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古籍记载

《本草纲目》记载阿胶“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

 

《神农本草经》:味甘,平。主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


《名医别录》:微温,无毒。主丈夫少腹痛,虚劳羸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


《药性赋》:味甘,平,性微温,无毒。降也,阳也。其用有四:保肺益金之气,止嗽蠲咳之脓。补虚安妊之胎,治痿强骨之力。


《本草纲目》:阿胶大要只是补血与液,岂能清肺益阴而治诸证。陈自明云:补虚用牛皮胶,去风用驴皮胶。成无己云:阴不足者补之以味,阿胶之甘以补阴血。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男女一切风病,骨节疼痛,水气浮肿,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及痈疽肿毒。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圣药也。今方法或炒成珠,或以面炒,或以火灸,或以蛤粉炒,或以草灰炒,或酒化成膏,或水化膏,当各以本方。


《本草备要》:平,补而润。甘平。清肺养肝,滋肾益气,肺主气,肾纳气。和血补阴,肝主血,血属阴。除风化痰,润燥定喘,利大小肠。治虚劳咳嗽,肺痿吐脓,吐血衄血,血淋血痔,肠风下痢,伤暑伏热成痢者必用之,妊娠血痢尤宜。腰酸骨痛,血痛血枯,经水不调,崩带胎动。或妊娠下血,酒煎服。痈疽肿毒。及一切风病泻者忌用。大抵补血与液,为肺、大肠要药。寇宗曰:驴皮煎胶,取其发散皮肤之外,用乌者,其属水以制热则生风之义,故又治风也。陈自明曰:补虚用牛皮肤,去风用驴皮胶。杨士瀛曰:小儿惊风后,瞳人不正者,以阿胶倍人参服最良。阿胶育神,人参益气也。按阿井乃济水伏流,其性趋下,用搅浊水则清,故治瘀浊及逆上之痰也。山药为使,畏大黄。


《本草崇原》:阿胶乃滋补心肺之药也。心合济水,其水清重,其性趋下,主清心主之热而下交于阴。肺合皮毛,驴皮主导肺气之虚而内入于肌。又,驴为马属,火之畜也,必用乌驴,乃水火相济之义。崩,堕也,心腹内崩者,心包之血,不散经脉,下入于腹而崩堕也。阿胶益心主之血,故治心腹内崩。劳极,劳顿之极也。洒洒如疟状者,劳极气虚,皮毛洒洒如疟状之先寒也。阿胶益肺主之气,故治劳极洒洒如疟状。夫劳极,则腰腹痛。洒洒如疟状,则四肢酸痛。心腹内崩,则女子下血也。心主血,肺主气,气血调和,则胎自安矣。


《神农本草经读》:阿胶以阿井之水,入黑驴皮煎熬成胶也。《内经》云“手少阴外合于济水,内合于心”。又云“毛皮者,肺之合也。”以皮煎胶,故能入肺;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故能入脾。凡心包之血,不能散行经脉,下入于腹,则为崩堕,阿胶入心补血,故能治之。劳极气虚,皮毛洒洒如疟状之先寒,阿胶入肺补气,故能治之。脾为后天生血之本,脾虚则阴血内枯,腰腹空痛,四肢酸疼,阿胶养血补脾阴,故能治之。且血得脾以统,所以有治女子下血之效;胎以血为养,所以有安胎之效。


《景岳全书》:味甘微辛,气平,微温。气味颇厚,阳中有阴。制用蛤粉炒珠,入肺肝肾三经。共气温,故能扶劳伤,益中气。其性降,故能化痰清肺,治肺痈肺痿,咳唾脓血,止嗽定喘。其性养血,故能止吐血衄血,便血尿血,肠风下痢,及妇人崩中带浊血淋,经脉不调。其味甘缓,故能安胎固漏,养血滋肾,实腠理,止虚汗,托补痈疽肿毒。


《本草蒙筌》:味甘、辛,气平。微温。味薄气厚,升也,阳也。无毒。使山药,畏大黄,入太阴肺经,及肝肾二脏。风淫木旺,遍疼延肢体能驱;火盛金虚,久咳唾脓血即补。养血止吐衄崩带,益气扶羸瘦劳伤。利便闭,调猪苓汤吞;禁胎漏,加四物汤服。定喘促,同款冬紫菀;止泻痢,和蜜蜡黄连。安胎养肝,坚骨滋肾。谟按:煎胶用皮,取其发散皮肤外也。匪特此胶为然,诸胶牛皮熬者,亦皆能之,仍择乌色。如用乌鸡子、乌蛇之类,物虽治风,然更取其乌黑属水,盖以制其热则生风之义。东阿井水,乃系济水所注。性急下趋,清而且重。用之煎煮,搅浊澄清。服之者,能去浊污,以及逆上痰也。

常用中草药

菟丝子 仙茅 牡丹皮 木蝴蝶 玄参 车前子 金樱子 五加皮 墨早莲 厚朴 白花蛇舌草 芦花 蛤蚧 紫苏子 黄蜀葵花 桑寄生 赤芍 天麻 郁金 防风 板蓝根 淫羊藿 太子参 白芷 骨碎补 牛蒡子 肉豆蔻 灯心草 鸡冠花 何首乌 紫苏叶 桑叶 槲叶 海马 茯苓 半枝莲 鸡内金 乌梅 丁香 广藿香 黑芝麻 黑枣 通草 生姜 党参 山楂 木瓜 白芨 蒲公英 川楝子 藕节 龟甲 肉苁蓉 麦芽 川贝母 知母 莲子 槐米 蛤蟆油 芡实 佛手 川芎 丹参 竹茹 鸡血藤 花锚 鹭鸶兰 延胡索 红花 芡实叶 细辛 柴胡 婆罗子 山茱萸 铁苋菜 锁阳 香加皮 淡竹叶 陈皮 臭灵丹草 葛根 人参 白芍 库页悬钩子根 柿蒂 姜半夏 木香 月季花 槲寄生 当归 沙参 夏枯草 五味子 玉竹 益智仁 牛蒡 神曲 苍耳 鱼腥草 女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