是我们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有以下几种保健方法:
(1)刺灸法:寒则通之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针刺方法:一般直刺0.3~0.5寸。斜刺0.2~0.3寸。
(3)艾灸方法:艾条灸5~10分钟。
【适用人群】
常用于中青年和老年人疾病的保健及治疗,尤其适合以下人群:
(1)皮肤松弛
承浆穴位于下唇和下颚正中间的凹陷处位置,它对体内荷尔蒙的分泌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为该穴位进行按摩,可以保持面部肌肤的紧致度,对预防面部肌肤松弛很有好处们,所以尤其是我们女性朋友们,为了自己的皮肤的健康,更是可以经常性的按揉承浆穴这个穴位的,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预防一些皮肤疾病,更是可以促进皮肤的紧致的。
(2)肠胃病症
承浆穴的主要功效就是帮助我们促进肠胃的健康,所以日常生活中出现了一些肠胃疾病是可以通过按揉承浆穴来缓解的,当然,日常按揉承浆穴,还能够预防肠胃病症。承浆穴主治输通帮助大肠协调、帮助膀胱排出多余水分。
【注意事项】
(1)从年龄上来说,艾灸承浆只适合用于中老年人。
(2)艾灸承浆的时间可以稍长,一般15-20分钟都可以,以颈部感到温热或颈部感觉舒适即可。
三间穴
三间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别名少谷。位于手背第二掌骨桡侧,掌骨小头后方凹陷处,握拳取穴。布有桡神经浅支,手背静脉网和第一掌背动脉的分支。
【定位归经】
微握拳,在食指桡侧,第2掌指关节后凹陷处,即赤白肉际处。此穴处有第1骨间背侧肌,深层为拇内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头静脉起始部)、指掌侧固有动脉;布有桡神经浅支。
【功能主治及配伍】
主治咽喉肿痛,齿痛,目痛,胸腹满,气喘,热病,手背红肿等病症。此穴位于手部掌指关节处,能祛风除湿、舒筋利节,可治疗手部肿痛、麻木、瘫痪等。以下是三间穴的治病、保健的常用穴位配伍方法:
(1)下片牙痛:三间、承浆、颊车、合谷、列缺。
(2)喉痹咽如哽:三间、阳溪。
(3)头热鼻鼽衄:三间、中管、偏历、厉兑、承筋、京骨、昆仑、承山、飞扬、隐白。
(4)口干:三间、少泽、太冲。
【保健方法】
(1)针刺法:直刺0.3~0.5寸,局部麻胀,或向手背放散;若手指屈伸不利或瘫痪可透刺后溪1.5~2寸;透刺后溪时,不可大幅度提插捻转,以免损伤血管。
(2)针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3)按摩法:按法、点法、揉法、按揉法、点揉法、点按法、掐法等。
【适用人群】
三间穴常用于疾病的治疗与保健。
(1)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类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在临床上,青光眼通常以眼内压增高、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缩小为特征。
(2)便秘 :白领们大多长时间在办公室中久坐,缺乏适量运动。? 再加上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大多数人都脑力劳动过度,精神紧张,久而久之,就容易患上便秘。? 只要掐按三间穴,就能预防便秘。
【注意事项】
(1)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2)针刺治疗时,不可大幅度提插捻转,以免损伤血管。
(3)因穴位附近多有神经分布,故不宜自行针灸。
光明穴
光明穴是经穴名,出自《灵枢.经脉》,属足少阳胆经之络穴。
【定位归经】
其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有联络肝胆气血的作用。
在趾长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
【功能主治及配伍】
光明穴的功效目痛夜盲,乳胀痛,膝痛,下肢痿痹,颊肿。
(1)光明穴配肝俞穴、肾俞穴、风池穴、目窗穴、睛明穴、行间穴治青光眼和早期白内障。
(2)光明穴配睛明穴、承泣穴、瞳子髎穴,有疏风清热泻火的作用,主治目痛。
(3)光明穴配阳陵泉穴、昆仑穴,有舒筋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下肢痿痹。
【保健方法】
(1)刺灸法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针刺法
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向足背扩散。
(3)艾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适用人群】
(1)急性腰扭伤
单侧腰扭伤只取患侧光明,两侧腰扭伤及腰椎痛者可取双侧光明。令患者坐在椅子上,常规消毒后直刺1~1.5寸,施以泻法,以获得明显的酸胀针感,同时让患者配合医者轻轻地活动腰部,留针15min,每5min行针一次。二般下针后患者即感到腰部轻松舒适,疼痛症状消除,呼吸畅通,出针后行走自如,诸症皆除。
(2)青少年近视眼
配太冲,对青少年近视眼有效,针感达到眼部有38.2%。配外关、合谷为一组,配太冲为二组,两组交替使用,采用手法运针激发感传,可提高视力和改变屈光度。
【注意事项】
如果说力度和手法不正确的话,它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在按摩的同时,我们一定要心平气和,全身一定要放松。
相关资讯
拔罐减肥是不会产生反弹的,但是单纯的拔罐并不能起到减肥的作用,需要配合针灸等其它治疗...
拔罐引起水泡是多方面的因素:第一、患者体内风寒湿毒较盛,起泡是一种邪气外出的表现,另...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
拔罐后的皮肤呈现的颜色,和疾病种类、轻重都有着直接的关系。罐印紫黑而暗,表示行经不畅...
拔罐具有逐寒祛湿、拔毒泻热的作用。因此,体内湿盛的人通过拔火罐可以祛除湿邪。但不是任...
患者在进行针灸拔罐的时候,需要了解其注意事项,才能够预防其坏处的出现。患者在进行针灸...
现在人们祛湿排毒都爱用拔火罐,不但是古老的民间医术,而且疗效显著又安全。但是你是否有...
因为拔罐是一种治疗方法,所以不建议大家每天都拔罐,一般临床建议隔天进行一次,根据体质...
相信大家对拔罐都很了解,拔罐可以治疗很多疾病,是很多人都非常认可的治疗方法。自从有拔...
相信大家对拔罐都很了解,拔罐可以治疗很多疾病,是很多人都非常认可的治疗方法。自从有拔...
患者在进行针灸拔罐的时候,需要了解其注意事项,才能够预防其坏处的出现。患者在进行针灸...
拔罐是一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中医治疗、理疗手法,尤其是这些年拔火罐逐渐称为了...
拔罐的好处与坏处: 拔罐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好处。它的应...
拔罐以后皮肤瘙痒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因为拔罐是利用空气的负压附着在皮肤上,当皮肤和空...
拔罐是一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中医治疗、理疗手法,尤其是这些年拔火罐逐渐称为了...
现在人们祛湿排毒都爱用拔火罐,不但是古老的民间医术,而且疗效显著又安全。但是你是否有...
采用拔火罐的方法是可以减肥的,但是需要根据患者体质辨证选用穴位,一般选取局部穴位与全...
现代人由于某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身体内普遍都存在湿寒气重的问题,所以拔罐受到很多人的青...
拔罐有什么好处: 拔罐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它的应用...
拔罐和洗澡并不冲突,拔罐治疗结束后,当天便可洗澡,只是特别注意的是,不要过度搓洗拔罐...
放血拔罐的方法其实就是通过选择穴位刺络放血,同时结合火罐的负压作用,把局部的瘀血吸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