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古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治暴中风,身热,肢满,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气,寒热酸疼,温疟洗洗,发作有时。
《名医别录》:味咸,大寒,无毒。主治伤中淋露,下水气,利阴气,益精。
《本草纲目》:白薇古人多用,后世罕能知之。仲景治妇人产中虚烦呕逆,安中益气,竹皮丸方,用白薇同桂枝一分,竹皮、石膏三分,甘草七分,枣肉为大丸。每以饮化一丸服。云有热者,倍白薇,则白薇性寒,乃阳明经药也。徐之才《药对》白薇恶大枣,而此方又以枣肉为丸,盖恐诸药寒凉伤脾胃尔。朱肱《活人书》治风温发汗后,身犹灼热,自汗身益多眠,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者,萎蕤汤中亦用之。孙真人《千金方》,有诏书发汗白薇散为。风温灼热多眠,及热淋遗尿,金疮出血。
《本草蒙筌》:味苦、咸,气平,大寒,无毒。恶黄芪、大黄、干姜,及干漆、山茱、大枣。主中风身热支满,忽忽人事不知。疗温疟寒热酸疼,洗洗有时发作。狂惑鬼邪堪却,伤中淋露可除。利气益精,下水渗湿。


《本草备要》:苦咸而寒,阳明冲任之药。利阴气,下水气。主中风身热支满,忽忽不知人,阴虚火旺,则内热生风,火气焚灼,故身热支满,痰随火涌,故不知人。血厥,汗出过多,血少,阳气独上,气塞不行而厥,妇人尤多此证。宜白薇汤:白薇、当归各一两,参五钱,甘草钱半,每服五钱。热淋,温疟洒洒,寒热酸痛,寒热作,则营气不能内营,故酸痛。妇人伤中淋露,血热。

《千金》白薇散治胎前产后遗尿不知时,白薇、芍药等分,酒调服。丹溪曰:此即河间所谓热甚廷孔郁结,神无所依,不能收禁之意也。廷孔,女人溺孔也。产虚烦呕。仲景安中益气竹皮丸用之。


《本草崇原》:凡草木皆感春气而生,唯《本经》号白薇为春生。谓其能启水天之精气,随春气而生升也。其味苦咸,咸者水也。苦者火也。禀太阳寒水之气在下,标阳之气在上也。根色黄白,又得阳明秋金之气,而秋金之气,合肺气于皮毛,亦太阳之气主也。太阳标阳之气,行于肌表,故主治暴中风。太阳寒水之气,周于一身,故主治身热肢满,风邪淫于四末也。忽忽,眩晕貌。忽忽不知人,风邪行于头目也,夫风者,百病之长,善行数变。狂惑邪气,风淫血分而涉于心包矣。寒热酸痛,风淫肌腠而涉于经脉矣。白薇禀秋金之气,故治诸风之变证。先热后寒,名曰温疟。温疟洗洗,如水洒身之寒也。温疟发作有时,白薇禀寒水之气,上行外达,故治温疟。又得太阳之标阳,故治温疟之洗洗。

常用中草药

菟丝子 仙茅 牡丹皮 木蝴蝶 玄参 车前子 金樱子 五加皮 墨早莲 厚朴 白花蛇舌草 芦花 蛤蚧 紫苏子 黄蜀葵花 桑寄生 赤芍 天麻 郁金 防风 板蓝根 淫羊藿 太子参 白芷 骨碎补 牛蒡子 肉豆蔻 灯心草 鸡冠花 何首乌 紫苏叶 桑叶 槲叶 海马 茯苓 半枝莲 鸡内金 乌梅 丁香 广藿香 黑芝麻 黑枣 通草 生姜 党参 山楂 木瓜 白芨 蒲公英 川楝子 藕节 龟甲 肉苁蓉 麦芽 川贝母 知母 莲子 槐米 蛤蟆油 芡实 佛手 川芎 丹参 竹茹 鸡血藤 花锚 鹭鸶兰 延胡索 红花 芡实叶 细辛 柴胡 婆罗子 山茱萸 铁苋菜 锁阳 香加皮 淡竹叶 陈皮 臭灵丹草 葛根 人参 白芍 库页悬钩子根 柿蒂 姜半夏 木香 月季花 槲寄生 当归 沙参 夏枯草 五味子 玉竹 益智仁 牛蒡 神曲 苍耳 鱼腥草 女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