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片古籍记载

《本草求真》:[批]除骨髓内伏风,邪自内出外。冰片专入骨髓。辛香气窜,无往不达。汪昂曰:予幼时曾闻家叔建候云:姜性如何?叔曰:体热而用凉,盖味辛者多热,然风热者必藉辛以散之,风热散则凉矣。此即本草所云,冰片性寒之义同,未有发明之者。能治一切风湿不留内存,引火热之气,自外而出,然必风病在骨髓者宜之,若风在血脉肌肉间用之,反能引风直入骨髓,如油入面。故凡外入风邪变而为热,仍自外解得宜,若使火自内生而用此为攻逐,其失远矣。昔王纶云:世人误以冰片为寒,不知辛散性甚似凉耳。诸香气皆属阳,岂有香之至极而尚可云寒者乎。是以惊痫痰迷,痫有挟热、挟痰、挟火、挟惊、挟风、挟气,及精衰血耗气薄之异。风果入骨,病应是治火郁不散,九窍不通,如耳聋、鼻、喉痹、舌出、骨痛、齿痛之类。治应是行目赤肤翳,冰片外点,止属劫药,如姜末烧酒洗眼之意,若误认为寒而朝夕常点,遂致积热入目,而增昏障之害。故曰,眼不点不瞎者此也。审属风寒,病应外解,用乳调点以拔火邪,从治法也。他如疮疡痈肿,热郁不散,亦当用此发达,或令入油煎膏,或研末吹掺。然疮毒能出,不可多用,则真气立耗,而有亡阳之弊矣。更有目病阴虚,不宜入点。


《本草分经》:辛、香。善走。体温用凉,先入肺,传于心脾,而透骨通窍,散郁火,辟邪,消风化湿。风病在骨髓者宜之。若在血脉肌肉辄用冰、麝,反引风入骨,莫之能出。

常用中草药

菟丝子 仙茅 牡丹皮 木蝴蝶 玄参 车前子 金樱子 五加皮 墨早莲 厚朴 白花蛇舌草 芦花 蛤蚧 紫苏子 黄蜀葵花 桑寄生 赤芍 天麻 郁金 防风 板蓝根 淫羊藿 太子参 白芷 骨碎补 牛蒡子 肉豆蔻 灯心草 鸡冠花 何首乌 紫苏叶 桑叶 槲叶 海马 茯苓 半枝莲 鸡内金 乌梅 丁香 广藿香 黑芝麻 黑枣 通草 生姜 党参 山楂 木瓜 白芨 蒲公英 川楝子 藕节 龟甲 肉苁蓉 麦芽 川贝母 知母 莲子 槐米 蛤蟆油 芡实 佛手 川芎 丹参 竹茹 鸡血藤 花锚 鹭鸶兰 延胡索 红花 芡实叶 细辛 柴胡 婆罗子 山茱萸 铁苋菜 锁阳 香加皮 淡竹叶 陈皮 臭灵丹草 葛根 人参 白芍 库页悬钩子根 柿蒂 姜半夏 木香 月季花 槲寄生 当归 沙参 夏枯草 五味子 玉竹 益智仁 牛蒡 神曲 苍耳 鱼腥草 女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