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异常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16

血压异常,症状名。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降低,或无血压为主的症状。血压异常多因肝火炽盛、肝阳上亢,气血亏虚、阴阳气血虚脱,阴阳失调等所致。血压异常常见于风眩等心脉的疾病,血脱、液脱、暑脱、产后血晕等脱病类疾病,血劳、虚眩、黑疽等劳病类疾病,风厥、心厥、血厥、冷厥、厥头痛等厥病类疾病,中风、皮水、正水、石水、子眩、子痫等病也都有血压的异常临床若对导致血压异常的病种难以确诊时,可暂以血压异常(血压高、血压低、无血压)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及对症处理。

病因

1、肝火炽盛

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火热之邪内侵,或他脏火热累及于肝,以致肝火迫血上攻,而见血压升高。

2、肝阳上亢

阳气素旺,用阳易亢;或恼怒所伤,气郁化火,火热耗伤肝肾之阴;或因房劳所伤、年老阴精亏少;阴液不足,阳气偏亢,水不涵木,脉道失于满养而失柔和,则风阳上扰,气血逆乱,均致血压增高。

3、邪毒刺激

风毒、暴寒、暑热等邪袭击,或温热疫毒内侵脑神,或水饮浊毒内停脉道,阴阳不和,气机逆乱,神明失主,脉失调柔,可使血压增高或降低。

4、气血亏虚

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劳累太过,长期久病,脏气虚弱等,以致营血亏少,气虚推运无力,脉道失其充养,则使血压偏低。

5、亡血失津

大量失血,气随血脱,或大呕、大泻、大汗,或邪毒炽盛,伤津耗液,阴血亏少,血脉失充,则血压降低甚或无。

病机

血压异常的病机,主要为脏腑及气血阴阳失调或亡失。血压高多由肝、肾、心三脏阴阳、虚实的消长失去平衡所致,以实证或虚实夹杂证居多;血压低主要表现为虚证;无血压多为气血阴阳虚脱,常为险候。

针灸疗法

1、血压高

针刺选穴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头晕加印堂、百会,失眠加神门、安眠,心悸加内关

2、血压低

针刺选穴牌俞、肾俞、关元、足三里,或灸关元、足三里、百会。

3、无血压

针刺人中、涌泉、百会等穴,或灸气海、神阙等。

其它疗法

1、单方验方

(1)夏枯草30g,菊花18g,川芎15g,石决明30g,水煎服,1日2次,用于高血压。

(2)黄芪40g,当归18g,川芎18g,牛夢子20g,水煎服,1日2次,用于低血压。

(3)红参9g,附片15g,水煎服,用治低血压或无血压。

(4)仙灵脾60g,泡白酒250mL,早晚各饮酒10-15mL,用治低血压。

2、常用降压中药

罗布麻、臭梧桐、夏枯草、草决明、杜仲桑寄生、旱芹菜、黄芩何首乌野菊花大蓟、汉防己、青木香等,可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选用。

3、常用降压中成药

降压丸、镇心降压片、汉防己甲素片、降压延寿片、菊明降压丸、山楂降压丸、降压袋泡茶、降压养血冲剂、天麻注射液。

5、常用升压中成药

蜜环片、生脉散、参附注射液、参附青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

常见证型

1、肝火上炎

证候:血压高,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

常见方剂:山栀清肝汤。

加减:烦躁、目赤、口苦,可加龙胆草;小便短黄,加车前子泽泻

2、肝阳上亢证

证候:血压高,眩晕,头痛头胀,头重脚轻,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潜阳。

常用方剂:镇肝熄风汤。

加减:烦躁、目赤、口苦,加龙胆草、丹皮;便秘,加大黄芒硝芦荟;心烦失眠,加山栀、夜交藤

3、肝肾阴虚证

证候:血压升高,眩晕耳鸣,头痛头重,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腰膝酸软,咽干,面赤,尿黄,便结,舌红少津,脉弦细。

治法:滋补肝肾。

常用方剂:杞菊地黄丸。

加减:阴虚甚者,加女贞子、何首乌、黄精;肝郁化火,加山栀、柴胡薄荷;心烦、不眠,加远志珍珠母酸枣仁;大便干结,加玄参火麻仁、大黄。

4、气血两虚证

证候:血压降低,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肢体麻木或晌动,面色淡白或萎黄,唇、甲色淡,舌淡嫩瘦薄,苔少,脉弱。

治法:补益气血。

常用方剂:八珍汤。

加减:肢体麻木,加蜈蚣全蝎;心悸、失眠,加远志、阿胶、桂圆肉。

5、心阳气虚证

证候:心悸,眩晕,心胸憋闷,神疲气短,畏冷肢凉,面色眺白,血压下降,舌淡胖,苔白滑,脉弱而数或结、代。

治法:温补心阳。

常用方剂:保元汤。

加减:心胸憋闷,加丹参檀香;肢冷寒甚、面色苍白,加附子茱萸;心悸,加茯苓、远志。

6、肾精不足证

证候:血压低,头痛,眩晕,健忘,耳鸣,精少质稀,性欲低下,舌淡,脉弱。

治法:补肾填精。大补元煎。

加减:常加紫河车鹿茸巴戟天

7、阴竭阳脱证

证候:身热肢温,汗出如油,或大汗淋漓,躁扰不宁,气喘息微,皮肤干涩,心音微弱,脉微而数或结、促,血压显著降低或无血压。

治法:回阳救逆,敛阴固脱。

常用方剂:参附龙牡汤合生脉散。

加减:可加黄芪、炙甘草干姜肉桂

常见病

1、血压增高的常见疾病有

(1)中老年血压增高,有头晕头痛,面赤,头重脚轻,脉弦等症者,多为风眩。中风患者亦常见血压高。

(2)妇女妊娠期间出现血压增高,头晕目眩,视物模糊,头痛恶心者,为子眩;妊娠末期正值产时或产后,血压严重增高,出现抽搐者,为子痫。

(3)突发剧烈头痛,血压显著增高,面白汗出,恶心呕吐等症者,多为厥头痛。

(4)血压高,并有水肿、少尿、蛋白尿者,常见于皮水、正水、石水等病。

2、血压降低的常见疾病有

(1)长期血压低,见于体质虚弱,病情缓慢而迁延,有眩晕、心悸、疲乏、脉弱等症者多为虚眩。

(2)因体质瘦弱、长期食少、慢性出血等因素,出现面白唇淡、眩晕心悸、血红蛋白低,成有血压降低者,多为血劳。

(3)有严重心脏病史,出现血压降低,并有面白肢厥、脉微、晕厥或神昏者,多为心厥。

(4)夏令炎热之时,出现头痛头晕,面白冷汗,气短脉弱等症,并见血压降低者,多为暑

(5)有痨病或其他慢性病史,或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于停药之后,出现血压降低,并有疲乏、消瘦、畏冷、肤色黧黑、皮肤粘膜色素沉着等症者,可能是黑疸。

(6)由于情绪紧张、恐惧,或因创伤剧痛,或年老体弱,或突然改变体位等情况下,血压下降,突然昏倒,面白肢厥,神识不清者,多为血厥。

3、血压显著降低甚或无血压,常见于脱病类、厥病类疾病,如

(1)因于大量失血或长期出血,血压甚低,面色苍白,脉微或芤者,为血脱。见于产时或产后大出血者,为产后血晕

(2)因于高热、大呕、大泻、大汗、严重烧伤等,而后出现血压显著降低,伴口渴、无尿、肤燥、脉微者,为液脱。

(3)因对药物或食物过敏,血压降低或无血压,并有胸闷、心悸、呼吸困难、肢厥脉微,皮肤瘙痒、神志异常等症者,为风厥。

(4)因处于严寒环境,以体温过低,血压下降,神识昏厥为主要表现者,为冷厥。

(5)由于脑神严重损害,出现血压下降或无血压,神识丧失者,可见于头部内伤、煤气中毒等病,根据其原始病因不难诊断;病久而身体僵直,不能言动,二便失禁,其状若尸者,为尸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