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古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味苦,微寒。主治妇人乳至痛,七伤,带下病,止痛,除恶肉,止汗,治金创。


《名医别录》:味甘,酸,无毒。止脓血,诸瘘,恶疮,热疮,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可作金疮膏。


《日华子本草》:排脓,止吐血,鼻洪,月经不止,血崩,产前后诸血疾,赤白痢,并水泻。浓煎,止肠风。


《药性赋》:味苦、甘、酸,性微寒,无毒。沉也,阴也。其用有二:主下部积热之血痢,止下焦不禁之月经。


《本草纲目》:地榆除下焦热,治大小便血证。止血取上截片炒用。其梢则能行血,不可不知。汁酿酒治风痹,补脑。捣汁涂虎犬蛇虫伤。


《本草蒙筌》:味苦、甘、酸,气微寒,气味俱薄。阴中阳也。无毒。恶麦门冬,宜人头发。虽理血病,惟治下焦。止妇人带下崩中,及月经不断;却小儿疳热泻痢,致积瘀时行。止痔瘘来红,禁肠风下血。散乳,愈金疮。因性沉寒,故诸血热者可用。倘若虚寒水泻冷痢,切宜忌之。


《景岳全书》:味苦微涩,性寒而降。既清且涩,故能止吐血衄血,清火明目,治肠风血痢,及妇人崩漏下血,月经不止,带浊痔漏,产后阴气散失;亦敛盗汗,疗热痞,除恶肉,止疮毒疼痛。凡血热者当用,虚寒者不相宜也。作膏可贴金疮;捣汁可涂虎犬蛇虫伤毒,饮之亦可。


《本草备要》:涩,止血。苦酸微寒,性沉而涩。《本草》未尝言涩,然能收汗止血,皆酸敛之功也。入下焦,除血热,治吐衄崩中,血虚禁用。肠风、血鲜者为肠风,随感而见也,血瘀者为脏毒,积久而发也。粪前为近血,出肠胃,粪后为远血,出肺肝。血痢。苏颂曰:古方断下多用之。寇宗奭曰:虚寒泻痢及初起者忌用。梢皮行血。得发良,恶麦冬。

常用中草药

菟丝子 仙茅 牡丹皮 木蝴蝶 玄参 车前子 金樱子 五加皮 墨早莲 厚朴 白花蛇舌草 芦花 蛤蚧 紫苏子 黄蜀葵花 桑寄生 赤芍 天麻 郁金 防风 板蓝根 淫羊藿 太子参 白芷 骨碎补 牛蒡子 肉豆蔻 灯心草 鸡冠花 何首乌 紫苏叶 桑叶 槲叶 海马 茯苓 半枝莲 鸡内金 乌梅 丁香 广藿香 黑芝麻 黑枣 通草 生姜 党参 山楂 木瓜 白芨 蒲公英 川楝子 藕节 龟甲 肉苁蓉 麦芽 川贝母 知母 莲子 槐米 蛤蟆油 芡实 佛手 川芎 丹参 竹茹 鸡血藤 花锚 鹭鸶兰 延胡索 红花 芡实叶 细辛 柴胡 婆罗子 山茱萸 铁苋菜 锁阳 香加皮 淡竹叶 陈皮 臭灵丹草 葛根 人参 白芍 库页悬钩子根 柿蒂 姜半夏 木香 月季花 槲寄生 当归 沙参 夏枯草 五味子 玉竹 益智仁 牛蒡 神曲 苍耳 鱼腥草 女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