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16

便血,症状名。是指血自肛门排出,包括血随便出,或便黑如柏油状,或单纯下血的症状。便血多因脾胃虚弱,气不统血,或胃肠积热、湿热蕴结、气血瘀滞等所致。肛门部的疾病,胃肠病变疫斑热、稻瘟病等急性热病,血溢病、紫癜病以及黄胖病、蛊虫病、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均可见到便血症状。临床若对导致便血的病种尚不能确定时,可暂以便血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及对症处理。

病因

1、外感湿热

感受湿热之邪,下注肠道,肠道脉络受损,或浊毒内生,肠道气机不利气滞血瘀,形成便血。

2、嗜食辛辣酒醴

过食辛辣厚味,饮酒过多,胃肠积热,热伤肠道脉络,迫血妄行,形成便血。

3、体虚气弱

素体虚弱,或劳倦过度,劳伤心神,气血不足,脾虚血失统摄,形成气不摄血,血液不循常道而便血。

病机

便血病位多在胃、肠,与肝、脾等脏腑相关。病机主要是胃肠之脉络受损,血溢脉外。

针灸疗法

针刺或艾灸大肠俞、血海、支沟、足三里、内关、长强等穴。

其它疗法

1、常用止血中药

白芨地榆花蕊石、紫珠草、灶心土侧柏叶百草霜茜草槐花等,可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选用。

2、常用中成药

岐乐止血宝、溃疡宁胶囊、槐角丸等,可酌情选用。

3、西药治疗

止血敏、安络血、维生素K、对羧基苄胺、止血环酸、立止血等,视情况进行静脉滴注、缓慢推注或肌内注射。

常见证型

1、血热动血证

证候:大便秘结,下血鲜红,肛门灼热,身热汗出,口渴饮冷,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干,脉沉数有力。

治法:清热凉血止血。

常用方剂:泻心汤合十灰散。

加减:大便秘结,加火麻仁厚朴杏仁;身热、口渴,加生地、赤芍石膏知母

2、肝胃热盛证

证候:便血色暗,两胁胀闷作痛,胃脘疼痛不适,口渴口臭,急躁易怒,嗳气,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泻肝清胃止血。

常用方剂:丹栀逍遥散。

加减:一般可加侧柏叶、白茅根、莤草根、紫珠草;口渴、口臭,加黄芩黄连、生地;烦躁易怒,加龙胆草、郁金合欢皮

3、瘀滞胃肠证

证候:脘腹疼痛如刺,腹腔中包块固定,便血暗黑,或呕紫黑血块,面色无华或青紫,渴不欲饮,舌质紫暗或有斑点,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血。

常用方剂:少腹逐瘀汤。

加减:一般可加侧柏叶、白茅根、茜草根、地榆、三七粉。

4、热毒蕴肠证

证候:大便脓血相杂而下,肛门灼热坠胀,里急后重,腹痛如绞,或发热,口渴饮冷,舌质鲜红或紫暗,苔黄干燥,脉数或疾。

治法:清肠解毒。

常用方剂:约营煎。

加减:一般可加白头翁、侧柏叶、白茅根、茜草根;发热、口苦,加黄连、山栀、金银花蒲公英大青叶

5、肠道湿热证

证候:便血鲜红,或为脓血便,或色暗红或紫黑如赤豆汁,大便不畅或稀溏,或肛门肿痛,或有腹痛,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化肠道湿热。

常用方剂:地榆散,或槐角丸。

加减:便夹脓血,加蒲公英、白头翁、紫花地丁、赤芍;便秘,加大黄枳壳、厚朴。

6、肠道瘀滞证

证候:大便下血色暗红,腹部刺痛、拒按,腹内或触及包块,口渴不欲饮,或面色暗黑,舌紫暗或有斑点,脉弦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宽肠。

常用方剂:少腹逐瘀汤。

加减:一般可加地榆、侧柏叶、白茅根、茜草根;腹胀痛,加枳壳、厚朴、木香乳香;疲倦、消瘦,加西洋参黄芪;舌红、口渴,去干姜肉桂

7、肠风络伤证

证候:便下鲜血,血下如溅,或有发热、心烦、口渴,大便干结或为便泻,舌红,苔黄,脉弦。

治法:凉血祛风止血。

常用方剂:凉血地黄汤。

8、脾虚气陷证

证候:大便下血色淡,排便无力或便溏,自觉肛门坠胀,或有内脏下垂,精神疲乏,声低懒言,舌质淡,苔薄,脉弱。

治法:补脾益气,摄血止血。

常用方剂:补中益气汤。

加减:一般可加白芨、地榆等;内脏下垂,加黄精葛根;便秘,加火麻仁。

9、脾胃虚寒证

证候:先便后血,便血紫暗,或为便黑如柏油样,腹部隐痛,喜热畏冷,四肢不温,面色不华,神倦懒言,便溏,舌质淡,脉弱。

治法:温中止血。

常用方剂:黄土汤。

加减:脘腹冷痛,加炮姜茱萸;出血多,加花蕊石、参三七;便溏不爽、腹胀作痛,可加陈皮、厚朴、木香;食少、疲乏,加人参茯苓、扁豆、山楂

常见病

1、区分近血与远血

先血后便,或排便前后下纯血,或血粘于粪外,血鲜红或暗红者,血部位多在肛门、直肠,古称近血,常见于内痔、裂肛、锁肛痔、肠癌等病;先便后血,血粪相杂,血色暗褐如柏油状者,出血部位多在小肠、胃、食管,古称远血,常见于胃小肠瘅、鼓胀等病。呕血者一般伴有便血或黑便。

2.根据病情等进行诊断思考,如

(1)便中有脓血粘液,伴腹痛、里急后重者,多为痢疾、大瘕泄,但不宜忽视肠癌。

(2)起病急,且有发热等症,便血而腹部症状不突出者,多为急性热病所致,如疫斑热、稻瘟病等。

(3)便血伴皮肤及其他部位出血,有发热者多为急性热病及急性血癌,无发热者应考虑紫斑病、血溢病、髓劳等病。

(4)急起便血而伴剧烈腹痛,便血量多,甚至出现虚脱者,应考虑胃瘅、小肠瘅、肠结等。

(5)中老年人经常便中夹少许血液,便秘与腹泻交替,应考虑肠癌以及肠瘤(胃肠息肉)肠痨、胃癌之可能

(6)肝瘟、黄胖病、蛊虫病、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病中,有时亦可见便血,各自可有特有的症候和病理改变。

(7)大便色黑如柏油,平素有胃脘部规律性疼痛、吸气、反酸等症者,可能为胃疡、胃癌。

(8)便血伴左下腹包块,可能系肠癌、大瘕泄等病。

(9)便血伴右下腹包块,可能与肠痨、肠瘤、伏梁以及蛊虫病有关。

(10)体瘦而腹胀大,甚或腹露青筋,或胁下有痞块,有慢性肝病、疟疾、蛊虫病等病史而大便色黑,甚或有呕血者,可能系肝著、肝积、肝癌、鼓胀、晚期蠱虫病、久疟、肥气等所致,宜作B超、肝功能等检查,并在出血停止时及时作X线钡餐、消化道内窥镜等检查。

(11)肛门局部发现痔核、裂口等改变,而于排便时出血者,常见于内痔、裂肛、锁肛痔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