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冰凉容易出汗是怎么回事
手脚冰凉容易出汗是怎么回事:
手脚冰凉容易出汗也见于几个情况:第一,肾阴不足引起的手脚心冰凉、容易出汗。如果肾阴不足的话,往往同时还能见到腰酸、五心烦热、精力下降、肾虚的表现。这时候可以进行一些补肾治疗。比方吃一些金匮肾气丸或知柏地黄丸等进行调理;第二,脾胃不足也可见手脚冰凉容易出汗。可以服用健脾、补益的中药进行治疗;
第三,手足心出汗可能与末梢循环障碍有一定的关系。这几个都是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第四,手足心出汗还可见于慢性病,所以我们一定要辩证地分析。在临床上对这几个情况综合做一些分析判断。
手脚冰凉容易出汗是怎么回事相关阅读
睡觉流口水该怎么办
睡觉流口水该怎么办:
睡觉流口水由于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疾病方面引起的,如果是口腔疾病引起,我们首先要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口腔疾病。特别是遇到睡眠流口水我们要注意,经常保证餐后刷牙,保证口腔疾病的预防,这是最常见预防疾病的最重要因素。
第二个方面,遇到睡眠流口水,不要过度紧张,心理因素导致睡觉流口水是常见的,所以我们首先要放松一下心态,保证不要过度兴奋,保证睡眠比较好,这就不容易导致睡眠流口水。
另外,还可以协助一些药物方面,药物方面比如吃些莲子或者收敛的药物,比如莲子健脾胃的,比如像茯苓这些有助安神的,它都可以来防止睡眠流口水。
总之,我们要放松心态,还有调整睡姿来保证睡姿要正确,这都是可以防止睡眠流口水的。
肾阴虚的表现
肾阴虚的表现:
肾阴虚前提首先是阴虚。阴虚除了出现人体的阴精不足、口干的表现之外,还会出现阴虚伴有火旺的表现,例如潮热盗汗这样的表现。肾阴虚在阴虚的基础上,还会有肾脏的一些特征性的表现,像腰膝酸软、腰背疼痛诸如此类的这样的表现,这样的一系列症状就称为肾阴虚症。
肾阴虚具体的来讲包括出现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阴虚火旺,这样的舌象一般可能会变的是舌小舌红,然后脉是细的、脉数这样的阴虚火旺的表现,这一系列叫肾阴虚症。
中医体质的分类
中医体质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体质判定标准,分为是九类,分别是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以及特禀质。平和质就是正常体质,特禀制就是过敏性的体质。这几种体质我们在养生保健的时候,一定要先判定患者是属于什么体质 ,根据患者的体质进行个体化的体质调养和养生保健 ,在临床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单一的一种体质,很多时候是一个人相兼有各种体质的情况。遇到这种复杂的情况,建议还是在专业的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辩证分析,得出正确的体质以便于进行体质的调养和养生保健。
血瘀体质怎么调理?
血液瘀阻要依据瘀阻的位置进行治疗。如果瘀阻遍布全身,应查血液流变学,从全身角度解决瘀阻体质,增强活血化瘀能力。调理方法,一、运动;二、多吃粗纤维或纤维素较多的食物;三、服用增强人体血液循环的药物;更严重的瘀阻,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湿气的穴位保健
湿气的穴位保健:
脾胃是生湿的源头,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形成大便稀溏、不成形等问题。所以穴位保健也是用取脾经胃经的穴位为主来祛除湿气。
用的最多的穴位叫阴陵泉穴。阴陵泉穴,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处,其主要功能是排渗脾湿。它有运中焦、化湿滞的功效,适当按摩,可以利小便,让体内的湿邪从小便而出,从而有利于脾的气机运行恢复。
丰丰隆穴是化痰的要穴,湿邪重浊,粘稠的就是痰,所以丰隆穴配阴陵泉穴是祛湿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穴位。
额头长痘是什么原因
额头长痘是什么原因:
额头长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方面是由于火盛,一般是辛辣燥热食物或者情绪障碍引起排便不畅,火气上攻所引起,患者应避免辛辣燥热的食物,调整心态。
第二个方面是休息不好,患者休息不好、熬夜,会出现功能下降、内分泌比较旺盛,此时皮肤处预支状态,排泄不畅,因此容易起痘。此时患者应保持水分的正常排泄,心情舒畅。
第三个方面是皮肤干的患者皮肤排泄不畅或油性皮肤分泌旺盛,这种患者本身也会容易导致青春痘,患者平时要保持饮食清淡,多喝水、多运动,保持汗腺排泄通畅,才能防止额头长痘。
肾阴虚的症状
肾阴虚的症状:
肾阴虚是肾虚当中的常见类型,指肾脏阴液不足之证,又称肾水不足或真阴不足。肾阴虚主要的症状包括腰膝酸软、腰背疼痛,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阴虚火旺等。
肾阴虚前提首先是阴虚,阴虚除了出现人体的阴精不足、口干的表现之外,还会出现阴虚伴有火旺的表现,例如潮热盗汗这样的表现,女子可能出现经少或者是闭经,或者是崩漏,男子可能出现早泄这种表现,整个的肾阴虚在舌苔上和脉相上表现为舌小舌红,脉细数,这一系列称为肾阴虚症。
女性常见体质类型
女性的体质类型主要有两种,气虚质和阳虚质。女性阳气大多比较虚弱,阴血不足的女性大多气也不足。由于女性存在月经周期,气血容易丢失,造成气血不足的状况,极易表现出疲倦怕冷、四肢冰冷、唇色苍白,少气懒言等气血不足的症状。阳虚质的女性患者由于阳气不足,即火力不足。常常畏寒喜热或体温偏低,特别怕冷,耐夏不耐冬,喜食温热食物。对外界的寒湿邪气反应也很敏感,易感风、寒、湿邪,容易腹泻、腹痛,还有舌体胖嫩,舌边有齿痕,苔淡白,脉沉微无力。
男性常见体质类型
男性常见的体质类型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痰湿质,其二是湿热质。痰湿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易引起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而成痰湿内蕴表现。表现为形体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比较明显,大便容易发粘,出汗多而黏腻,手足心潮湿多汗,常感肢体酸困沉重、不轻松、面部经常有油腻感,嘴里常有黏或甜腻的感觉,平素痰多。由于男性抽烟、饮酒的情况较多,所以湿热质男性比较常见,表现为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易生痤疮、粉刺,总是觉得口苦,舌苔黄厚。
下棋对人体有哪些好处
棋类有很多,如围棋、象棋、国际象棋,雅俗共赏,趣味无穷。弈棋之时,精神专一,意守棋局,神情有弛有张。古人就有“善弈者长寿”之说,可以说,自古以来下棋就是一种极有效的养生方式。棋类是被众多人喜爱的一种娱乐项目,也是一种斗智的艺术。
茶余饭后,两军对垒,杀上几盘,不仅能调节情绪,增长智慧,还能陶冶性情,锻炼意志,其乐无穷。下棋可提高人的记忆力及思维能力。下棋时,两人相坐对弈,神经系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大脑对于各种营养物质的消耗,不亚于其他体育项目。
一盘棋的艺术表现,需要严谨的构思,每一步都要深思熟虑,绞尽脑汁,方能取胜。稍一疏忽,棋错一着,满盘皆输。
下棋还可调节心情,棋逢对手,全神贯注,能忘却一切忧思烦恼和疲劳,心中只有一盘棋,犹如气功的“意守丹田”,对于缓和紧张情绪,益心健身大有好处。
由于棋艺变化无穷,经常下棋,可使人思维活跃,具有辩证能力,从而延缓大脑的衰老,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
但有一点值得注意,下棋时间不可过久,不要废寝忘食,这样对身体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更不要把胜负看得过重,要做到“胜亦高兴败亦喜,贵在友谊和情趣”,才能真正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下棋,是老年人喜爱的娱乐活动之一。这些活动可以松弛身心、锻炼思维。但长时间下棋,是有害身心健康的。
因为老年人的情绪往往随输赢而波动,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久之大脑活力和反射能力下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甚至会产生疾病。此外,久坐不动,胃肠蠕动缓慢,消化能力下降,大便在结肠内停留时间过久,易导致便秘和痔疮。因此,老年人下棋不宜过度,应适可而止。
把棋类列入体育项目之中,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下棋也算体育运动?它有什么健身意义?下棋虽然不像跑、跳、打球、游泳等激烈的体育运动,但是神经系统的紧张程度、大脑对各种营养物质的消耗,往往超过其他运动项目。下棋时必须深思熟虑,认真对待,才能取得胜利。否则将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因此,棋类运动员的每一步棋都是高度脑力运动的结果。脑力运动和体力运动一样,对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很大影响。哪怕是最简单的脑力劳动,体温也要比安静时增高,甚至比正常体温升高两摄氏度以上。由于体温升高,使身体里的新陈代谢旺盛,各个系统的生理功能增强。
脑子的重量虽然只占体重的2%,而它在平时所需要的血液却占心脏流出总量的20%,需要的葡萄糖约占全身的18%,如果用脑子思考“棋着”时,血液和营养物质的消耗就更为可观。所以大型的棋类比赛,赛完一场后棋手的体重可下降4~8斤。棋类运动员虽然整天坐着,但是由于消耗较大,身体肥胖的很少。
大脑是身体的主宰,指挥着身体各部位的活动。棋类运动能锻炼大脑,使它的工作能力增强,衰老减慢。英国神经生理学家科斯塞利斯认为:脑子用得越少,越易衰老;脑子用得越多,它的细胞老化的越慢。经常下棋锻炼脑力,能够防止脑子过早衰老,有利于延年益寿。历史上有很多棋手是长寿的。
棋类比赛也是很强的体力和耐力运动。其他比赛项目的时间很短,往往是几分钟或几十分钟,而一盘棋最少要几小时到十几小时。所以练习下棋也能锻炼体力和耐力。棋类比赛和其他项目一样,有严格的竞赛规则,双方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技比赛,能促使自己的智力、技巧、体力、耐力逐渐提高,对身心健康是很有益的。
究竟是动好还是静好
生命在于运动?还是生命在于静止?大家可以想一下你身边的人,有的爱动,有的喜静,爱动的有健康的、长寿的,生命在于运动嘛,可也有身体不好的,甚至早夭的。爱静也是如此,有的健康,甚至很长寿,也有的虽然身体不好,病秧子,但没准还高寿呢。
那么,究竟是爱动好,还是爱静好呢,怎么样对身体对健康更有利呢?其实,仔细阅读古代中医经典,中医历来不是片面强调某一方面因素的,而是强调动静结合,我总结中医关于动和静的结合的具体方式,精髓应该是外动内静,身动心静。
先说说动
《吕氏春秋·尽数篇》记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唐代中医养生大家、长寿之星就体会到运动能够使“百病除行,补益延年,眼明轻健,不复疲乏”。18世纪法国哲学家说过:“生命在于运动”,这句名言充分强调了运动对保持人体健康、祛病延年所起的积极作用。看来,无论古今中外,观点应该是一致的,就是正确的运动对健康肯定是有利的。
外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传统的运动方式有的有浓厚的中医特色,比如有练气功、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放风筝、钓鱼等等,还有被动的运动,如按跷,即不是锻炼者自己运动,而是借助他人之力,使自己的肌肉关节等发生运动,眼下比较流行的推拿按摩、足底按摩、韩式松骨、泰式按摩等均属于此类。
现代人的运动更是丰富多彩,爬山、跑步、散步、各种球类、武术、YOGA、游泳、蹦迪、蹦极等等,各种新鲜的国外传来的娱乐和运动溶为一体的也是层出不穷,每人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兴趣、锻炼基础和其他条件来选择。
运动固然好,但中医历来强调运动量要适度,特别是中老年人,过度的运动或者不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不仅起不到保健强身的作用,还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孙思邈就曾经针对老年人的特点,提出过“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强调了运动要适量,选择运动方式也要适合自己,不可看别人选择什么方式就一味模仿,甚至不服老,强行去选择年轻人的运动方式,其结果当然有可能事与愿违。
《黄帝内经》也是这样强调的,无论是什么运动方式,只要量太大,过度了都不好,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其实,不见得就是《黄帝内经》上说的那么一对一的什么过度伤什么,但这个精神大家应该理解,就是什么运动或者休息的方式只要过度都不是好事。《黄帝内经》还这样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不妄作劳”,就是不能劳作太过的意思,当然,广义的劳作又包括多方面,如心劳、身劳、房劳(性生活)等等。
再说说静
与外动相比,我们更要强调的是内静。中医养生历来强调心态的淡泊平静,《黄帝内经》就明确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大家看看,精神内守,心安理得,悠闲自在,对于疾病的预防都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的人不容易得病,不容易得病当然就易于长寿。
相反,如果情绪不好,对健康就起不到好的作用,还容易诱发各种疾病。生活中、小说里面常写的急火攻心、忧郁而死、相思成疾、大喜过望的范进中举而发癫狂等等都是情绪不佳带来的恶果。
外动内静,身动心静,做到动静结合,才是养生的高境界。
气郁体质的人如何养生
气郁体质(Qi depression constitution)是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表现的体质状态。处于这种体质状态者,多见于中青年,以女性多见,性格多孤僻内向,易多愁善感,气量较狭小。
气郁体质者的发病以肝为主,兼及心、胃、大肠、小肠。易伤情志及饮食,易产生气机不畅,如郁病、失眠、梅核气、惊恐等,现代研究此类体质易生肿瘤。调理治疗宜调畅情志,疏通气机。
气郁体质有什么表现
总体特征:气机郁滞,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瘦者为多,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烦闷不乐,心慌失眠,咽间有异物感,或乳房胀痛,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虑。
发病倾向:易患抑郁、失眠、梅核气等。
适应能力: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适应阴雨天气。
气郁体质的人如何养生
气郁体质,顾名思义就是长期气机郁滞而形成的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的状态。一般来说除了先天遗传的原因,长期压力过大,思虑过度是造成这种体质的普遍原因。而突发的精神刺激,比如亲人去世、暴受惊恐等也会诱发形成这样的体质,而且往往在受到刺激之后记忆力会明显减退,变得健忘。
调养原则应为疏肝行气,开其郁结。理气不宜过躁,养阴不宜过腻。清淡饮食,多吃:荞麦、小麦、刀豆、豌豆、火腿、海带、海藻、韭菜、薤白、萝卜、大头菜、芥菜、甘蓝、佛手、山楂、金橘、茴香菜、玫瑰花、茉莉花、白梅花、芫菁、橘皮、葱、蒜等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的食物。不宜过食酸涩及大补饮食。
尽量增加户外活动和群体性活动,如健身操等,更多地融入社会,不能总待在家里。由于这类人容易失眠,睡前一定避免饮茶、咖啡和可可等具有提神醒脑作用的饮料。自行按摩三阴交、神门、内关、中脘、丰隆。
心里事一多,脾运化就差,食欲下降吃睡不香
养脾的关键还在于避免思虑过多,心思重很伤脾,心为君主之官,是五脏之主和全身血脉的总枢纽。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或是工作压力太大,就会感觉吃东西也不香。很多孩子在考试期间,也会吃不好、睡不香。这个时候即使吃了饭以后以后也不易消化,容易腹泻,大便里明显带有消化不完全的食物,经常疲劳乏力。
这主要是因为,心为君主之官,是五脏之主和全身血脉的总枢纽。《黄帝内经》讲:“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意思是说,心里如果不平静,思虑过多,那人体所有的脏腑都可能陷入危险之中。其中一个很典型的特征就是思虑多了脾运化变差。
大家都知道,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乏源。我们吃进去的食物,经过脾的运化,被人体消化、吸收后才能变成营养,经血液输送到全身,供给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人心里装的事太多了,思虑过度就容易伤及心血,而心血不足又会影响到脾的运化,造成少食、腹胀、身体乏力等心脾两虚的症状。
《素问· 举痛论》如是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考虑的事情太多,精神过度集中,就会使体内的正气停留在某个部分而不能正常运转,以致“气结”。其实,原本一个人有点心事,或者是短时间内思虑较重,对身体的生理活动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长时间内思虑过度就不行了,会影响我们体内气机的正常运行。气一停,血也跟着瘀结,脾胃得不到很好的滋养,其的消化功能当然会减弱了。
一搬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脾胃虚弱,我都会推荐小米红薯山药粥。为小米30克,红薯100克,山药粥30克煮粥。大家别看这几种食材普通,功效却大大不凡。小米红薯色黄,补脾胃,促消化,山药更是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佳品,每天吃一碗,连续吃一个月,您就会发现自己的气色大大不同。食疗见效没有针灸、药物来得快,但是作用持久,不会对身体产生伤害,一般不是很严重的病人,我都会推荐食疗。
如果脾胃有毛病,特别是针对一些胃痛症,按揉公孙穴效果很好,在给那个局长调理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在公孙穴上下功夫。公孙穴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它是脾经的络穴,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经常按揉健脾益胃的功效很是不凡。大家不妨在晚上泡脚后,多用手指捏捏,力度以感到酸、胀、痛为宜,每天也不用太长时间,每侧5-8分钟就行了,长期坚持就可以和脾胃疾病说再见了。
养脾的关键还在于避免思虑过多,心思重很伤脾,对于一些生活中喜欢操心、心思细腻敏感的人来说,要让自己粗粗拉拉一点。工作时就认真工作,工作之外要放松自己,不要再想工作中的问题。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要顺其自然,不能做到的事不要强求。
遇到解不开的事情,最好就不要自己去“解”它,让时间去“解”它,过了那个时间你也就发现,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当时出现的问题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不可逾越。
?万物复苏防风邪,早睡早起养春心
中医认为,春季肝当令。肝属木,心属火,木生火,肝是心的母亲,在前面我说过,“虚则补其母”,把肝这个母亲养好了,到时候心悸、失眠、心慌等一切心的虚证或心脏疾病的症状都会得到好转。
在春天补肝、养心最主要的有两点,一个是防风,一个是要注意早睡早起。
“春捂秋冻”,春天一定要多捂一捂,千万不要减衣减得太快。特别是初春,冬寒未散,过早地穿上春装,在“美丽”的同时很容易“冻人”,而出现感冒。其实春捂不仅是为了防寒,还是为了让我们的身体处于温暖的状态,以便促进阳气的升发和外达。
春天是整个自然界阳气生发的季节,人的阳气也要向外透达,这个时候多穿点衣服捂一捂,便是顺应天时,促进阳气的生发。阳气升发够了,就可以满足一年的消耗,人也不容易生病。相反,如果春季穿得少,在料峭的春寒之中,身体毛孔势必紧闭,不但不利于阳气的外达,还会招来很多外邪,其中以风邪最多。
在风吹大地、万物复苏的春天,大自然中的邪气以风邪为主。风给我们带来一片盎然生机的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深深浅浅、大大小小多种疾病。特别是初春,人的毛孔已经打开,但阳气还没有充分到达体表,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还很弱,一不注意,风邪就会乘虚而入。
风邪由浅入深,最开始会进入人的肌肤之间,影响毛孔的开合,这个时候发病,人主要表现为伤风感冒,症状以高烧、怕风、自汗、肌肉关节疼痛等为主,用点药就会好。要是自己不当回事,把感冒拖上一拖,风邪就会继续深人。随着天气渐渐变热,风邪与热邪交织,表现在体表会出现各种疮、痘、疹、癣等皮肤病,这也就是为什么春夏得湿疹、皮肤癣的人特别多的原因。很多都是因为在初春没捂好,身上受了风邪的缘故。其实,到了这一步,用一些物理疗法或者汤药也还是可以把风邪给除去的。但是要是到了这一步还是没有截住,风邪会在人体继续侵人,与人体的湿气勾结在一起,形成令人头疼的“风湿病”。这个时候再治就比较难了,所以春季一定要防风,多捂一段时间,伤风感冒了也要及时医治,莫让风邪继续侵入。
防风邪,尤其要注意不要让风吹到后脑勺。有句话叫做“神仙都怕脑后风”,头为诸阳之会,“巅顶之上,唯风可到”,头就是人的颠顶,它相当于山的顶峰,这个地方很多邪气自己是来不了的,风邪却容易通过后脑勺钻进来。风邪来了以后,还会拉帮结伙把别的邪气像寒气、湿气、热气也一起带过来,对人体的伤害特别大,而且去除不及时,特别容易造成顽固性头痛。
我有个在国企当老板的老病人,今年总是头痛,每次头疼起来都说自己简直想撞墙。来我这里之后,我用针灸、放血的方法很快就帮他把头痛止住了,可没几天他就又头痛了,只能再来我这里。我先给他止了痛,然后问他是不是经常风会吹到头,受了风了。果然,他们单位刚搬了新的办公室,因为房子是新装修的,味道特别大,必须开窗透气,所以,整个办公楼都天天开着窗户,而他办公的地方正好后脑勺对着窗子。找到问题所在后,我让他暂时挪一下方向,别把头对着窗户,后来他的头痛就再也没有犯过。
大家一定要避免风吹头部,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也要注意把窗户关好。“针眼大的缝,斗大的风”,哪怕只有一个小缝,缝里面吹进丝风,都能吹出顽固头痛、肩周炎和颈椎病等疾病。
春季肝当令,养肝护肝一定要注意早睡。春夜的睡眠的确珍贵,《黄帝内经》说,春季要“夜卧早起”。“夜卧”并不是熬夜,在古代“日出而作,日人而息”的时候,太阳落山后过一小会儿睡觉就可以称为“夜卧”了。就现在而言,春天晚上十点钟睡觉,就是夜卧了。“人卧则血归肝”,就算没有睡意也要早点去睡,哪怕没有睡着,只是躺着,肝也会得到充足的血液滋养。如果等到晚上11点气血流注胆经、肝经的时候还没有睡觉,就会造成肝胆失养,血无所归,各种肝胆疾病和心的虚证都会找上门。
其实早睡大家都比较容易理解,那么为什么还要早起呢?俗话说“辰时不起误一天”,辰时是早上七点到九点。此时天地之间的阳气已经很旺盛了,人在这个时候起来,身体的阳气才能得到很好的舒展,人就会精神百倍,容光焕发,且有阳气护体,人也不容易感冒。如果早上起得太晚,阳气就得不到有效生发,一天都会没精神。这就是很多人为什么熬夜以后,白天睡到中午至下午,身体还是不舒服的原因。所以大家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最理想的状态是晚上十点睡,早上七点就起床。
肝在志为怒,性喜条达,恶抑郁,故在春天要尽可能排遣沉闷、抑郁等不良情绪,尤其是遇事戒怒。注意保持心情舒畅,调心养心,知足常乐,多换位思考,欲望少一点,快乐就多一点。在春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春天,应多外出到大自然中,登高赏花、踏青问柳,置身于鸟语花香的春光中,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舒展一下疲乏的筋骨,融入天地之间,才会不辜负大自然慷慨的恩馈。
相关艾灸
相关资讯
这有的人他反应,就是说脚伸出去就在凉,在被子又觉得要出汗,一会伸出,一会缩回来,甚至...
女生手脚冰凉出汗怎么办: 女性大多属于虚寒体质,阳气比男性较弱,所以更容易出现手...
男性手脚冰凉出汗什么原因: 手脚冰凉从中医角度来说,就是因为气血两虚导致的。身体...
男子手脚冰凉怎么办?男子在青壮年的时候手脚冰凉的不多。如果有这种情况要分析他有没有先...
晚上睡觉手脚冰凉,首先要排除室温是不是合适,另外覆盖的被子是不是足够,如果这些因素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