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失调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04

脾胃失调证,中医病证名。是指脾胃生理功能失常而致的一种疾病状态,常导致一系列的疾病。脾胃失调包括脾胃气虚、脾胃阳虚、寒湿阻滞、湿热蕴阻、中焦气滞等。

病因

饮食不当,情绪失常,禀赋不足,脾(胃)气不足

病机

1.脾胃气虚是指由于脾(胃)气不足而引起的脾胃受纳、腐熟及运化功能失职所表现的胃脘隐痛,腹胀纳呆,食后腹胀,呕恶嗳气等证候。本证多因饮食不节或年老体弱,久病耗伤脾胃气机所致。因脾胃气虚引起的常见的疾病有胃痛,痞满,泄泻,腹胀等。

2.脾胃阳虚是指由于脾胃阳气虚弱,失于温运,阴寒内生而引起的脘腹冷痛绵绵,喜温喜按,呕吐清水,纳呆腹胀,大便完谷不化,小便短少等症,常因脾胃气虚加重或者过食生冷、误用寒凉药导致耗伤阳气所致。因脾胃阳虚引起的常见疾病有胃疼,痞满,泄泻,腹痛,鼓胀,呕吐,水肿等病。

3.寒湿困阻是指由于寒湿内盛,脾阳受阻,胃气凝滞,而致脾的运化失职,胃失和降,出现脘腹痞闷胀满,胃脘冷痛,恶心呕吐,口泛清水,头身困重,形寒肢冷,妇女白带量多清稀等症。常因冒雨涉水,或因气候阴冷潮湿,或居处寒处引起。因寒湿困阻中焦引起的常见疾病有胃痛,痞满,泄泻,呕吐,呃逆等。

4.湿热内蕴是指湿热内蕴中焦,脾胃的运化功能受阻所导致的脘腹痞满,呕恶,口苦纳呆,肢体困重,大便黏腻,小便短黄等症。常因外感湿热之邪,或者过食肥甘厚味,导致脾胃湿热蕴阻所致。因湿热内蕴中焦常见的疾病有痞满,便秘,痢疾,黄疸等。

5.中焦气滞是指中焦气机失于疏泄,气机壅滞胃脘而致的脘腹疼痛胀满,嗳气呃逆,或恶心呕吐,食少,纳呆等症,常因情志不遂,肝郁犯胃,或饮食不节,少食多动,寒气入胃引起的中焦气滞。因中焦气滞引起的常见的疾病有胃痛,痞满,呕吐,呃逆,腹痛,胁痛等。

常见证型

1.脾胃气虚

临床表现脾胃气虚可表现有胃脘隐痛,腹胀纳呆,食后腹胀,呕恶嗳气等症状。

常用方剂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六君子丸等。

常用中药白扁豆、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人参砂仁山药、薏苡仁、党参半夏陈皮生姜、大枣、木香

2.脾胃阳虚

临床表现脾胃阳虚,临床可见脘腹冷痛绵绵,喜温喜按,呕吐清水,纳呆腹胀,大便完谷不化,小便短少。

常用方剂黄芪建中汤,香砂六君子汤合茱萸汤,理中汤,甘草干姜汤,小建中汤等。

常用中药黄芪、大枣、白芍桂枝、生姜、白扁豆、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人参、砂仁等。

3.寒湿困阻

临床表现寒湿困阻则以脘腹痞闷胀满,胃脘冷痛,恶心呕吐,口泛清水,头身困重,形寒肢冷,妇女白带量多清稀等为主症。

常用方剂二陈汤小半夏汤苓桂术甘汤丁香散,良附丸,正气天香散等。

常用中药半夏、橘红、甘草、生姜、茯苓、桂枝、白术等。

4.湿热内蕴

临床表现湿热内蕴,临床可见脘腹痞满,呕恶,口苦纳呆,肢体困重,大便黏腻,小便短黄等症。

常用方剂大承气汤,大柴胡汤,葛根芩连汤,芍药汤等。

常用中药大黄枳实厚朴芒硝、柴胡、黄芩、半夏、白芍、大枣、生姜等。

5.中焦气滞

临床表现中焦气滞可见脘腹疼痛胀满,嗳气呃逆,或恶心呕吐,食少,纳呆等。

常用方剂香苏散,柴胡疏肝散,半夏厚朴汤,丁香散等。

常用中药香附、苏叶、陈皮、甘草、柴胡、桂枝、防风羌活等。

预防调护

脾胃失调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状况,常因为平素饮食不节,或者情志不舒,导致脾胃气机失调,水湿、寒湿、湿热蕴阻,出现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因此在平时要养成一个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抑郁不舒,这样才能使脾胃功能保持一个正常的状态,从而更好地运化水谷精微,运化水湿,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