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古籍记载

《名医别录》:无毒。止消渴,好唾,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府,调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其有根者,名茯神。


《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走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忌醋及酸物。


《药性赋》:味甘淡,性平,无毒。降也,阳中阴也。其用有六:利窍而除湿,益气而和中,小便多而能止,大便结而能通,心惊悸而能保,津液少而能生。白者入壬癸,赤者入丙丁。


《本草纲目》:茯苓,本草言利小便,伐肾邪。至东垣、王海藏乃言小便多者能止,涩者能通,同朱砂能秘真元,而丹溪又言阴虚者不宜。义似相反,何哉?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之源而下降,利小便。故洁古谓其属阳,浮而升,言其性也;东垣谓其为阳中之阴,降而下,言其功也。《素》云: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观此,则知淡渗之药,俱皆上行而后下降,非直下行也。小便多,其源亦异。《素》云:肺气盛则便数而欠;虚则欠咳,小便遗数。心虚则少气遗溺。下焦虚则遗溺。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厥阴病则遗溺,闭癃。所谓肺气盛者,实热也,其人必气壮脉强,宜用茯苓甘淡以渗其热,故曰:小便多者能止也。若夫肺虚,心虚、胞热、厥阴病者,皆虚热也,其人必上热下寒,脉虚而弱,法当用升阳之药,以升水降火。膀胱不约、下焦虚者,乃火投于水,水泉不藏,脱阳之证,其人必肢冷脉迟,法当用温热之药,峻补其下,交济坎离。二证皆非茯苓辈淡渗之药可治。故曰:阴虚者不可用也。仙家虽有服食之法,亦当因人而用焉。其赤者,泻心、小肠、膀胱湿热,利窍行水。


《景岳全书》:味甘淡,气平。性降而渗,阳中阴也。有赤白之分,虽《本草》言赤泻丙丁,白入壬癸,然总不失为泄物,故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祛惊痫,厚肠脏,治痰之本,助药之降。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补阳,但补少利多,故多服最能损目,久弱极不相宜。若以人乳拌晒,乳粉既多,补阴亦妙。


《神农本草经读》:茯苓气平入肺,味甘入脾,肺能通调,脾能转输,其功在于利小便一语。胸为肺之部位,胁为肝之部位,其气上逆,则忧恚惊邪恐悸七情之用,因而不调;心下为太阳之部位,水邪停留则结痛,水气不化则烦满,凌于太阴则咳逆,客于营卫则发热恶寒,有宿食则津液不生,为口焦舌干,唯得小便一利,则水行而气化,诸疾自愈矣。

常用中草药

菟丝子 仙茅 牡丹皮 木蝴蝶 玄参 车前子 金樱子 五加皮 墨早莲 厚朴 白花蛇舌草 芦花 蛤蚧 紫苏子 黄蜀葵花 桑寄生 赤芍 天麻 郁金 防风 板蓝根 淫羊藿 太子参 白芷 骨碎补 牛蒡子 肉豆蔻 灯心草 鸡冠花 何首乌 紫苏叶 桑叶 槲叶 海马 茯苓 半枝莲 鸡内金 乌梅 丁香 广藿香 黑芝麻 黑枣 通草 生姜 党参 山楂 木瓜 白芨 蒲公英 川楝子 藕节 龟甲 肉苁蓉 麦芽 川贝母 知母 莲子 槐米 蛤蟆油 芡实 佛手 川芎 丹参 竹茹 鸡血藤 花锚 鹭鸶兰 延胡索 红花 芡实叶 细辛 柴胡 婆罗子 山茱萸 铁苋菜 锁阳 香加皮 淡竹叶 陈皮 臭灵丹草 葛根 人参 白芍 库页悬钩子根 柿蒂 姜半夏 木香 月季花 槲寄生 当归 沙参 夏枯草 五味子 玉竹 益智仁 牛蒡 神曲 苍耳 鱼腥草 女贞子